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4月27日 · 鋼鐵人是漫威創造英雄宇宙第一部打造的電影也是復仇者聯盟的核心人物因為獨立電影加上與其他角色的合作電影較多我們可以比較清晰地看見漫威如何呈現這個與眾不同的英雄。 「漫威之父」史丹李在 接受訪問 曾說過,他想要創造一個角色,集結了所有人討厭的特質於一身(富有、自大、花花公子、甚至是個軍火商),在給予這個角色一切的同時, 再賦予他一顆脆弱的內心, 從此打造鋼鐵人的傳奇。 圖片來源:《鋼鐵人3》劇照. 「我是東尼史塔克。 我創造這些強大的武器,有個超級好的女朋友,偶爾還拯救一下世界。 但為什麼我晚上睡不好覺? I’m Tony Stark. I build neat stuff, got a great girl, occasionally save the world.

  2. 2017年6月7日 · DC 和漫威是兩家創造了美漫世界的偉大公司目前市面上的美國超級英雄電影都是根據這兩家漫畫公司的作品改編的大概是因為鋼鐵俠蜘蛛俠美國隊長之類的系列電影影響力太大了在完全不了解美漫的人眼裡好像所有的超級英雄都來自漫威。 但其實還是有相當一部分英雄是來自DC 的,比如之前引發熱潮的《自殺突擊隊》和最近上映的《神力女超人》。 除此之外,蝙蝠俠、超人、貓女、綠燈俠、閃電俠等也都是DC創造的人物。 而街知巷聞的復仇者聯盟隊伍(包括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托爾、綠巨人、黑寡婦和鷹眼)和X戰警隊伍則是來自漫威。 1. 世界上第一個超級英雄就是DC家在1933年創造的超人。 超人最開始的設定可以理解成,就是一個跑的快些、跳的高些的加強版人類。

  3. 2018年5月4日 · 張傑 2018-05-04. 漫威影業自 2008 年推出鋼鐵人開始正式開啟漫威電影宇宙觀今年剛好是 10 周年。. 在這 10 年來,漫威的 18 部超級英雄電影陪伴許多人一起成長已經成為大家的共同記憶了。. 想必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最喜歡的超級英雄,而他在電影中 ...

  4. 2016年5月9日 · 鋼鐵人小勞勃道尼飾認為英雄需要被管制讓英雄的力量能更有效地被利用降低打擊反派時英雄帶來的損耗。 鋼鐵人意識到英雄的力量太過龐大,無意間破壞的再也無法彌補,群眾會用異樣眼光看待英雄。 可能就像 奴隸 受到的眼光, 簽下條約會使英雄成為政治玩偶 ,因為威脅的定義可能不是只有電影中的反派若加入政治考量那是否能以英雄的能力來欺壓其他國家? 因此,美國隊長(克李斯‧伊凡飾)拒絕簽署。 他認為英雄應保有自由,不該成為工具與政治手段的一環,立場的分歧使英雄內戰,然而,促成這場內戰的則是蘇科維亞的前特務,他順利地使英雄間互相仇視,並透過寒冬戰士(賽巴斯汀·斯坦飾)使隊長看起來僅是一昧的保護老友,鋼鐵人認為他無法有效判斷,讓大家走向不好的局面,從結局來看反派確實瓦解了英雄的團結。

    • 逆境人皆有之
    • 與 Sony 的艱難談判
    • 永遠製造驚喜
    • 風格多元,拒接標籤化
    • 出其不意,大膽選角
    • 腦洞:全靠集思廣益
    • 管理模式合理
    • 漫威和迪士尼:一對甜蜜的「情侶」
    • 漫威還能走多遠?

