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7.8
    2.7
    2.9
    Celtics lead series 1-0終場
    6月 6日@塞爾蒂克
    L
    89 - 107
    Celtics lead series 1-08:00 下午 EDT
    6月 9日@塞爾蒂克
    Celtics lead series 1-08:30 下午 EDT
    6月 12日vs塞爾蒂克
  2. 2023年8月8日 · 眼睛過勞的你,有這些症狀要小心. 辛克萊逆齡法 1:椰子油漱口. 辛克萊逆齡法 2:無毒牙膏刷牙. 辛克萊逆齡法 3:熱檸檬水. 辛克萊逆齡法 4:優格. 辛克萊逆齡法 5:抹茶. 辛克萊逆齡法 6:站立辦公. Insider (1) Insider (2) GENE ONLINE NIH (1) NIH (2) 逆齡不再是種奢求,抗老專家大衛.辛克萊(David Sinclair),不只研究抗老有一定成效,甚至藉由自身的逆齡習慣,讓自己年輕10歲。

  3. 2016年1月22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在產品生命週期步入成熟、即將走向衰退階段時,市場上的領導廠商可以留在王位上享受勝利的甜美果實,但還有許多跟隨廠商面對利潤下滑的課題,必須另尋出路,其中集中資源專攻利基市場便是近來企業們常做的選擇之一。 在整個市場中,可細分為許多小的市場,在這些小市場中有許多有特殊需求且需求尚未被滿足的消費者,正因為這些消費者的需求尚未得到滿足,通常他們願意付出較高的價錢,因此若企業可以找出並聚焦於這些消費者,打造符合需求的產品,將可以擁有比在整個大眾市場時還要高的利潤,並且逐步建立在這個專業市場的地位。

    • 職業籃球隊的例子
    • 三分球和灌籃大賽
    • 職場上的例子
    • 組織政治
    • 權力缺口
    • 填補權力缺口
    • 為什麼 NBA 的職業球員年薪那麼高?
    • 職業和業餘的差別

    不同於網路上搜尋到的解釋,我對專業經理人有自己的定義,在這邊就以大家熟悉的籃球隊做個例子吧。 假設我今天要組織一個籃球隊,那麼我找一個身高 230 公分以上的長人,擔任中鋒的角色。他不僅要很會搶籃板,而且很會蓋火鍋,補籃、勾射等籃球得分技巧,更是不在話下。 然後我找了一個得分小前鋒和一個強力大前鋒。身高都在兩百一十公分以上,切入上籃、底線投籃、爭搶籃板、中距離跳投都拿手,而且罰球命中率高,擅長破壞對手的防守隊形。最後是控球後衛和得分後衛,身高都在一百八十公分以上,擅長運球、傳球、助攻、外線三分球、切入上籃等。 總之從一號位到五號位都是各司其職,體型、身材、技巧、團隊合作都是一流的。那麼,這樣一支球隊可以稱得上是職業隊嗎?就以往我對於籃球職業隊的看法,這樣一支球隊應該可以稱得上是職業隊。

    美國職業籃球聯盟(下稱 NBA)球季打到一半的時候,都會有東西區明星賽,搭配一些個人技術的比賽,例如三分球大(NBA)賽、灌籃大賽等。大約十年前,我去觀賞了三分球和灌籃大賽之後,從此改變了我對職業球員定義的看法。 那次三分球大賽的冠軍由達拉斯小牛隊(Dallas Mavericks,現在叫做獨行俠隊)的大前鋒諾威斯基(Dirk Nowitzki)拿到。諾威斯基是德國人,2019 年退休,是最偉大的球員之一,也 NBA 史上第六位達成三萬分的球員。場上位置是大前鋒、中鋒,以強大的後仰跳投聞名於世,球衣號碼為四十一號,綽號「德國坦克」。 而灌籃大賽的冠軍,居然由身高只有一百七十五公分的控衛羅賓遜(Nathaniel Robinson)拿走。羅賓遜綽號「小土豆」,速度快、彈跳好,曾經為多支 NBA...

