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8月26日 · 吳旻潔強化了以書店為核心的百貨商場複合式型態,有效整合商場和書店的經營,妥善發揮綜效。 兩年前「誠品生活」事業群被切割出來,由吳旻潔擔任總經理,面對「書店」和「商場」的取捨和過程,她堅毅地尋求兩者之間的平衡。

  2. 2020年8月19日 · 在今年上半年,誠品敦南店、士林店等6間分店陸續熄燈。董事長吳旻潔透露會用3指標做關店評斷,她透露下半年還會繼續關店,比較有感的開店速度會在2021年。

    • 領導者該如何找方向?吳旻潔:在黑暗中凝視,才能看見輪廓
    • 1999 年,誠品敦南店首創書店營業 24 小時
    • 面對網路書店衝擊,以誠品信義店鞏固品牌生存
    • 獲得消費者的品牌認同,誠品展店國際

    2017 年吳清友驟逝,吳旻潔接下董事長一職。過去什麼事都能詢問吳先生(吳旻潔對吳清友的暱稱),在此之後頓失依靠,必須憑藉自己的能力找到未來。「身為領導者,在帶領團隊時怎麼可以處在黑暗、沒有方向?這個一直尋找光、設法避免漆黑的能力,變成我的本能。」 今年誠品首度跨出華人社會、進軍日本市場,讓吳旻潔對書店經營有更深一層的體悟。她引用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的一段話:「創意的工作好比在黑暗中凝視,你必須讓自己先安靜下來,眼睛才能適應黑暗。適應黑暗後才能漸漸看見輪廓、光影,眼睛是這樣,我們的心也是如此。」 這段話觸動了她,如果逼自己積極尋找光亮,她可能失去在黑暗中凝視的能力,而「在黑暗中凝視,正是誠品未來的方向。」

    第一境界正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在形勢惡劣之時,必須下定決心,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而這時的誠品,正是立下品牌價值的階段。 在 1990 年代,因為解嚴,台灣社會正值經濟起飛,人均國民所得達到1萬美金。加上 1992 年實施著作權保護法,出版界開始向海外購買版權,台灣書市的豐富度逐漸提升。1999 年,誠品敦南店實行 24 小時營業制度,此時書店的價值是需求提供者,盡可能提供新書給讀者,而這段時間也有愈來愈多大型連鎖書店加入市場。

    在王國維的詞中,第二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境界是為了事業奮鬥在所不惜,就算令人憔悴了,也不後悔。在面對網路書店的衝擊,誠品這個階段是「守住品牌生存」。 1999 年到 2008 年的台灣,雖然新書出版量蓬勃、多元,但實體書店經營也備受威脅。2001 年網路書店崛起,2004 年來自新加坡的連鎖書店 PAGE ONE 也進駐台灣,潘晃宇表示,此時實體書店的價值在於用空間設計、風格吸引讀者,滿足讀者需求。於是,2006 年誠品成立信義店,以「國際、薈萃」為定位,把書店作為詮釋閱讀與生活的博物館。

    2010 年台灣出版的新書種數創下新高,之後就一路下跌。在這個年代,書店經營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是:「書那麼多,讀者怎麼選擇?」潘晃宇笑稱,有人說來誠品買一本書,比去大賣場挑一件衣服還困難,甚至有有 70% 的讀者是沒有目的、來書店遊逛。 面對這個問題,誠品給的答案是「策展」,書店必須透過策展、選書來幫助讀者挑書。 誠品的第三個 10 年,就像是王國維的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在經過多次磨練、挫折後,將逐漸成熟,在事業上會創造出獨特的貢獻,並得到外界對品牌的認同,才能夠展店國際,至日本拓點。(延伸閱讀:誠品跨出華文市場!什麼都有的日本,為何需要誠品?) 經營書店一直都是誠品在做的事,雖然團隊的經營能力一直都在提升,也不斷拓展海外市場,但書店至今都還是虧損的事...

  3. 2020年9月8日 · 吳旻潔透露下一步:轉「社區店型」,砸 5 億布局全通路. 今年,誠品已經連續關了 8 家店,如果加上 10 月關門的台北東湖店、年底將歇業的深圳店,今年總計會有 10 家誠品告別市場。. 眼見誠品一家家的宣布停業,愛書的讀者對實體書店的生存不免 ...

  4. 2020年11月17日 · 誠品集團董事長吳旻潔指出,2016 年誠品就開始在馬來西亞做市場調查,團隊經過地段、營業規模、租賃條件、合作夥伴等方向綜合評選,決定與楊忠禮集團合作,將東南亞首家誠品展店在 The Starhill。

  5. 2020年4月23日 · 「只要誠品存在這個時空,一定會讓台灣擁有一家 24 小時書店,這是我們對台灣土地、社會的重要承諾。」誠品董事長吳旻潔表示。 在敦南誠品「訂下終身」!吳旻潔:它是每個人心中的玫瑰 對吳旻潔來說,敦南誠品是她「訂下終身」的地方。

  6. 2023年11月24日 · 2023 年第 16 屆「100MVP 經理人」以「打造企業韌性」為主題,做為遴選 100 位 MVP 經理人的主軸,歸納出 5 種變革途徑: 永續經營、數位創新、產品服務、行銷業務與組織治理。. 以衡量績效力、創新力、影響力、困難度 4 項標準,評選出帶領企業績效成長的 100 位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