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3月29日 · 電影中船上的輪機長雷西博藉由砍斷救生艇繩索的方式來示範救生艇落海後的下場會有多慘實際上西博並沒有這麼做而船上的救生艇也沒有任何一艘被放到海上沖爛。 當時情況是,眾人的確有過一番激烈的討論,也有人提出放下救生艇的主意,而 此時否決這項主意的人是一名十八歲的菜鳥船員明確告訴他們這是一場自殺行動 。 但並不是電影裡面唯一的黑人小弟喔。 》但 輪機長西博並沒有嘗試讓船隻擱淺,反而是相反過來盡量讓船避開淺灘 ,因為他擔心如果撞上暗礁可能會讓船的損壞更加嚴重,進而加速沈船的時間。 而 片中劇本選擇擱淺的原因,當然是為了增加劇情的可看性 ,總不能讓船上的人只想辦法漂流沒事做嘛!

  2. 2018年12月19日 · 圖片來源:《可可夜總會》、《樂來越愛你》劇照. 什麼樣的電影會讓你掉眼淚呢?. 相信電影中的劇情可能喚醒了你某些回憶,又或者你將自己的故事投射其中。. 以下精選了10大必哭片單即使你是很難被感動的鐵石心腸也能在其中找到讓你流淚的電影。. 哭 ...

  3. 2013年8月30日 · 2013-08-30. 分享本文. 許多人都看過電影《 BBS 鄉民的正義 》,這部電影在討論網路暴力匿名性和道德上的價值觀陳意涵飾演的女主角因為受不了 BBS 裡的鄉民(網友)不負責任的發言和辱罵,差點跳樓輕生,也讓觀眾反思,網友在一個社群空間上互動所帶來的影響力。 美國的 Ask.fm 社群網站就曾發生電影情節般的事件。 Ask.fm 提供一個匿名性的問答平台與情緒分享的空間,讓青少年能夠在上面討論各式各樣的私密問題,和台灣批踢踢實業坊(PTT)稍微不同的地方在於,它的主要使用者都是青少年。 網路霸凌造成的自殺事件. Ask.fm 上最近發生一件令人難過的事,一位 14 歲的女孩 Hannah Smith 收到許多類似的訊息:「去死」、「得癌症算了」、「去喝漂白水」……

    • 台灣近代史的最佳入門介紹
    • 你會明白為何談論台灣的過去是相當敏感的事情
    • 《悲情城市》揭露了台灣人身分認同的複雜性
    • 這部電影代表了台灣影視業的重生
    • 看完電影之後,你會更「有文化」
    • 推薦閱讀

    二二八事件是指發生在1947年的一系列人民反抗事件,當時台灣人起義對抗帶有中國民族主義色彩的執政當局,也就是國民黨政府。在那段時間,國民黨軍隊殺害了18,000到28,000名台灣人,接踵而來的更是長達40年的無情壓迫——白色恐怖——直到1987年解嚴才結束,並且形成了台灣今天的政治版圖。 <悲情城市>正是第一部傳達二二八事件的的電影,1989年這部電影上映時還是國民黨掌權的時候,40年來沒有人被允許討論這件事,更遑論拍成一部電影了。 你拜訪過台北市的二二八公園、聽說過2005年的「228百萬人手牽手護台灣」(當時由兩百萬人組成了長達500公里的「人鏈」,串連台灣南北)嗎? 這些里程碑一部分要歸功於<悲情城市>,因為這部片讓人們回憶並討論這起惡名昭彰的黑暗過往。 了解台灣的近代史,必須從二二...

    一般來說,喚起這種社會上不同族群互相殺害的事件,總是會觸碰到某些人的逆鱗。 這部讓國民黨汗顏的電影,侯導當然不可能選在台灣首映,並且為了防範被政府干預選擇保持低調,不過這部片在獲得威尼斯國際影展的「金獅獎」後依然聲名大噪,並成為家喻戶曉的賣座電影。 話雖如此,<悲情城市>依舊無法討所有人的喜。 儘管<悲情城市>是第一部描繪二二八事件的電影,導演隱晦的表達方法讓一些台灣本土人士感到不滿。電影中大量的採用暗示的手法表達即將發生的暴力事件,卻讓真正的場景消失在鏡頭前。 例如其中一幕,一個角色在獄中一付毫無生氣的樣子,他的獄友被帶出牢房,畫面就停留在這裡,真正的槍決場面被帶到鏡頭之外。 這樣的處理方法,被批評為過渡淡化國民黨政權的殘虐,使得電影中228事件的政治意義被家庭悲劇以及羅曼史給取代。 不管...