    在過去 40 年的職業生涯裡,我有很多機會認識不少在職場上工作能力強、表現優異的年輕人,他們在聊起自己擔任的工作時,都充滿熱情、說得頭頭是道。但是,當我問起他們整個企業的組織架構時,十有八九都答不出話來,表示他們不太清楚,更遑論其他部門的分工功能和資源了。 有部分的年輕人,就很客氣但又不以為然地問我:「前輩為什麼要問我們公司的組織架構呢?其他部門的功能與職掌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嗎?前輩不是經常說要『專注』在目前的工作上嗎?」於是我不得不進一步解釋其重要性。

    1990 到 1991 年,我在矽谷的聖塔克拉拉大學(Santa Clara University)念企管碩士(MBA)課程。其中有一門叫做「組織行為學」的課,談到了企業中存在的一個現象,叫做「組織政治」(organizational politics)。望文生義,很顯然「組織政治」就是在組織裡面不可避免地,必須要隨波逐流、搞些政治手段。 由於我對政治一向沒有好感,尤其對於企業內部的政治鬥爭更加沒有興趣,所以在上這堂課之前,我一向抱著「獨善其身」的原則,做好自己部門的工作,盡量不和其他部門產生矛盾。但是聽了這堂課之後,讓我對組織政治學徹底改觀,也讓我在專業經理人的學習路程上,躍進了一大步。

    任何企業或組織的資源都是有限的。為了達到最高效能,企業經營者基於分工合作的原則,設計了企業的組織架構。而因為資源是有限的,所以基於資源共享的原則,又設計了中央與產品事業部的「矩陣式組織」架構。因此,對於在大企業內的任何部門,光靠企業賦予的權力與資源,都不足以產生卓越的成果。 如果要達到卓越的績效,假設所需的資源以 100 來表示,企業能夠給予部門的資源可能只有 60,中間的差距 40,就叫做「權力缺口」(power gap)。 在企業內尋找資源來填補權力缺口的行動與過程,就叫做組織政治。

    填補權力缺口的資源哪裡來?當然是從企業內、其他部門去找。但別的部門為什麼要拿他們有限的資源來幫助你、成就你?試想,別的部門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也需要資源去填補權力缺口。如果你能主動去幫助別人,每次就會收到一張「欠條」,英文是 I Owe You ,「我欠你人情」的意思。當你累積了足夠的「欠條」,需要填補自己的權力缺口時,就不愁沒有足夠的資源了。這就叫做「組織政治」! 如果連自己服務企業的組織架構、別的部門在幹什麼、有什麼資源都不知道,只聚焦在自己部門,就不可能達到卓越的績效,也不會知道如何去尋找資源,填補自己的權力缺口。 更糟的是,有許多人連自己需要填補權力缺口都不知道,在企業內像個獨行俠,不與其他部門合作,只知埋頭苦幹,然後希望「人定勝天」。這些年輕人就算個人能力再強,即使部門績效再優異,仍...

    NBA 總共有 30 支球隊,每支球隊有 15 名球員,總共 450 名球員。這 450 人都是全球最頂尖的球員,因此他們的年薪當然是最好的。這話沒錯,但是並沒有深入探討這 450 個球員擁有什麼條件、為什麼能夠進入全世界籃球的最高殿堂。 我想指出的就是,因為他們是「全能」的, 他們具有任何位置所需要的技巧,但是上場比賽時仍然聽從教練的指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發揮團隊精神、全力以赴,這樣才能稱得上是「NBA職業球員」。 在職場上的專業經理人也必須是「全能」的。他知道所有功能部門和產品事業部的運作方式,具有擔任這些部門主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但他仍然服從企業經營者的指揮調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同時他又是一個最好的團隊成員:使命必達,卻又能「成功不必在我」。

    「職業」與「業餘」的差別,在於職業必須是全能的,除了自己負責的部門,也都瞭解、都能勝任其他部門的位置。如此一來,才能成為一個有「同理心」的團隊成員,稱得上是專業經理人。如果只能夠專注在自己部門,並且繳出亮麗的績效,即使幹得再好,也只是一個業餘的上班族。 對於有志往專業經理人生涯發展的上班族,除了在自己部門做出績效之外,也要透過組織政治手腕的運用,帶領部門達成卓越的績效。在填補權力缺口的過程中,你必須瞭解並學習其他部門的職能與運作,對於上級安排的職位輪調也要勇於接受,對於具挑戰性的任務要勇於承擔,如此才能達到「全能」的境界,成為名符其實的專業經理人。 (本文出自《創客創業導師程天縱的職場力》,商周出版。)

