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8日 · 言論自由. 鄭南榕. 時間:2019-04-08 15:16.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劉品希. 現今台灣社會享有高度言論自由,這已像空氣般自然,但過去在戒嚴時期,言論自由可不等於人權,即便解嚴後,「思想叛亂罪」仍緊緊束縛著人民,直到刑法第100條修正後,言論自由才真正被解放。 在那個風聲鶴唳的年代,許多人用筆桿、用行動努力衝破體制,造就了今日台灣。 肉體可以射穿 靈魂不能上銬. 『 (原音)蔡英文下台! 蔡英文下台! 』『 (原音)要講,馬英九是爛梨子! 馬英九下台! 』『 (原音)很希望有一天,我們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個體來看待,這是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願望。 』『 (原音)尤其我們大陸姊妹們,我們來台灣已經有幾十萬人了,我們都是希望支持和平統一。

  2. 2024年6月7日 · 2017 參加海峽之星進入台灣 10 強,童年參加國際之星獲得季軍,你覺得比賽得到肯定是在哪一方面? 而比賽優勢,遇到進錄音室,有沒有差距? 最不一樣是? 4. 知道自己聲音不錯,跟找到適合自己聲音歌路、風格,一定有一段摸索期吧!

  3. 2024年6月12日 · 這一次我請來的來賓,是前陣子在香港引起很高關注和討論的電視節目《茶餐廳》的製作人九叔。 我跟九叔已經認識二十幾年,當初我剛加入香港電視行業時就跟他認識了。

  4. 2019年12月18日 · 體會台灣民主的感動,公視台語台製播電視電影劇「自由的向望」,由鄭文堂、蘇奕瑄、朱平3位不同世代的導演,分別以美麗島事件、太陽花學運、李明哲事件為故事背景,帶領觀眾感受台灣民主化的進程。

  5. 2019年4月8日 · 言論自由. 鄭南榕事件30週年. 時間:2019-04-08 15:15.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王韋婷. 談起台灣言論自由發展,1970到80年代黨外雜誌扮演不可或缺角色。 當年黨外雜誌倡議國會改選、解除戒嚴,種種「禁忌」言論雖屢遭警備總部查禁,但黨外雜誌一本接一本開辦,在社會引起迴響,最後也催生了台灣民主化進程。 黨外雜誌評時政 巧妙比喻政局. 1970到1980年代起黨外運動開始發展,黨外刊物也應運而生,其中又以「台灣政論」、「八十年代」和「美麗島」雜誌最具代表性。 黨外雜誌由當時知識份子、海外歸國菁英領軍,撰寫文章評論時政,主要議題包括國會改選、解除戒嚴、台灣國家地位等。

  6. 2020年10月17日 · 代表作品有:《別來無恙》《四重奏》《草山春暉》《芳草碧連天》《雨後驕陽》…等,其中《別來無恙》榮獲2002年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連續劇獎;《草山春暉》榮獲2006年電視金鐘獎年度電視節目行銷獎;《雨後驕陽》則在2014年49屆金鐘入圍了12項,創造

  7. 2024年5月23日 · 他提到,今年六四紀念活動主題為「追求民主,無畏無懼」,他希望台灣社會能超越統獨立場,重新看待六四和台灣關係。. 曾建元:『 (原音)六四早就走出從單純關心中國民族問題,從民族主義角度,我們早就擺脫這個枷鎖或者這個窠臼,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