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10.5
    3.7
    1.5
    終場
    4月 14日@馬刺
    L
    95 - 123
  2. 加拿大中文新聞網-星島日報Canadian Chinese Newspaper,提供溫哥華,多倫多,卡爾加裡及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地區熱點新聞News of Vancouver Toronto Calgary and China Mainland,HongKong,TaiWan。 [English Information for Advertisers]

  3. 2024年5月18日 · 夏筠婷從16日一整天收到許多網友私訊截圖,她才發現原來自己被「AI換臉」技術製作性愛片,此影片目前已在網上流傳,她在IG表達自己的心情,「這幾天工作都很滿,訊息無法一直回覆。 大家不用再關心我了,你們比我還緊張,我很常收到這樣的影片、照片,AI後還跟我勒索新台幣。 這我也不知道需要解釋啥,除了生S(死),好好過日子就好」、「感謝各位大神人幫忙,希望不要再有人受害了,這種事真的太多了」。 透過律師發布聲明書. 夏筠婷連PO多個限時動態,指出大多都是來自網友截圖的散布內容,她也有感而發「最難過的是,看到很多女生一樣受害卻無力處理,目前努力撐住,你很有可能會害死一個女生,成為最大的加害者。 台灣網紅辣妹夏筠婷。 IG. 台灣網紅辣妹夏筠婷。 IG. 台灣網紅辣妹夏筠婷。 IG.

  4. 2023年8月10日 · 素海霖處女作全片165分鐘。 片中共四場性愛戲份。 片中素海霖頻頻以廣東話嬌喊:「我頂唔順啦」、「我唔得啦」、「救命」。 不過有網民質疑「造假」,封面照明明超豐滿的素海霖離奇降至B Cup。 素海霖曾登上日本報紙,仲霸佔全版,好威水! 素海霖的第二部作品「FSDSS-645」今年4月上架。 在片中,素海霖以廣東話說:「我準備好喇! 」為迎戰3位男優展開序幕! 素海霖的表現明顯自然! 素海霖今晨(10日)於社交網貼出壽司照,指日本甚麼都好吃,食極都不厭。 有網民好奇相中多個飯盒是否有甚麼寓意? 素海霖簡單以兩字回覆:「放飯。 」相當爆笑。 素海霖宣布第三部作品終於面世了! 素海霖今次以金色Tube dress示人。 據悉今次是萬眾期待的劇情片。 素海霖在封面照中大晒好身材。

  5. 2024年3月12日 · 馮素波是童星出身。 1950年,馮素波6歲時已經做童星,與李小龍拍電影《細路祥》。 馮素波在60年代與當時粵語片女星結義金蘭成為「七公主」,(左起)馮寶寶、王愛明、陳寶珠、蕭芳芳、馮素波、沈芝華、薛家燕。 成員依年齡排序,由大公主數到七公主,依序為馮素波、沈芝華、陳寶珠、蕭芳芳、薛家燕、王愛明、馮寶寶。 1967年七人一同拍攝電影《七公主》,亦成為她們的代表作品。 馮寶寶(左)是馮素波的同父異母九妹。 馮素波坦言當年爸爸馮峰特別疼錫九妹馮寶寶(中),更曾表示:「全個廠熄晒燈等你個妹都得,等你就唔得,但我爸爸係老闆,點解等我妹就得,等我就唔得? 『佢係明星,你唔係』我嗰時個心好委屈。 馮素波指,馮寶寶(前中)向來擁有優先權,記得有次工作人員為她換衣服,但妹妹一入廠大家就馬上停手,轉身服侍對方。

    • 西本願寺旁的巷弄裡 隱藏港式活力
    • 一個書店的存在 就是一個社群的存在
    • 飛地不是彼岸 是in-Between的狀態
    • 以離散之名 一本護照就是攝影集
    • 科技與社會書區 是誰改變人類生活
    • 香港不是墓碑 活力永遠都在

