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2月20日 · 精通日語、略曉華語的金賢姬,自巴林押解回南韓後,曾一度佯裝是中國大陸人士,讓旅居南韓的華人頻遭羞辱。 逃過死刑的金賢姬現定居南韓,有保鑣護衛。 她曾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北韓不是個國家,是個教派,「如果說錯了話,就算只是脫口而出,都會進勞改營」。 金賢姬在接受南韓電視訪問時曾說,北韓為了把她培養成超級特務,曾派她到廣州體驗異國生活,增加適應力,當時大陸女星陳沖是她「學習對象」之一。 金賢姬還曾出書「現在我要過女人的生活」,描寫她在北韓的生活。 另一宛若電影「色.戒」現實版的北韓女諜則是元正華。 南韓於2008年指出, 滲透中國後偽裝成少數民族的北韓女間諜元正華,利用嫁給南韓男性的方法進入南韓後,對多南韓軍官施展美人計,套取南韓軍事機密交給北韓。 元正華。 擷取自網路。

  2. 2016年9月6日 · 《總統的理髮師》是一部黑色喜劇,描繪在朴正熙年代的御用理髮師,在一九六八年朝鮮間諜入侵的諜影重重中,被懷疑是「匪諜」,慘遭刑求,連八歲的小兒子都被株連,展現白色恐怖時期的悲哀。 無疑韓劇有不少荒誕與穿越的作品,包括最近被譏評的「韓劇新三寶」——洗澡、健身、游泳,賣弄帥哥、壯男「小鮮肉」, 但韓劇在多元化題材中,還是有現實主義底色,勇於面對現實世界的殘酷,敢於自剖集體心靈中的黑暗角落。 而這恰恰是華語影視作品中所缺乏的元素,也是韓劇在中國大陸社會歷久不衰的原因。 《正義辯護人》是二零一三年的電影,以八十年代壓迫青年學生的白色恐怖事件 為背景,一稅務律師因為幫助一個有恩於己的餐館老闆,為她被冤屈的兒子洗脫閱讀禁書的罪名,冒著得罪獨裁政府的風險,投身人權運動;原型為人權律師、已 故前總統盧武鉉。

  3. 2016年5月10日 · 國外知名網 Brightside 列出 100 部影響全世界的電影片單,100 部全憑印象,以電影類型區分,年份從一甲子前到現在都有;可能有眾所皆知的電影經典,也可能連《教父》等巨作都沒有上榜,如果你也是電影愛好者,你一定要認識這些電影;如果你正要愛上

    • 為蘭嶼人的憂慮感同深受
    • 認同文化,才能長出自信
    • 盼用電影拋磚引玉帶起改變
    • 延伸閱讀

    2012 年崔永徽到蘭嶼旅遊,她如此回憶著那趟旅行:「我覺得、我有點很不小心、很意外的走進了蘭嶼的生命史、蘭嶼的近代史。」 原本她以為的紓壓之旅,卻意外開啟接下來 6 年的拍片旅程。在蘭嶼,崔永徽看了幾本書、包含丁松青的《蘭嶼之歌》,結交當地朋友、聽到許多故事,同時她也觀察到因為文明進入,近代蘭嶼人在價值觀、生活模式、文化傳承上受到的衝擊。 蘭嶼傳承至今的獨特文化,讓人為之欣賞,但卻也正面臨著文化快速流失的問題。崔永徽察覺,老一輩的蘭嶼人講達悟語、年輕一輩或孩子卻愈來愈不會說,蘭嶼人自身憂心於文化快速流失,「我也會感染到他們的那種憂心,他們自己也急得不得了,可是不曉得該怎麼辦,有一種無奈感。」崔永徽感同身受的說。 崔永徽也觀察到,蘭嶼人既擔心文化流失,但一方面卻又得花許多力氣賺錢維持生計,內...

