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13日 · 淇華你講得好有畫面。」徐薇雅老師說:「你幫我看到了那枚藍月。」 我們可以用文字替視障者畫圖讓他們在黑暗的世界中看見這世界的美麗只要各位作家和出版社輕輕說一聲:「是的我願意我願意讓我的文字成為他們的光!」

  2. 2021年2月25日 · 截至 2020 年 10 月,台灣新住民人數已突破 65 萬人,佔總人口 3%以上。隨著新住民人數上升,「新二代、新台灣之子」等名詞也隨之出現,這些說法是否暗藏歧視意味?(選書編輯:子捷)

  3. 2020年7月15日 · 報橘. 【兩個字惹哭一片台灣網友】最愛「抱怨」的法國人超愛台灣! 法國駐台最高代表 3 聲「謝謝」致台. 子捷 2020-07-15. 圖片來源:擷取自 Ku’s dream酷的夢- YouTube 影片。 2020 年受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不僅原訂在法國國慶日(7 月 14 日)當天舉辦的巴黎香榭大道的傳統閲兵儀式停辦,法國在台協會(Bureau Français de Taipei)也同步取消台灣的國慶酒會。 不過,就算大型活動取消,法國在台協會仍不忘透過臉書和與 YouTuber 的合作影片,來表達對台灣的感謝之意! 法國在台協會與台藝術家合作,用「料理藝術」彰顯台法友好.

  4. 2018年5月16日 · 生活報橘. 給迷惘的25歲:「年輕的本意,就是不放棄任何一種可能性。 VO 精選好書 2018-05-16. 圖片來源:《三流之路》劇照. 《VO》導讀: 25歲的你,或是剛過25歲沒多久的你,是否對未來、對人生感到困惑? 時常陷入自我懷疑? 騰訊「年度最具影響力自媒體人」傅踢踢對於25歲的討論,或許會帶給你新的啟發。 (責任編輯:鄭閔文) 文/知名自媒體人 傅踢踢. 素有「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之稱的松浦彌太郎,出過一本《松浦彌太郎說:假如我現在二十五歲,最想做的五十件事》。 在中國發行的簡體版中,身為過來人,松浦給中國讀者寫了一封開誠布公的信。 他說,自己的出發點,其實是一連串的失敗。 高中輟學的他,在一句英文都不會說的時候,便遠渡重洋到美國,迎接二十幾歲的人生。

    • 從離島思考「臺灣」
    • 原本也是離島的臺灣
    • 臺灣本島及離島狀態的形成
    • 去臺灣化的思考
    • 推薦閱讀

    「臺灣」,作為不同歷史時期的「離人」所定義及具體實踐而成的空間概念,當這個政治空間逐漸成形後,統治者便開始把文化、經濟及社會等空間填充進政治空間之中,也就是整體行政空間的確立。 亦即,若要稱臺灣為「本島」,就需要有其它參照座標,便需要去定義「誰是離島」;所以當「臺灣」概念逐漸成形時,「離島」的政治及文化空間也隨之被定型。

    查閱明代到清初文獻中關於臺灣的記載,通常將臺灣稱為東番,例如「雞籠山,在彭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去泉州甚邇」,或是「東番諸山,其人盛,聚落而無君長;習鏢弩,少舟楫。自昔不通中國」。基本上,臺灣被鄰近的中華帝國視為海盜的巢穴,被認為「自古荒服之地,不通中國」。 荒服,就是距離中國皇帝所居帝都最偏遠的化外之地,所以臺灣對中華帝國而言不只是「離島」,而堪稱是「離離離離離島」。 還沒到臺灣之前,以金廈二島為據點的鄭成功,曾經將遭判刑的人流放到臺灣來。雖然當時臺灣島上有荷蘭人建城及經營商貿活動,但臺灣依舊被中華帝國那邊的人視為流放犯人的「荒服之地」。 不過,當 1661 年鄭成功準備將版圖擴大到臺灣之際,臺灣便成了鄭成功口中「田園萬頃,沃野千里」的海上巨島,可以作為鄭家開國立家的根本。後來的演...

    臺灣本島地位的更加確立,以及各外島的「離島化」狀態的形成,基本上是在1949年中華民國來臺灣之後。中華民國控制的臺灣省,承繼了清末、日本時代以來的臺灣本島及澎湖、蘭嶼、綠島等外島,還把福建省的金門、馬祖二島(外加烏坵)拉了進來。 在中華民國的政治架構下,臺灣為本島、中心,其他島嶼則是外島、前線,為中華民國外衛。在這樣的政治架構下,國家勢力開始強硬地改變金門、馬祖﹑蘭嶼等島的海島生活狀態。原為僑鄉、貿易港口的金門,以及漁村馬祖,都被強制轉型為「戰地前線」,成為中華民國的重要軍事基地,也被迫斷開與原鄉閩南、閩東地區之間的生活聯繫與文化連結,轉而與臺灣成為政治共同體。 蘭嶼則面臨國家勢力的進駐殖民,再加上族群差異性,達悟族人似乎成了次等國民,這顯現在國家曾將蘭嶼作為管訓罪犯之地和核廢料的儲存地,以...

    1949 年以後,臺澎金馬、蘭嶼及綠島等島,組成了中華民國這個「意外的國度」;在中華民國的政治共同體架構下,本島主體位置的形成,也讓各外島逐步「離島化」與「臺灣化」。 通常一個國家在定義好其國家疆域與行政空間後,要做的是以國家的力量讓行政空間與經濟、文化、社會空間儘可能重疊。因此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下的各外島,不管距離遠近,文化及生活上都被迫連結臺灣,可說是「離島逐漸臺灣化」的社會文化空間改造過程。 雖然如此,「臺灣」並不因此真的成為一個跨越地理空間、文化或族群差異的文化及生活共同體,對多數外島人而言,「臺灣」只是一個地理名詞,指涉的範圍就是臺灣本島。 當我們把金門、馬祖、蘭嶼等島拉進中華民國的政治架構裡,但「臺灣人」又經常僅指涉臺灣本島人,甚至島內還曾有論調要拋棄金馬二島,似乎認為金馬二島是黨...

    【高雄是澎湖人蓋出來的】歷史解密:為何高雄會成澎湖人「移居台灣」的首選? 【科學揭密】龜山島真的會動!每年偷偷向東南方游 3 公分,不僅「冬眠」還愛甩尾巴 距離台灣 72 公里的熱帶小島!9 張圖一窺海島風情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觀臺灣第 47 期:島與島》,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5. 2020年11月27日 · 《孤味》不僅是改編自導演許承傑人生中的真實故事,說得更是每位台灣女性的辛酸。(責任編輯:子捷)

  6. 2020年11月16日 · 我們不時可以在電視新聞上看見人倫悲劇的發生大家的直覺恐怕都是那是壞孩子做的但是日本醫生透過從醫經驗分析其實好孩子變成家暴施暴者與蝸居的比例更高!(選書編輯徐子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