    一頭俐落短髮,鼻梁上架著簡潔的細邊眼鏡,80後的張潔平生於江蘇,在香港求學,曾任「亞洲週刊」記者、「號外」雜誌副主編,網路新聞平台「端傳媒」總編輯,2018年創辦區塊鏈社群平台「Matters」,過去一段時間,張潔平這個名字經常與香港產生聯結,近期她來到台灣,意外成為一家獨立書店的主人。 歷經幾波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香港被「國安法」牢牢綁住,香港再不是以前那個自由開放的香港,但香港人依舊展現驚人活力,不只在香港,還在世界各地創造屬於「香港」的「飛地」。 2022年4月,張潔平火速接手位在西本願寺旁小巷裡的「意念書店」,很快把這裡變成一處充滿港式活力的文化基地,消息才在社群網站傳開,幾乎驚動了整個文化圈。 中央社採訪團隊在大雨滂沱過後的下午,來到剛試營運不到三天的店址,店裡的一切顯得悠閒而從容...

    開書店是個衝動的決定,但既然決定了,就沒有回頭路。 張潔平說,她沒有那麼害怕虧錢,她不怕付出一段時間的成本,「這是一件值得做而且可以做的事,好像也沒有什麼理由不做。」 「飛地」的前身,先是「電光影裡」,後來是「意念書店」,都是香港人開的,都是會來買港版書籍的常客會來的地方,張潔平說,「一個店的存在,就是一個社群的存在,過去這裡從『電光影裡』到『意念書店』,有一個社群開始習慣來到這裡,也許像我一樣一年只來兩次,但是我們知道這裡有一間店,這裡常常舉辦一些活動,一些住在台灣的香港人,或是關心香港話題的台灣人。會在這裡聚集,聽到『意念』要收起來了,我很本能的希望這個社群能夠延續。」 「我覺得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但開書店也絕非偶然,因為她本來就是個愛書狂,書店控。張潔平這樣形容自己:「獨立書店的...

    張潔平一直提到「飛地」,英文enclave。 她說這是一個學術上的地理名詞,形容像西柏林這樣的地方,地理上屬於一個地方,主權屬於另外一個地方,在學術上叫它enclave,但後來被引伸出很多很多的文化意象。 張潔平藉著「飛地」這樣的概念,似乎為香港找到無窮的可能性,香港不只是個地理名詞,而是個「飛地」,是個文化象徵,是個衝擊人心的概念,它無所不在,誰的心中有香港這個「飛地」,不管他或她是不是在香港,都可稱為香港人。 「我會從兩個面向來策展,詮釋飛地的意思,其一是研究地理上的『飛地』,如西柏林在二戰後就是一個很有名的飛地,它在地理上屬於東德;香港在地理上也一直是個『飛地』,它是中國主權的一部分,但在文化上既在中間又在之外,特區一直是這樣的狀態。我們會找一系列的地點,延申出他們當時所在的歷史時空跟...

    這些關於飛地的想法與策展,長久以來一直存留在張潔平的腦中,沒想到實現的這天來得這樣快。然而,當張潔平在臉書上丟出開書店以及關於「飛地」的構想,許多朋友的回應,還是教她吃驚,原來人人心中都有個「飛地」,而且如此不同。 「我自己發了那個臉書之後就去睡覺了,第二天早上看到這麼多轉發,整個人就嚇呆,我仔細看大家轉發之後都寫了些什麼,原來很多人是被『飛地』這個名詞打動,顯然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版本的「飛地」,我也挺想請大家來談談,也許是在社群上展現他們想像的「飛地」是什麼,可以脫離現在這些對具體對香港、台灣的想法,大家在社群上的互動,其實都可以構成一個展覽,我可以做「一百個人心目中的飛地」的主題。 張潔平指著書店一進門「特展區」桌上的一串護照解釋,每一本護照都是一位攝影家的攝影集,「這是一群離散在香港世...

