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0.0
    0.0
    0.0
    Celtics won series 4-0終場
    5月 28日vs塞爾蒂克
    L
    102 - 105
  2. 2019年4月8日 · 2019-04-08. 數位時代 吳元熙. 攝影 / 林柏源. 飆破近 600 萬下載量! 台灣手遊「Walkr」如何熱銷海外,幫全球玩家養成多走路的習慣?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遊戲結合運動一定很無聊嗎? 《精靈寶可夢GO》(Pokémon GO)的成功,可能是近年來的最佳案例。 2016 年 8 月《精靈寶可夢》在台灣正式開放下載,透過手機操作擴增實境(AR),讓大批人潮走出戶外; 2018 年,台南市政府則把觀光景點與遊戲中的「稀有怪」結合,繳出 4 天 85 萬人次參與的亮眼成績 。 在台灣,也有本土團隊寫下驚人表現。

    • 前東家的企業文化賦予或剝奪你哪些特質?
    • 你最欣賞你以前長官的哪種人格特質?
    • 描述一下你曾如何處理與某位同事發生的衝突?
    • 你期望在這個職位中獲得什麼樣的回饋、你多冀求獲得回饋?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因為它能讓應聘者聊起他待的上一家公司,還有他的上一任老闆、主管,聽聽他們是否充滿怨言、大肆批評,或是他仍讚許前東家的某些做法。 聽他們聊起以前任職的企業,有助於你觀察他們如何看待企業文化,譬如他們可能對企業文化有很多想法,或其實沒太多了解,再從他們的回答中,進一步了解他們的個人特質以及他們行事的趨動力何在。

    跟上一題同樣,都會聊到應聘者以前的上司,但可以讓他從不同角度回答。如果你無法從上一題得知應聘者對企業文化的觀點,可以試著在這題了解。 譬如,他是否曾經在一個十分嚴厲的主管底下做事仍十分讚賞他的主管?或他是否曾在一個特別重視溝通和個人技能培養的主管手下做事?

    讓人們透過回憶某個具體事件所呈現出的人格特質,通常會比讓他直接形容自己來得更客觀誠實。 試著從應聘者的描述中觀察他如何處理衝突及他對自己的認知,是否足夠理性或正向積極等,因為不論多好的企業文化,衝突在所難免,所以你會需要的一定是一個能夠妥善處理衝突的員工。

    這個問題能幫助你了解應聘者對自身的期許,回饋的種類和期望得到的頻率也和一家企業的文化有高度相關。 應聘者期待的回饋是否匹配企業核心價值?他所需要的回饋是否只與個人表現有關?他所認為的回饋是否只關乎每年一次的人事考評,或認為是一個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

  3. 2017年3月23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不懂帶人,你就自己做到死吧! 領導者真正重要的任務是激發團隊成員的能力,把對的人擺到對的位子,然後為他們未來的成長著想,自己做到死真的很沒意思。 韓非子曾說:「下君盡己之力、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 」如果你細細咀嚼這段話,就會發現中西的管理哲學是殊途同歸、得到一樣的結論。 要怎麼把對的人擺在對的位子? 關鍵就在於溝通和了解員工,除非是你原本就熟識的人,否則你不可能透過有限的面試時間徹底了解一個人。 對於領導者來說最有效益的作法,是利用一對一(1 on 1)去深入了解每個人的狀況,並且努力讓這個制度擴散到全公司,這也是我們現在正在積極進行的事情。 著名的創業家霍羅維茲(Ben Horowitz)在他的書中曾提到,執行長有 3 種角色需要扮演:

  4. 2014年10月11日 · 這個巴基斯坦小女生,11歲開始在BBC上寫日記,描述塔利班政權禁止女性受教育,女孩們不敢上學,自己又渴望上學、受教育的期盼。 寫著寫著,小女生的心聲與抱負,竟成了塔利班政權的眼中釘,在她15歲那年,派了槍手朝她的頭部開槍射擊,震驚國際。 她是馬拉拉,今年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也是歷史上年紀最小的諾貝爾獎得主。 她曾對自己說:「 你一定要勇敢,你一定不要怕任何人。 你只是想接受教育,你又不是在犯罪。 」現在的她在英國,持續推動著自己的理想,關注全球兒童受教權的問題。 從以下她所說過的話中,相信你會對這位新科得主更加認識: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只有在我們無法發聲時,才會明白自己的聲音有多重要。

  5. 2015年7月16日 · 1. 渴望成功. Master achiever總是渴望成就感。 當他們在意想不到的領域上獲取成功時,會激動異常,並充滿動力地期待下一次挑戰,下一次成功,越做越大。 「成就」就是他們的動力。 另外,他們從不認為自己低人一等,總是自信地將自己視為「精英」。 他們當然也失敗過,但絕不會垂頭喪氣,反而把它轉化為自己的「燃料」。 他們永遠看到的是「可能」,不是「不可能」! 2. 強大的內心,即使害怕也硬逼自己向前走. 成功的人不會在恐懼面前逃跑,也不會活在恐懼之中。 跟大多數人不同,他們選擇直接面對恐懼。 你以為他們不會怕? 錯了,他們當然會怕! 怕的程度不亞於普通人! 只是他們清楚地知道,「恐懼」和「懷疑」是成功的兩大仇敵;這兩樣東西只是一種心理的感覺,不是客觀的事實。

  6. 2015年11月30日 · 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曾經在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上,和台下這群菁英分享他的人生故事,希望提醒大家,失敗並不可怕,重點在於:如何把每一次的挫敗轉換成前進的能量? 以下節錄賈伯斯2005年的演講內容,皆以第一人稱呈現: 1.少了束縛,就做些過去一直沒能做到的事! 剛進里德學院半年後我就輟學了,因為唸大學花光我父母這輩子所有積蓄。 但是,我又另外旁聽了 18 個月之後,才真正離開學校。 由於我輟學後,就不必修正規課程,所以我決定旁聽書寫課,學習如何寫一手好字。 我學到關於襯線和無襯線字體,如何調整不同字母組合之間的空間,以及怎樣讓字體設計更漂亮。 字型設計不但美妙、具有歷史感,更帶有含蓄的美感,是科學所無法體現的,我覺得那很迷人。

  7. 2017年12月31日 · 2017-12-31. 日本BRAND COMPANY LAB董事長 江上隆夫. 本文出自. 買書去. shutterstock. 成功者是如何思考的? 9 個方法跳脫框架,讓大腦變聰明!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戴森(Dyson)不在電風扇裡放葉片,卻發展出具強力氣流的無葉片風扇。 磁浮列車捨棄了車輪,卻能用超過時速五百公里的高速行駛。 冰淇淋外層裹上海棉蛋糕,竟能隔絕熱油,製作出油炸冰淇淋。 這個世界能夠改變,大部分都得歸功於「從天而降的靈感」,它們就像突如其來的直覺,誕生在無意識領域中。 然而,人類並不擅長思考。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無數的規則,導致思考常常受到侷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