    每個超級英雄的過去都有著一段悲劇,漫威也不例外。漫威在以前還是個漫畫出版社,1996 年漫畫行業蕭條,漫威破產。這之後的幾年裡,漫威急於扭轉頹勢,做了不少輕率的決定。它開設了漫威連鎖主題餐廳,風格類似於硬石主題餐廳(Hard Rock Cafe),而且還漫無目的地把許多漫畫角色的電影拍攝版權賣給了好萊塢多家電影公司。 後來,漫威 CEO 凱文·費奇(Kevin Feige)終於決定要把漫威角色買回來,然後拍成電影,並且讓各種角色像漫畫那樣,在電影裡面有交集。雖然漫威努力交涉,但是並沒有買回所有版權。《X 戰警》和《蜘蛛人》的版權依然屬於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和索尼影業。

    2005 年,漫威以其擁有的部分漫畫人物作為抵押,從美林銀行貸款 5.25 億美元,開始獨立籌拍電影。從那時候開始,漫威就開始構思像《復仇者聯盟》這種全明星陣容,和其他電影的關聯錯綜複雜的作品。這一點,許多漫威的真愛粉早就注意到了。在漫威電影的結尾彩蛋,經常會有別的超級英雄來客串。 早在漫威首部獨立籌拍的電影《鋼鐵人》結尾,山謬·傑克遜(Samuel L. Jackson)飾演的神盾局局長尼克·弗瑞(Nick Fury)就和觀眾來了一次互動。如今,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大熱漫威電影角色都會齊聚一堂,集中表現就是 2012 年上映的《復仇者聯盟》。 1999 年,漫威把蜘蛛人版權以 700 萬美元賣給 Sony 影業。後來,Sony 一共拍攝了五部蜘蛛人電影。2014 年,第五部《蜘蛛人:驚奇再...

    漫威 CEO 凱文·費奇 2007 年上任以來,只有一個很簡單的理念:怎麼酷炫怎麼拍。 他一直追求讓電影拍出來與漫畫一樣具有視覺衝擊力,並倡導腦洞大開的反轉情節,為電影續集的創新帶來無限可能。漫威漫畫每一頁都充滿驚奇,而漫威電影則在選角、劇情甚至是上映日期上下功夫,力求每一次都讓觀眾意想不到。就算是漫威漫畫的死忠粉也難以預測電影的劇情。 而《星際異攻隊 2》馬上又要上映了,肯定又會再次讓觀眾意外。導演詹姆斯·古恩表示,第二部風格與漫畫原作大相徑庭,走的是「情感戲劇」路線,有點像昆汀·塔倫提諾的電影風格。他說,電影會大量描述角色之間的關係。

    許多超級英雄的電影都被影評人簡單地貼上「超級英雄」的標籤,十分枯燥乏味。但漫威電影很難被簡單歸類:《鋼鐵人》和《美國隊長》本質上是戰爭體裁,而《鋼鐵人 3》則是充滿 007 風格的驚險電影。《星際異攻隊》、《蟻人》和《奇異博士》的體裁則更為廣闊,包含太空場景、友情和動作冒險,在風格上力求比「復仇者聯盟」更為多樣化。

    漫威電影從來都敢於大膽刪改漫畫原作中的人物設定和角色,《復仇者聯盟 2:奧創紀元》和《奇異博士》就是很好的例子。漫威喜歡劇情大反轉,比如「毀結局」的《鋼鐵人 3》。而且,漫威還喜歡重新調整漫威宇宙的設定——《美國隊長 2:冬日戰士》中,一直存在於漫畫中的神盾局被突然解散了。 此外,在演員選擇方面,漫威也是讓粉絲驚喜連連。《星際異攻隊》男主克里斯·帕拉特(Chris Pratt)一出現在大銀幕就把「觀眾」嚇傻了。因為這個曾在 NBC 情景喜劇《公園與遊憩》(Parks and Recreation)中飾演「死胖子」的屌絲,到了《星際異功隊》卻變成了英俊瀟灑、身材誘人的完美男人。

    漫威 CEO 凱文·費奇雖然手握大權,但還是請了一個由作家和高層組成的「六人創意小組」專門負責電影創作。這種小組的形式有點像迪斯尼旗下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成立的「智囊團」。這個六人小組會事先討論電影角色、劇情線和風格,然後才選定拍攝導演。

