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人體的頸部由七個頸椎構成,上有頭部,下有四肢軀幹,是脊椎中最容易受傷的部位。 正常的頸椎是靠頸椎椎間盤、韌帶、頸部肌肉、肩部肌肉之間的張力與拉力的平衡來完成支撐的力量,若此種平衡失調,就會產生肩頸痠痛的症狀。 肩頸肌肉筋膜發炎. 【肩頸痠痛】常見於坐姿不良,頸部長時間固定姿勢,肩頸肌肉長期緊繃,沒有適度休息有關,最常見的病因是落枕、肩頸肌筋膜炎。 其它如骨質疏鬆症、頸椎骨刺、肩頸類風濕性關節炎、頸椎椎間盤凸出等亦會造成肩頸痠痛,則需區別診斷。 肩頸痠痛中醫病因. 肩頸痠痛屬中醫「痺症」範圍,其病因有3類: (1)急性外傷,瘀阻氣滯。 (2)外受風、寒、濕邪,肩頸使力不當,誘發痠痛。 (3)肝腎虧損,不能滋養筋脈,低頭工作,氣血呆滯,痰濕阻遏經絡,不通則痛。

  2. 養生茶品草本茶,對人體有保健、調理與養生的功效。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簡易方便的養生茶,對於日常中的小症狀的解除,特別好用。 平常可以購買一些簡易花草或中草藥在家,想喝時,就很方便。 西方人喝花草茶,東方人喝草本茶,已經是時尚風潮,中草藥有增強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對人體有保健、調理與養生的功效。 在【醫食同源】的理論上,養生茶品依體質使用,適用於一般體質,能帶給您健康的身體,這也是中醫預防醫學的貢獻,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依照下列您出現的個人症狀,平常準備一些中藥材,當需要時,在家或公司,就可以迅速泡一杯,相信能減緩您的症狀,也提高一些生活品質。 1.【花旗枸棗茶】補氣補虛. 材 料:花旗蔘(人蔘)6公克、枸杞10公克、紅棗5枚、水1000 ml 。

  3. (7)備註: 此為胃虛氣失升降之所致。以胃氣虛弱,心下部有停飲,而呈 現心下痞鞭,並有上逆、吞酸、嘈雜、嘔吐等症狀,尤以噯氣 特別多者為目標。本證為虛證,患者大多體力衰弱,脈腹俱無 力。 本方可視作生薑瀉心湯中,取去乾薑、黃連、黃芩、換入 旋覆花、代赭石而成者。因為本方之證 ...

  4. 1.腎俞. 【穴道名稱】:腎俞。 【身體部位】:腰部穴道。 【十二經脈】:足太陽膀胱經。 【治療效果】:滋補腎氣,強化腰背,聰耳明目之功效,為人體元氣的根源。 主治腎臟病、男科病、婦科病、腰痠背痛、坐骨神經痛。 【穴位找法】: 1.第十四椎下(第二腰椎下)凹窩左右各旁開一寸五分,就是本穴。 穴位前面與肚臍平齊,穴位背面與命門平齊。 2.兩胯骨最高點(髂膌)平齊的為第十六椎,依此往上兩個椎體即為第十四椎。 【穴道按摩DIY】: 1.(按摩手法):推按法。 2.(力道節奏):正坐或站立,雙手伸背後輕輕握拳,以第2掌關節上下推按穴道 10秒鐘,休息5秒鐘。 3.(反覆進行時間):左、右各約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2.委中. 【穴道名稱】:委中。 【身體部位】:足部穴道。

  5. 凡具有收歛固脫,可用以治療氣血精津,耗散滑脫之症的藥物稱之收澀藥。 臨床上可分為四類: 1.固表歛汗 --常用藥物如:浮小麥 。 2.澀精止遺- 常用藥物如:山茱萸,芡實,覆盆子,烏賊骨等。 3.歛肺止咳 -藥物如:五味子。 4.澀腸固脫 --藥如:赤石脂,肉豆蔻。 常見【收澀藥 】如下: PS :「本藥物表格由楊麗姝醫師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016. 本文的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文章及圖片皆為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需註明作者來源出處,如有違反,將應自行負法律責任。 2009-02-08 |瀏覽2771|回覆0 |.

  6.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功效:袪風痰,清頭目。. 袪風痰,清頭目。. 肝厥頭暈,嘔吐,昏眩。. 此肝厥之症,是因平素陰虛肝旺,肝邪張熾而引起;一般多見於中年以上之人。. 以出現神經異常狀態,容易發怒,而有氣之上衝、心下痞塞 ...

  7. 薰臍療法,是將藥物製成膏狀,填充於肚臍上,上面放置艾條,利用艾火燃燒的熱氣將藥物經由肚臍傳導至人體內,促進神經、體液的調節作用,增強免疫力,而達到預防、保健、治病的功效。 【薰臍療法的原理】: 薰臍療法是中醫『灸療』和『藥療』的結合,臍又叫臍中穴(神闕穴)屬任脈,神闕穴與胃、脾、腎關係最密切,乃神氣出入之門戶也。 為任脈、督脈、衝脈,三條經脈在此交會,經脈之氣通貫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筋骨皮肉。 肚臍部的表皮角質層最薄,其筋膜與腹膜直接相連,臍下腹膜有腹璧動脈、靜脈、豐富的微血管網、靜脈網,有第十肋間神經前內側支分佈。 肚臍部屏障功能最弱,敏感度也較高。 薰臍療法能促進人體的神經、體液調節作用,提高免疫功能,加速血液循環,調節自主神經系統,而達到預防、保健、治病的功效。 【薰臍療法適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