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2日 · 「有機上網」舉辦的「We Do Robotics 機械人課程」早於去年 8 月便開始首階段,讓同學學習 mBot 入門編程技巧。直至去年 10 月進入次階段,學童可真正設計自己的 mBot,為日前最後階段的「聯校機械人大挑戰」作準備,各同學合共接受最少 16 小時的培訓。

  2. 2018年7月4日 · 所謂術業有專攻,STEM 教育也是同道理;按照校本規劃,不同學校的 STEM 路也有所偏向。像嘉諾撒聖心學校(下稱︰聖心)便將 STEM 教育的 眼點主要集在程式編寫方面,讓同學從初小即接觸編程技巧,

    • 王樂妍1
    • 王樂妍2
    • 王樂妍3
    • 王樂妍4
    • 王樂妍5
  3. 2018年7月13日 · 陳嘉老師以帶點怕醜的陳凱然同學表現作舉例︰當初訂立污水處理的生活主題後,涵蓋頗多課題,即使老師們也擔心很難整合 搜尋 Facebook

  4. 2018年10月17日 · 早前,一個專以製作原創兒童劇為主的本地劇團「跳樂劇團」,便將音樂及戲劇與 STEM 融合,製作音樂劇《跨越時空大冒險》,不單具備多媒體科技製作的舞台,可供小朋友站到幕前演出,小朋友更能參與製作當中的光影科技道具,發揮創意潛能。

  5. 2019年5月10日 · 電子競技(電競, esports)近年在全球迅速發展,不少人因電競而名利雙收;電競更被列入 2022 年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港府亦出力資助,電競前途彷彿一片美好。中國一位少年「小新」,12 歲起靠打機

  6. 2017年7月17日 · 以為鋼珠只作玩樂及賭博用途?瑞典電子民謠(Folktronica)樂隊 Wintergatan 主腦之一的 Martin Molin 就製作了一部比正常人體型還要高及龐大,靠 2,000 鋼珠循環驅動

  7. 2018年9月28日 · 由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梁樂謙、陳匯霖、吳凱藍及謝樂澄同學設計的《低碳 VR 起來》,勇奪小學組冠軍。 遊戲內容圍繞衣、食、住、行的四個主題,並由四位同學各自負責一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