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1月3日 · 死不道歉很討厭,但「過度道歉」更討厭!. 為什麼太常說對不起反而會拉遠關係?. 與同事、朋友、另一半難免有摩擦,道歉可以修補你們的關係。. 但如果用錯方式道歉,關係只會越來越糟!. 文/美國人際關係專家海瑞亞.勒納博士. 「我想讓妳聽聽我 ...

    • 「對不起,但是……」
    • 有事沒事就說道歉
    • 道歉完希望對方立刻原諒你
    • 好的道歉,勝過千言萬語
    • 延伸閱讀

    當我們冒犯別人的時候,因為太害怕對方會因此而討厭我們、損傷到我們的關係,所以有些時候會在對不起後面加上一個「但是」來說明自己犯錯的原因,可是聽到對方耳朵裡面,其實很像是辯解,也會顯得非常沒有誠意。 這個語句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作「模糊訊息」,同一個句子裡面,傳達了正負二個互相矛盾的內容,這樣子聆聽的人會難以了解,你到底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也會讓你的道歉大打折扣。 同樣的狀況也會發生在你嘴巴上說道歉,但是語氣和表情卻表現出自己很無辜的樣子的時候。總之,說的話和你的行為要一致,這樣子才能夠顯示出你的「誠意」。(推薦閱讀:擁抱內在小孩:指責他人,不會讓你比較好過) 下次,要做任何解釋之前,先設身處地的的設想對方的感受,真誠地做出道歉之後,再來討論。心口合一,才能讓對方感受到(劉秀丹,2016)。

    相較於「困難開口道歉」的人,有些人則是經常把「對不起」掛在嘴邊,不過這兩種人其實都是對自己沒有自信的人。前面那種很難說「對不起」的人,因為打從心裡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被尊重的,所以也擔心自己如果道歉的話,就會「輸了」;而後面那種那些時時刻刻在道歉,根本沒有經過腦袋瓜的人,他們口中的「對不起」只是一種防衛和保護自己的方式,說出口的時候根本沒有經過「心」,別人也沒有辦法感受到真誠,這些人看起來很有禮貌,但骨子裡擔心別人討厭自己,所以在對方做出任何回應之前,就先開口道歉。 我自己秉持的原則是:「先停下來感受,再道歉。」如果是小事情,例如咖啡潑到別人的衣服,或者是不小心撞到同車廂的常客,那麼的確是可以立刻反射性的道歉,但倘若是較大的事情,例如你睡了人家的女友、或者是誤傷了別人的小孩,那麼首要職之並不...

    道歉是你的選擇,不過「要不要原諒你」是對方選擇。 有的人在道歉之後,會反射性地給對方施加一種壓力是「我都已經道歉了你還不原諒是怎麼樣?」但是這裡卻犯了一個邏輯上的謬誤:並不是所有的道歉都可以帶來原諒。 或許你會覺得疑惑,我都已經道歉了,為什麼對方還無法原諒呢?Harriet Lerner指出,原諒並不是一個「是/否」的過程,而是有「程度」的。你可以原諒一個人10%、50%、或90%,而且更多時候,原諒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決定,就是為什麼我們往往需要花費一段時間,才能夠原諒一個人(Spring、Spring,2011) 。

    在人際關係當中,犯錯/被冒犯之間的關係很複雜的,有些時候你抗拒道歉,是因為你覺得對方也有錯。我該怎麼辦呢?在文章的最後,我想講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不論「事實的真相」到底是誰錯,你必須練習承認,在這場災難之中,兩個人感受都是真實的。 換句話說,站在你的立場,你可能覺得你自己也受傷了,並且認為對方傷害你還比較多,但站在對方的立場,他也是這麼想的。有一種方式是去爭奪到底誰錯誰對,但如果你選擇種方法,你會發現很有可能無法修復關係,還會把氣氛弄得更糟糕。 從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事實」,我們都活在「想像中的現實」裡面,也就是說,我們大概不能還原所謂的「真實的情況」是什麼,只能去承認對方眼睛裡面看到的,與你所認同的,都是事實(李維倫,2016)——儘管兩者可能互相矛盾。 是的...

    「你很煩耶,不要再說了!」為什麼對越親近的人我們越容易發脾氣? 像個孩子一樣與自己相處,科學:喜歡「自言自語」的人其實心理超健康 「請別人幫忙好尷尬,還是自己再試試看好了。」為什麼有些人超討厭麻煩別人? (本文經合作夥伴 愛心理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道歉的秘訣:好好說對不起,勝過千言萬語〉。更多相關文章都在 「愛心理」粉絲專頁)

  2. 2014年8月7日 · 所以,台灣電視一打開,換來換去幾乎都是不變的訪談類節目,枯燥又乏味。 短視近利,不花錢培養創新企劃,轉開電視只剩道人長短的無聊談話 如果認真翻看《康熙》、《小燕有約》、《國光幫》等節目的近年列表就會發現,話題重複也是一大避不開 ...

  3. 2015年8月4日 · 不斷重播是電視變難看的另一原因。 針對國內 33 個綜合與戲劇頻道一周節目表進行統計,平均一天重播時數達 12 小時。 「公視」表現最優,一天只有 3 小時重播內容。 大部分有線台平均每天重播超過 10 小時,「JET 綜合台」一天重播 18 小時居冠。 外來劇攻占 播出量達 50% 打開電視,轉來轉去都是陸劇、韓劇,台灣觀眾愈來愈難看到有本土文化的戲劇。 統計 31 個頻道節目表,觀眾一周內看見的各台節目外來劇比例達 50%,總共 154 部戲劇,有 77 部是外來劇。 「緯來育樂」、「台灣綜合」、「高點育樂」和「年代東風」4 台外來劇比率達 100%。 統計 31 個頻道播出戲劇數,外來劇比率達 50%。 我們每個月繳了這麼多的有線電視費,為何看電視的需求總是「不被滿足」?

  4. 2019年7月17日 · 最好的拒絕,是換個方式接受. 〔善於拒絕的人,往往也是善於開條件的人。. 【可能遇到的問題】. 平時的工作已經忙不過來了,老闆還常常加碼,不斷分派新任務,我該怎麼拒絕這種不近人情的要求呢?. 常見的說法:「不行啊!. 老闆,我手上有這麼多事了 ...

  5. 2016年7月18日 · 本文作者深刻地說出,台灣並不小,但政府對娛樂文化的無知與輕視,加上影視產業環境的惡劣,讓許多藝人紛紛出走。 最終,我們失去了自己的尊嚴,台灣影視也失去了持續創新的可能性。

  6. 2017年10月20日 · 別輕描淡寫,不然傷更深. 道歉時太過輕描淡寫也令人反感。. 我去芝加哥造訪一位朋友時,困在旅館的電梯裡長達四十五分鐘,但感覺像受困了四十五年。. 那發生在午夜之後,電梯的警鈴似乎壞了,那實在是很可怕的經驗。. 後來我得知那不是電梯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