    關於選書,張潔平特別提到「科技與社會」書區。 「這個主題的書,中文世界裡太少了,英文世界對這樣的主題關注很久了,可能因為他們有矽谷的浪潮。中文世界不是沒有『科技與社會』的書,而是只有一種討論,就是『我們怎麼利用科技賺錢』,你會發現,科技類的書,很多都被放在商管區,談的都是怎麼樣讓讀者上癮、怎麼樣讓產品做得好一點、怎麼樣提高點閱率、怎麼樣讓演算法幫助你的企業等議題。」 但實際上,科技對人類生活的改變非常徹底,「我們一天十幾個小時幾乎完全活在互聯網(網路)上,但互聯網機制是怎麼運作的?了解的人卻不多。我們現在講民主危機、假新聞,都跟科技與社會有很大的關係,但好像我們的社會討論,很難把這兩件事連起來。」 張潔平說,就像大家在講「假新聞」的時候,很多人習慣會往網軍去聯想,說他們在生產假新聞,但為什麼...

    張潔平腦中有無限多的想法,開這家書店,彷彿同時要辦好幾本雜誌,又要策好幾檔展覽。她比較不像書店老闆,而是能量外放的策展人。 張潔平很直白的說,她在台北開這個書店,不想讓人家覺得香港是一個墓碑,「我不想讓這裡像一個靜態的香港,讓大家只是來緬懷,台灣的朋友只是覺得,喔曾經有一個香港,我們來關心一下。我完全不希望這樣。」 「香港的豐富性跟複雜性,不是一次運動的挫敗能夠定義的,我希望香港的活力在這裡被展示出來。」 張潔平說,她希望在這裡提煉一些屬於香港的精神,不只適用於香港,而是一個普世性的東西,「每個人感受到的香港很不一樣,我們從香港得到的贈予也很不一樣,我自己的成長很受惠於香港這個『飛地』的狀態,香港作為一個八方來客、四面來風的地方,好像屬於某一個地方,又好像不屬於任何一個地方,這種『飛地』的狀...

  6. 2022年11月19日 · 有聲稱劇組工作人員爆料,指影片在拍攝其中一幕有關「納粹黨」殺人的場面中,兩位特約女演員(一名外籍、另一名為內地)被逼全裸。 演出。 呢一幕真係好經典! 楊偉倫、麥沛東主演的電影《正義迴廊》叫好叫座。 演出大受好評。 林海峰今次不計酬勞支持新晉導演。 經典對白。 演技不容置疑! 蝦頭飾演麥沛東的姊姊。 睇見細佬三料自殺,做家姐梗係好心痛! 成套戲俾咗好多反思。 陪審員都係焦點! 蘇玉華同師弟對戲已經嚴陣以待,更試過拍盤問戲拍到差啲休克! 呢場肢解戲好嚇人! 法庭戲的戲味極濃! 蝦頭飾演麥沛東的姊姊,麥沛東覺得因為她太寵愛細佬而令他性格崩壞。 電影上周舉行慶功! 爆料人在公開信指控導演何爵天及其導演組團隊於拍攝現場臨時要求外籍及內地演員先後脫下乳貼及內褲全裸進行拍攝。

  7. 2024年4月21日 · 作為多倫多站的唯一指定傳媒夥伴,加拿大星島傳媒集團(STMG)在演唱會完結後,於後台跟12子拉近距離,進行獨家訪問。 即使剛剛於演唱會大唱大跳足足兩個多小時, 12子的興奮狀態和活力依然不減,在訪問中仍然活潑「盞鬼」! 演出完結這一刻,AK對STMG特約記者陳倩揚透露,他最想打邊爐,因為多倫多較香港寒冷,相信演唱會完結後回港會「來一波先」。 而Edan就透露,是次出埠時間較以往長,大家少不免會想念香港。 12子在後台接受訪問時,都表示是次演出十分難忘,並感受到加拿大粉絲的熱情,大家都捨不得離開舞台,沒想到在海外都有這麼多粉絲由團隊初出道就開始支持他們,對此十分感動。 採訪:陳倩揚. 攝影:何廣暢. 撰文:薛洛兒、Cyan. 走向真荷里活「發夢都唔敢諗」 望回饋海外鏡粉一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