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林正盛 (1959年3月31日 — ),台灣藝術者,兼具編劇、導演、演員、寫作者等身分於一身。 生平 [ 編輯] 出生於台東縱谷的鹿野,三歲遷居台東海岸線 東河泰源 。 十六歲國中畢業後,決定偷了錢離家出走。 遷移至台北當麵包學徒,後續做了十多年的麵包師傅。 二十五歲,進入編導班而離開麵包師工作。 藝文創作 [ 編輯] 二十七歲時參加文建會舉辦的編導班,開啟了電影生涯。 曾拍攝《老周、老汪、阿海和他的四個工人》、《阿豐阿燕的孔雀地》、《美麗在唱歌》等多部紀錄片,並參與《 熱帶魚 》、《太平天國》及《我的神經病》等片的演出。 1996年林正盛執導個人首部劇情長片《 春花夢露 》,拿下法國坎城影展天主教人道精神特別獎、瑞士佛瑞堡影展評審團大獎以及日本東京影展青年導演單元銀獎。

  2. 林正盛 (1959年3月31日 — ),台灣藝術者,兼具編劇、導演、演員、寫作者等身分於一身。 生平. 出生於台東縱谷的鹿野,三歲遷居台東海岸線 東河泰源 。 十六歲國中畢業後,決定偷了錢離家出走。 遷移至台北當麵包學徒,後續做了十多年的麵包師傅。 二十五歲,進入編導班而離開麵包師工作。 藝文創作. 二十七歲時參加文建會舉辦的編導班,開啟了電影生涯。 曾拍攝《老周、老汪、阿海和他的四個工人》、《阿豐阿燕的孔雀地》、《美麗在唱歌》等多部紀錄片,並參與《 熱帶魚 》、《太平天國》及《我的神經病》等片的演出。 1996年林正盛執導個人首部劇情長片《 春花夢露 》,拿下法國坎城影展天主教人道精神特別獎、瑞士佛瑞堡影展評審團大獎以及日本東京影展青年導演單元銀獎。

  3. 2023年11月14日 · 林正盛強調他並不是選一個台灣最優秀的音樂人拍紀錄片而是想表達因為有自由民主的台灣才能讓陳明章自在唱他自已寫的歌因此這部紀錄片背後最重要的主角其實是台灣」。 林正盛:『...

  4. 林正盛1959年出生於台灣省台東市華語影視導演編劇演員1986年執導個人首部短片樂觀的人》,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 1990年,執導紀錄片《老周、老汪、阿海和他的四個工人》。 1995年,憑藉喜劇電影《 熱帶魚 》入圍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1996年,執導個人第一部長片《春花夢露》,該片獲得第4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特別提及獎、第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獎-青年電影銀獎。 2003年,執導的劇情電影《魯賓遜漂流記》入圍第56屆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 2005年,執導劇情電影《 月光下,我記得 》,該片獲得第4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2008年,執導紀錄片《海洋練習曲》。 2010年,執導自閉症紀錄片《一閃一閃亮晶晶》。

  5. 林正盛. LIN Cheng-Sheng. 0. 職業類別: 導演 , 編劇. 個人簡歷: 1959年出生於台東山地部落,曾做過十年的麵包師傅,二十七歲時參加文建會舉辦的編導班,之後便毅然放棄穩定的收入,開啟了個人的電影生涯,早期曾拍攝《老周、老汪、阿海和他的四個工人》、《阿豐阿燕的孔雀地》、《美麗在唱歌》等多部紀錄片,並參與《熱帶魚》、《太平天國》及《我的神經病》等片的演出。 1996年林正盛執導個人首部劇情長片《春花夢露》,初試啼聲便有佳績,拿下法國坎城影展天主教人道精神特別獎、瑞士佛瑞堡影展評審團大獎以及日本東京影展青年導演單元銀獎;1997年再以劇情作品《美麗在唱歌》入選坎城影展「導演雙週」項目,並獲得法國媒體頒贈金棕櫚樹會外獎。

  6. 2023年11月20日 · 林正盛至今猶記走出影廳時的激動與震撼,「這部電影完全是屬於台灣的從人物影像音效到配樂都是。 」他和同學們興奮地討論著:「台灣就要有大師出現了! 」唯一的困惑是做配樂的陳明章究竟是何方神聖林正盛大概沒有料到不只是電影本身原聲帶也成為經典且多年後他會和陳明章成為老友並用一部紀錄片徹底解答自己的疑惑。 陳明章(圖左)紀錄片《撼山河 撼向世界》由好友林正盛掌鏡(圖右)。 (攝影╱汪正翔) 鏡頭下親暱的日常. 「講著阮兜的老猴/燒酒一手啉無夠/定定去樓跤揣彼个做導演的光頭⋯⋯」 陳明章的兒子阿祐抱著月琴彈唱,到位的恆春調、調侃著老爸的趣味唱詞,為紀錄片《撼山河 撼向世界》拉開序幕。 這樣日常的鏡頭語言,正是「樓下那個光頭導演」為電影奠定的基調。

  7. 2015年11月5日 · 2015-11-05 09:47. +A -A. 加入收藏. 紀錄片《有任務的旅行》,描述六位不同性格的台灣青年,隻身前往不同國家展開探索未知的人生旅行。 導演林正盛跟著走一遭說要引介觀眾看見不同生命其實也回望了自己過去的漂浪人生。 事情幹得好的人大體能分兩種,一種擅於豎碑立文,扛著名為「理想」的大旗,破則破到摧枯拉朽,立也立得雷厲風行;另一種人卻對「偉大」這玩意兒敬而遠之,有話想說時就說,無話可說時卻也不必硬擠出一番道理。 導演林正盛就屬於後者。 台東傻小子,流浪到台北築夢. 訪問林正盛時已是晚上十點多,他按例頂個光頭、蓄著白鬍,挺了一尊大肚子見客,讓人想到《水滸傳》裡頭落草為寇的花和尚、跳澗虎,這些人草莽率性、談不上「英雄」,卻是貨真價實的「好漢」。

  8. 林正盛認為陳明章是走唱臺灣的吟遊詩人自年輕時接觸恆春民謠月琴彈唱歌手陳達深受感動行跡踏遍全臺鄉鎮部落拜訪傳統藝師電影很大篇幅記錄了陳明章對臺灣傳統樂器與歌謠的採集與推廣包含月琴南管北管歌仔戲原住民音樂等陳明章以自己為媒介吸收轉化為各種吉他調弦開發出南管吉他」、「三弦吉他」、「月琴吉他」。 於是,我們罕見看到了一個理論的、樂理式的陳明章,以一把吉他開拓論述,廣納臺灣最初與最深的音樂底蘊,創作出融貫古今的和弦,堅持從本土出發,正是陳明章受到國際注目的原因。 陳明章發展出的《臺灣定弦―陳明章二音和弦理論》不是源於西方學院脈絡,而是汲取臺灣傳統戲曲、原住民音樂聲腔與旋律整理歸納而成,自成一格。

  9. 2023年12月17日 · 人物誌 Persona. 2023年12月17日. 作者: 許 程睿. 林正盛 從麵包師傅到擔任導演的路途可說是充滿著意外性,但他也未曾就此放棄夢想。 (許程睿攝) 獲獎無數的導演林正盛從一位麵包師傅到踏上拍攝電影的歷程可說是意料之外的傳奇故事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裡林正盛一路走來未曾放棄過他對於夢想的追求。...

  10. www.wikiwand.com › zh-tw › 林正盛林正盛 - Wikiwand

    林正盛 (1959年3月31日 — ),台灣藝術者,兼具編劇、導演、演員、寫作者等身分於一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