    《只有大海知道》預告片中,一段小男孩們不願意穿上丁字褲的畫面讓人印象深刻。這樣的情節,是崔永徽從蘭嶼回台後聽到的故事,她說:「那時候我聽到他們(椰油國小學生)不穿丁字褲這件事,我感受到的是一種不敢認同自己,然後是否定自己的文化,文化其實是在一個斷層的狀態。」這也促使她探討文化認同問題。 大學時崔永徽認識了一位排灣族朋友,讓她意識到原住民受到主流文化壓抑與衝擊的情況,也使她對於這樣的議題更有共鳴。 那位排灣族同學常和老師起爭執,例如上到近代史,會激動的和老師說:「這是你們的近代史、不是我們排灣族的近代史!」原本崔永徽覺得他激進,但成為朋友後,聽了他許多分享,自己也讀了些與原住民相關的書,崔永徽才逐漸理解同學的憤怒從何而來。崔永徽嚴肅的表示,原住民其實長期被壓迫、被犧牲,主流文化強勢的介入而影響...

    崔永徽大一時與想拍電影的朋友聊天,她才驚覺、自己其實也很想拍電影,她回想自己從很小的時候,看到一些畫面經常會產生「這個畫面我要記得,以後我拍電影的時候會用到」的自動反應。 或許也是這樣的敏銳觀察力與感受力,在《只有大海知道》裡,崔永徽呈現的是貼近蘭嶼真實生活的角度,且觸及非常多議題:父母跨海工作、家庭分離,年輕一代的文化認同與斷層問題,隔代教養,學校教育如何補強文化教育…… 講述族群文化議題,絕非易事。與崔永徽結識近 10 年的好友、定居蘭嶼的吳珮慈表示,與一些一開始就決定要來蘭嶼創作的人不同,崔永徽是先和當地產生情感、才發展創作,她在蘭嶼有許多重視的人,因此相當在乎當地人的感受,拍片過程非常注意細節,像是持續和在地朋友互動、實際了解與確認他們對事情的看法。 崔永徽希望以電影做為媒介,讓更多...

    「只有大海知道其中有多少眼淚。」推薦 3 部看完感動,又被美景美到想「出發旅行」的台灣電影 【歲月在他身上留下的是實力】明明可以只靠臉!山下智久自學英語流利演出 HBO《極地闇殺》 【畫商場的人與蓋商場的人】《天橋上的魔術師》漫畫家和美術指導對談:無論哪一種重建,都耗盡心思 (本文經合作夥伴 親子天下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只有大海知道》導演崔永徽,看見蘭嶼人的掙扎,6年說一個蘭嶼的故事〉。)

  4. 2021年9月14日 · 米蘭達在職場上被形容成愛好施虐的惡魔,電影也帶到了米蘭達身為職場女性,卻面臨無法兼顧工作和家庭的老問題。 相對於一步步追隨她的小安,米蘭達也開始出現私生活危機;不同的是,小安決定踩煞車,不再繼續淪陷花花世界,而米蘭達選擇不斷追求卓越。 事實上,如果米蘭達不是如此強勢、冷血無情,她大概也無法存活到現在、坐在她現有的位置上。 畢竟我們都在片中看到時尙產業有多麼勢力,想在這樣的環境稱王,絕對不是努力讓大家喜歡你,而是想辦法用最快的方式,讓別人尊重你。 米蘭達使用的工具是「恐懼」,她讓員工淸淸楚楚知道這份工作不是兒戲;她十分重視每一個小細節,甚至可以因為細節出錯而淘汰一個人。 米蘭達沒理由給你好臉色看,反正你做不來還是得被開除。 職場又不是交朋友的地方,她何必多給自己一份情緒勞動的工作?

  5. 2015年4月21日 · 愛麗絲剛跌入洞中拉開簾幕,意圖要鑽出小的那一幕也引來不少聯想,特別是對應到 Carroll 對於與小女孩們交朋友的渴望,而另一派擁護者則解釋這些隱喻的詮釋根據心理分析學派的說法可能是詮釋人自身恐懼或潛意識的象徵,而非真的是 Carroll 當初 ...

  6. 2021年9月2日 · 今年台北電影獎入圍影帝楊祐寧首度在劇情長片獨挑大樑,在離家尋愛過程中,相遇鹹濕春夢裡的男神,展開一段癡纏愛戀。 並憑本片拿下「第41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奠定往後電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