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郭松棻(1938年8月27日—2005年7月9日),臺灣小說家。 父親 郭雪湖 、母親 林阿琴 皆為畫家,配偶 李渝 為小說家、藝術史家。 郭氏創作始於1950年代,受西方 現代主義 、 存在主義 洗禮。

  2. 郭松棻(1938年8月27日—2005年7月9日),臺灣小說家。 父親 郭雪湖 、母親 林阿琴 皆為畫家,配偶 李渝 為小說家、藝術史家。 郭氏創作始於1950年代,受西方 現代主義 、 存在主義 洗禮。

  3. 2016年1月20日 · 作為一名「量少質精」的小說家,郭松棻是那種並不算太為大眾所認識,但卻一直擁有少數菁英讀者的作家。 長久以來,關於他的研究並不算少,但或許是行文上的晦澀,有新意的讀法並不多,乃有了黃錦樹在2012年的〈窗、框與他方——論郭松棻的域外寫作〉一文中的提醒:「 多年來的郭松棻研究,就一篇短篇論文而言,論題已有高度重複的現象。 最受關切的是他的離鄉與懷鄉,他的現代主義、文字的審美特性。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第十五期,p.14)這篇短文擬以兩條已經公開發表的資料為線索,試圖提出兩個從「家族」切入閱讀郭松棻小說的建議角度。 限於《秘密讀者》的書評性質,無法有更詳細的討論,但希望可以提供讀者新的思考角度。 第一個切入點,或可概括地命名為「戀慕的母親」。

  4. 2022年2月28日 · 郭松棻是出生於大稻埕的本省人,李渝則是中國重慶出生,幼年時來到台灣的外省人。 這兩個人的出身,顯著地影響了兩篇小說選擇的視角——〈月印〉描寫的是本省夫妻,〈夜琴〉描寫的則是外省夫妻。 而這樣的差異,也是我為什麼推薦大家可以對照閱讀這兩篇的原因:因為它們都各自以誠懇的態度,寫出了各自族群在二二八、乃至於白色恐怖中的記憶與傷痕。 在郭松棻的〈月印〉裡, 我們會看到「二二八‧白色恐怖」的故事,是從日治時期講起的。 日治時期,台灣知識份子所受到的教養、所習得的語言、所歷經的戰爭,讓他們期盼著戰後的安寧;然而二二八與其後的白色恐怖,卻使得這一切破滅。 郭松棻的小說最常見的主題之一,就是「語言」問題 :本省人到了戰後,是要學「國語」的。 但是學「國語」的同時,就等於捲入了語言背後的權力糾葛。

  5. 2024年4月24日 · 郭松棻(1938年8月27日—2005年7月9日),台湾小说家。 父亲 郭雪湖 、母亲 林阿琴 皆为画家,配偶 李渝 为小说家、艺术史家。 郭氏创作始于1950年代,受西方 现代主义 、 存在主义 洗礼。

  6. 2016年3月15日 · 一位永遠望鄉的理想主義台灣作家 懷念郭松棻. 林衡哲. 郭松棻生於一九三八年八月廿七日台北市發生二二八現場附近的迪化街,父親是膠彩畫大師郭雪湖,母親林阿琴。 他在一九六一年台大外文系畢業,服役一年後,返回母校教英詩選讀三年,於一九六六年出國,在北加州柏克萊大學就讀比較文學碩士。 一九六九獲比較文學碩士,一九七一年基於年輕理想主義者的愛國情操,他全力投入保衛釣魚台運動,與小說家劉大任一樣成為保釣健將,為此他放棄了博士學位,並成為國府的大黑名單之一。 直到出國廿年,國府解嚴後,他才第一次有機會在一九八九年陪父親郭雪湖回故鄉台灣開畫展。

  7. 身為臺灣現代派重要一員的郭松棻 (1938-2005),曾投筆從戎獻身海外保釣,爾後又 回歸文壇的傳奇生涯,已為研究者津津樂道。相對於此,郭松棻的早期作品,乃至他的 思想與政論書寫,卻仍乏人問津。本文從郭松棻發表於1970 年的〈秋雨〉出發,首先透

  8. 哲學的專家之一。作為異議分子投身政治運. 動後,他形同流亡。自戒嚴時期的1974年訪中國大陸以後,至1978年政治環境風起雲湧的「革命」歲月裡,僅發表思潮性論述〈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自由主義的解體─談卡謬的思想概念(二)〉、〈替無產階級規定歷史任務〉等,刊登於台北《夏潮》、香港《抖擻》等帶著�. 《當代》等刊物。評論家王德威析其作品:「郭行文運事凌厲精準,〈月印〉、〈雪盲〉等作構思繁複,寄託深遠,但修辭上的寡談骨感卻一如電�. 劇本的分場鏡頭。尤其可以注意的是,他的作品絕少提到釣運種種,有的反而是台灣早期的歷史創傷,或浮�.

  9. 郭松棻(1938年—2005年7月9日)作家,台北市人。曾在聯合國任職。所著小說收錄於《郭松棻集》、《雙月記》、《奔跑的母親》三本小說集。曾以作品《雙月記》獲得2001年巫永福獎。2005年7月7日,郭松棻病逝於美國,享年67歲。

  10. 2012年8月1日 · 中國時報【林欣誼 台北 紐約越洋採訪】作家郭松棻二 五年七月因中風驟逝,留下數十萬字遺作,同為作家的遺孀李渝將其中六萬字小說《驚婚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