    這部電影不僅僅揭露了台灣社會的複雜性,更提醒我們,這些分歧並不是非黑即白的。 最簡略的分類方式,大致可以把台灣社會切成「本省人」(家族在戰前就已經存在於台灣的人),與「外省人」(跟隨國民黨政府在二戰之後才遷來台灣的人),這兩種人就是二二八事件中的兩個「派別」。 有了這樣的框架,你可以把<悲情城市>理解為一部關於「本省人」的電影——畢竟主角的家庭符合這樣的分類。電影中大部分的對白要不是台語,就是日語(台灣在1895-1945是日本的殖民地),而當時的「本省人」通常就是用這兩種語言溝通。 事實上,電影中最令人鼻酸的一幕,就表達了語言與台灣人身分認同之間的關聯:一群本省人在火車上搭訕一位瘖啞人士(他其實也是一位本省人),他們正要對外省人進行報復,所以要求這個音啞的角色說台語或是日語(這兩種語言都是...

    在白色恐怖時期,台灣的影視作品只要在對白中使用到台語,都會被政府當局簡掉或是直接禁播。在當時,武打片與愛情片取代了具有社會意義的電影或是藝術片,當時幾乎沒有電影能夠獲得華語世界之外的關注。 但到了1980年代,台灣進入民主化的階段,影視產業也迎來了一波新浪潮,一群新導演開始製作更寫實的、本土化的電影,記錄台灣人的生活。 侯孝賢正是這些新銳導演的一份子,而<悲情城市>更是這波新浪潮中第一個享譽國際的電影。這個成就證實了新導演們的實力,也讓台灣電影成為國際電影中的一股勢力。 假如你比較喜歡近幾年的台灣電影,像是<海角七號>或<艋舺>,有部分該感謝<悲情城市>讓這些後起之秀有出現的機會。因為,許多2000年後出道的導演,都是拜之前掀起新浪潮的前輩們所賜,假如沒有那些前輩們打下的江山,台灣的影視業就...

    其實許多比較關注台灣文化的人都知道這部電影,這是千真萬確的,而且會把<悲情城市>推薦為想了解台灣一定要看的第一部電影的人,一定不只是 Cinema Escapist。 所以比起漫無目的的尋找其他電影,不如就先從<悲情城市>著手吧!這麼高的推薦度與知名度,讓你在看完電影之後,至少和別人聊起台灣,不會除了美食之外就沒有話題了,聊聊台灣的電影,也許這樣會顯得有文化水準一點,哈哈。

    當一個人說出「我是台灣人」時,我們如何知道他心中是怎樣的「台灣人」? 台灣最後一個政治死刑犯:我經歷的二二八事件 為侯孝賢做出一曲落葉:聽林強用音樂拍電影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授權轉載 首圖來源:影片截圖)

  4. 2016年5月10日 · 有一些電影當你第一眼看到,從第一個鏡頭、主角一開始登場,或是經典的配樂一下,你就會感覺 「這就對了」,隨著劇情持續的發展,這些電影能更引人入勝——驚險的場景讓人腎上腺素暴增、出乎意料的劇情轉折、精彩的演員對手戲令人震撼、或是許多導演出神入化的場面調度安排⋯⋯結尾總 ...

  5. 2017年2月22日 · 1. 刺激1995 │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 IMDb評分:9.3. 導演:弗蘭克·達拉邦特. 主演:提姆·羅賓斯、摩根·費里曼. 經典台詞:「當恐懼使你淪為自己的囚犯,懷抱希望能使你自由。 簡介:這部由作家史蒂芬·金作品改編的美國電影,相隔20年的今天依舊是許多人心中的第一名。 獲得1994年奧斯卡獎7項提名,從當年就一直紅到現在,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劇情描述入冤獄的銀行家安迪,在看盡了監獄中的腐敗和醜陋之後,仍然堅持心中的理念,努力打破舊有制度。 2. 黑色追緝令 │ Pulp Fiction (1994) IMDb評分:8.9. 導演:昆汀·塔倫提諾. 主演:昆汀·塔倫提諾、約翰·屈伏塔、鄔瑪·舒曼.

  6. 2017年11月28日 · 感官被奪取思考被佔據如果恐怖驚悚電影有所謂的風格類型導演楊雅喆無疑是在歐美血腥恐怖日式壓抑恐怖泰式詭譎恐怖的類型外汲取華人深層心理打造了新品種的恐怖類型: 臺式恐怖 。 金明重疊小山滅,多層佈局菩薩蠻. 仔細分析《血觀音》的展現手法,可以發現這部作品巧妙結合多種臺灣影劇作品中流行的暢銷類型: 起手式以微笑唸歌團的大廣弦與月琴,營造《鐵獅玉玲瓏》式的說書表演風格; 劇情選擇臺灣鄉土三廳劇中常見的建設公司開發,政商角力權謀布局,愛恨情仇糾葛牽連等主題; 主要角色亦以女性為主,借用《玫瑰瞳鈴眼》、「花系列」慣常以女性角色作為帶動劇情的策略,拉近與臺灣觀眾之間的熟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