  4. 2014年11月23日 · 霍桑實驗帶來的啟示是,人的社會及心理因素,是影響行為和績效的關鍵因素,遠超過體力、精力,甚至是經濟誘因。 進一步說,非經濟性的獎賞和懲罰,才是激勵員工和提高員工滿意度的重要因素。 這也呼應了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所提出的人類需求層次(由低到高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當實驗者的態度友善,讓女工覺得受到尊重,她們不僅願意接受指示,生產力也提高了。 在霍桑實驗之前,管理學的主流是泰勒化的科學管理,將每項工作細分成個別動作,以標準化管控,員工被當成生產線上的螺絲釘,只有經濟和肉體上的需求。 梅堯則提出了「社會人」假說,認為人的工作也有社會需要的動機,管理者需要尊重員工的人格,滿足員工的精神需求,才能有效激勵員工。

  5. 2021年11月22日 · 1. 囚徒困境大致的情境如下:警察抓到嫌犯 A、B 兩人,並隔離審訊,其中一人如果坦白罪刑、另一人拒絕承認,則自己可以無罪釋放,對方則重判 30 年;如果兩人都坦白,則各判 15 年(用坦承換取較短刑期)。 兩人都不承認罪刑,則各判 1 年(因為犯罪證據明確)。 延伸閱讀: 為什麼殺價競爭無法避免? 由於嫌犯只關心自身利益,他們會推論幾種情境,自己坦白、對方抵賴,就可以換得無罪釋放;自己抵賴、對方卻坦白,就要坐牢 30 年。 因此不管怎樣,都應承認罪行。 殊不知,另一名嫌犯也是這麼想,兩人最後都說出犯罪的事實,被判處 15 年。 雖然最好的情況是兩個人都不承認犯罪,但兩名犯人因為害怕對方自白,所以都會認罪,這個賽局就成了「困境」。

  6. 2017年2月2日 · 1. 刻意練習需要「明確目標」 「連續投三次球都空心。 「連續談三次完整的曲子都沒有錯誤。 這就是刻意練習所謂的「明確目標」,你得為自己設定一個標準,如此才能確定練習有沒有「效果」。 舉個例子來說,曾有一位女生,問馬拉松教練說:「你都說要多練習,成績就會進步。 但我已經天天跑步5年了,成績依然沒有變化。 所以是我沒有天份嗎? 教練疑惑的看她:「你跑步都是怎樣跑? 女生:「就邊聽音樂,邊跑摟。 教練又問:「你都沒有設定這次跑步要進步多少,或是要跑多少時間以內嗎? 女生回:「當然沒有,我又不是選手。 為什麼要訓練這麼嚴苛? 教練才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長期的進步必須拆分成短期的目標。 依靠 每次達成短期目標,累積才能成就長期目標 。

  7. 2022年3月14日 · 劉惠珍原本是幫父親友人找電腦電線的訂單,發現這條路不好走,改找新的創業題目。 在圖書館的那個下午,她做市場調查:先鎖定進入門檻較高的醫療產業,避開一窩蜂熱潮;找到電燒刀這個產品也會用到電線,就決定投入。 「我創業跟人家不一樣,一般人是我會做這個,再去推銷;我是看到這有市場,去做 study,找出誰在做,誰做得最好,思考我怎麼跟他一起做。 因此,從草創初期,劉惠珍既跟著小廠汲取專業知識、練習產品(電燒刀筆)製造;也勇敢去敲大廠的門,從簡單的零組件做起,一路與強者同行,站在巨人肩膀上,快速學習研發、設計、認證、生產、消毒、配送流程,日積月累做出一條龍服務,成為大廠的主要供應商。 「很多事情我是雙管齊下,不能只做零件,你被取代機會太高,一定要做出產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