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9年3月9日 · 症狀: 過敏性鼻炎是指突然和反覆發作的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等為特徵的一種常見多發性鼻病。 又稱鼽嚏。 相當於西醫的過敏性鼻炎。 鼻鼽最早見於《素問‧脈解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並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也。 ”後世醫家對此病的論述也較多,如金代《劉河間醫學六書》中說:“鼽者,鼻出清涕也。 ”對鼻鼽的病因,明代《證治要訣》說:“清涕者,腦冷肺寒所致。 病因: 鼻鼽的原因主要是:肺氣虛弱,衛表不固,風寒乘虛而入;犯及鼻竅,邪正相搏,肺氣不得通調,津液停聚,鼻竅壅塞,遂致噴嚏流清涕;此外,脾虛則脾氣不能輸佈於肺,肺氣也虛,而肺氣之根在腎,腎虛則攝納無權,氣不歸元,風邪得以內侵。 故鼻鼽的病變在肺,但其病理變化與脾腎有一定關係。

  2. 《二十一大類科學中藥解析》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篇介紹【袪痰劑】: 除痰劑-凡具化痰、清痰、除痰濁作用之方劑。 含二陳湯、礞石滾丸、清氣化痰丸、控涎丹、指迷茯苓丸、三子養親湯、葶藶大棗湯、青州白丸子。 【袪痰劑】: 凡具化痰、清痰、除痰濁作用之方劑。 含二陳湯、礞石滾丸、清氣化痰丸、控涎丹、指迷茯苓丸、三子養親湯、葶藶大棗湯、青州白丸子。 常見【袪痰劑】如下: PS :「本藥物表格由楊麗姝醫師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274. 本文的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3. (1)呼吸系統疾病中醫療法. Dr.Yang常用臨床參考方劑.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文包含下列主題:1.感冒、流行性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 2.咳嗽 3.氣喘 4.肺炎 5.肺氣腫. ........................................................................................ Top ( 回 最 上 層 )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878. 本文的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4. 方中人參、黃耆、甘草補氣﹔茯苓、茯、遠志、柏子仁 、酸棗仁以泄心熱而寧心﹔當歸調氣養血﹔川芎行氣活血﹔ 半夏去擾心之痰涎﹔五味子補肺﹔肉桂引藥以入心經。. PS: 「本資料由楊麗姝醫師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 http://www.doctoryang.info. 本文的引用 ...

  5. 胃、十二指腸潰瘍,最大的禍首是幽門桿菌 撰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胃潰瘍常於飯後30分至90分出現疼痛,其胃酸量及濃度正常。而十二指腸潰瘍常於飯後4-5小時或空腹或半夜時疼痛,其胃酸量及濃度較正常值高,消化性潰瘍雖然治癒,但有90%患於潰瘍癒合後3年內再犯。

  6. 慢性鼻竇炎的症狀,根據美國耳鼻喉及頭頸部外科醫學會的定義,可分為四大主要症狀,分別是顏面部疼痛、鼻塞、流膿鼻涕、以及嗅覺障礙。 另外有五個次要症狀,分別是發燒、口臭、牙齒疼痛、疲倦以及咳嗽。 慢性鼻竇炎中醫病因. 中醫學認為本病屬於“鼻淵”、“腦漏”、“腦滲”、“腦寒”、“腦崩”、“控腦砂”的範疇。 《素問.氣厥論》曰:「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 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 中醫學認為本病多由伏熱上攻所致,屢感風熱,乳食不節。 過食辛辣,致邪熱內伏。 循經上攻於鼻竅。 素體虛弱。 將養失宜,勞倦過度,易受外邪侵襲,皆可產生本病。 慢性鼻竇炎中醫治療篇. 中醫治療本病主要因其伏熱上攻所致,故以清熱、通竅為基本治則。

  7. 食積飲停,胸膈痞滿,噯氣吞酸,腹痛泄瀉。. (6) 參考連結:. 【保和丸】-衛生署中醫藥資訊網. (7)備註:. 命名原由有二:一是保和丸雖由消導藥為主組成,但作用平和;二是保和丸能消積和胃,胃腑以通為和。. 方中用山楂為主藥,以消一切飲食積滯,尤其善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