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26日 · 2022-09-26. 商業周刊 林洧楨. 大同公司 維基百科. 狂換兩董、4 總! 大同為何還能轉虧為盈、營收連 5 季成長?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2 年來,大同公司換掉 2 位董事長、4 位總經理,來來去去令人眼花撩亂的人事亂象即將終結。 預計 10 月起,大同大股東們即將粉墨登場親上火線掌舵,進入 4 大股東全權經營與負責的時代。 這 4 大股東是,台商鄭文逸、大同董事長王光祥、精英前董事長蔣東濬與西門町地王吳振隆,除了王光祥,最新一棒是,吳振隆即將出任大同副董事長一職。 加上,9 月 1 日,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前所長王金來剛臨危授命接下大同總經理,百年大同的新一波人事革新仍在火速推動中。

  2. 2021百大MVP經理人. 2021年100MVP經理人,從100位經理人的故事中,看他們如何帶領團隊挖掘商機、積極迎接新常態。 訂閱優惠 線上購買. 本期目錄. 主題學習 迎戰新常態 LEAD THE NEW NORMAL 54. 056 疫後商業新常態,誰能勝出? 沒有人能預見下一波危機, 唯看得更遠、提早準備者生存. 產品創新 _ P.59. 060 黃華勇 綠界科技總經理. 062 陳安祥 東森新媒體控股總經理. 064 邱新惠 優克美實驗室管理長. 065 林孟德 普生總經理. 黃居 泰國龍進製袋董事長. 陳冠廷 瑞得林國際董事長兼總經理. 066 蕭政華 樂屋國際資訊總經理. 史文妃 嘉曜醫材創辦人. 黃憲仁 益詮精密董事長. 廖珮伶 佳皇紙業董事長.

  3. 2024年2月5日 · 聽研揚科技董事長莊永順說起一路以來的創業故事,彷彿親身經歷了台灣工業電腦(IPC)產業的發展史。 1983 年,莊永順和他在惠普(HP)台灣分公司的 2 位同事劉克振(現為研華董事長)和黃育民,共同成立研華;1992 年,研揚從研華分拆出來,莊永順接下研揚董事長至今。 算起來,在工業電腦產業的資歷,40 年起跳。 延伸閱讀: 最慘時年營收不到高點 6%,雄獅也未裁 1 人! 黃信川怎麼帶領 3000 員工挺過困局? 「工業電腦市場非常零碎化⋯⋯台灣大概有 30 家工業電腦公司,每家選定的垂直市場不太一樣,卻都生存得不錯,毛利再怎麼差,都有 20~25%,研揚大約 35~40%。 」2022 年,研揚營收 83 億元,營業毛利增長 48%,同創歷史新高。

  4. 2023年10月30日 · 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明翰分析,「相較海、和碩其他代工廠, 緯創沒有接到高階 iPhone 訂單,蘋果組裝獲利遙遙無期 」。 他認為市場解讀緯創賣廠,不會是負面訊息,反而是正面利多。 其次,消費性電子產業成熟,逐漸走向大者恆大趨勢;加上近來又有立訊搶食 iPhone 代工訂單,競爭相當激烈。 緯創退出 iPhone 生產,主因看不到長期獲利能力,加上近來有立訊搶食iPhone代工訂單,競爭相當激烈。 立訊官網. 事實上,近年緯創逐漸淡出 iPhone 供應鏈,三年前就將中國昆山手機廠房與業務賣給立訊,今年 7 月更大動作出清手中的立訊持股,市場解讀是分手蘋果供應鏈。 明翰認為,現在緯創主要布局 AI 伺服器等新事業,看好未來獲利可期。 延伸閱讀: 立訊搶海大單,營收飆 84 倍!

  5. 2023年3月15日 · 數泓科不只是台灣數位手工具的先驅,2021 年營收達 4.4 億元,更穩坐霸主地位。 延伸閱讀: 董事長的「一肚子火」,催生半導體產線的關鍵零件! 台灣精銳的轉型之道. 打群架勝過各自競爭,11 家企業共同創業. 這一切,要從 2000 年的德國說起,當時還是手工具大廠銳泰精密董事長的游祥鎮,在參訪實驗室時發現,數位扳手可以顯示扭力。 舉例來說,A 螺絲需要 5 牛頓米鎖緊,數位板手藉由轉動,就會在螢幕上顯示扭力值,當數值達到 5 牛頓米就達標,技工再也不用怕鎖不緊或過頭,他認為可以補強傳統手工具的不足,回國後立刻投入研發。

  6. 2020年11月27日 · 全聯行銷協理暨發言人劉徵領導自有支付 PX Pay,一年內躍升台灣第一大封閉型支付系統,全台每 3 人就有一人使用。網路家庭(PChome)執行長凱文整合金流、物流電商生態圈,帶領公司於 2019 年轉虧為盈。

  7. 2016年1月4日 · 最近在PTT上,有一位工程師談到自己的面試經驗,發人深省! 他自清大研究所畢業,具三年工作經驗,照理說非常搶手,可是面試8家卻都了無音訊,直到第9家時,他才知道原因... 「前一個工作的離職原因」答不好,面試連連碰壁. 第9家人資主管先問他一個老問題──前一個工作的離職原因,在聽完工程師的回答之後,不禁問他是不是面試後都沒錄取,接著懇切的提醒他:「不要再這樣老實說話。 」原來工程師的回答是這樣的: 「因為是個傳產,有些長官就是腦袋比較迂腐,原本前三年都在拚營運拚業績,每年營收創新高。 後來可能KPI調整,就開始搞一些五四三的,每個月要交專利報告、KMS知識管理、創新升級...等等,大概五份報告,都是一些垃圾事情,大家根本沒空去做產品。

  1. 相關搜尋

    蔡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