    漫威的模式行之有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 CEO 凱文一人集中了大權。而相比之下,漫威的死對頭 DC 漫畫公司(Detective Comics)除了 CEO 以外還有好幾個高管負責共同管理漫畫宇宙,這樣就不免引起混亂。漫威漫畫作者 Keatinge 對 DC 公司的《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曙光》是這樣評價的:「這充分體現了強行構築電影宇宙的惡果,電影宇宙本應自然而然地發展,方可長期延續」。

    和迪士尼的良好關係給漫威幫了大忙。迪士尼遍布全球的帝國都帶有漫威的商標,涉及主題公園、電視網絡、玩具等其他領域。在別家影視公司工作的市場人員表示:「迪士尼精通於將知識產權播撒到世界每一個角落」。 迪士尼樂園鋼鐵俠體驗館 迪士尼全程助力漫威產品市場營銷。迪士尼的工作就是讓漫威隨時與粉絲甜蜜接觸:《星際大戰:俠盜一號》的預告片會打上迪士尼的商標;漫威電影宣傳期間,導演會被安排到迪士尼旗下的美國廣播公司電視台上通告,比如《吉米秀》;迪士尼還促成漫威與中國優酷土豆打成合作夥伴協議。 在香港迪士尼樂園,有「鋼鐵人飛行之旅」娛樂設施,而在加利福尼亞迪士尼冒險樂園,《星際異攻隊》系列景點將於今年夏天向公眾開放。迪士尼旗下的美國廣播公司電視台還放映了《神盾局特工》,如今第四季已完結。

    漫威已向迪士尼保證,每新拍一部系列電影就肯定會出續集。那麼問題來了,漫威的創造力會因此而疲軟嗎?還會有另一位創意無限的 CEO 來負責構思人物和宇宙情節嗎?福克斯旗下的電影《死侍》和《金剛狼》成功地獲取大批成年人觀眾,漫威的超級英雄會像這兩部作品那樣充滿血腥、暴力和墮落嗎?漫威電影拍了 15 年,觀眾會不會審美疲勞?還能再欣賞幾個超級英雄呢? 這一切,漫威的漫畫裡也許會有答案。就目前來說,漫威宇宙的創造力還是浩瀚無垠的。 ——

  5. 2017年6月14日 · 鋼鐵英雄 (Hacksaw Ridge) 戴斯蒙是一位良心拒服兵役者 (conscientious objector),因宗教信仰而拒絕攜帶武器和殺人。 然而他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沖繩島戰役中拯救了超過75名戰友而獲得榮譽勳章戴斯蒙所堅信的原則因為信仰不拿槍不殺生他所堅信的是理念是原則是有想法讓這股理念驅使自己向前更信任自己更以自己為傲。 人生正處在茫然若失找不到方向嗎? 一定要讓這部片啟發你! 找到自己堅信的原則理念帶領你! 4. 漫漫回家路 (Lion) 5歲的小男孩Saroo和哥哥Guddu,來自印度一個鮮少人知的小村莊坎德瓦。

  6. 2017年2月24日 · 1. 以戰爭片 (也就是大場面)為主 ,劇情片、反戰片為輔,串起歐陸西線為主幹的編年史。 2. 為增加欣賞度,避免枯燥,也加入爽片,或其他戰區的的片子。 3. 可以找到片,或透中國網路可看到片子為主 。 另外, 二戰劇情片另行有整理專篇有興趣者可以到PTT電影版看。 首先是必看的迷你影集: 諾曼地大空降 (Band of Brothers) (2001) 太平洋戰爭 (The Pacific) (2010) 我們的父輩 (Generation War /Unsere Mütter, unsere Väter) (2013) (德片,東線) (習慣看米國商業大片,推薦真的要看這齣。 【戰爭編年史】 1939/05 蘇日戰爭,難得有諾門罕戰爭,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