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17日 · 歷史學家林正慧的工作為檔案研究用政府機關留存的各式檔案解開歷史迷局。 她在拼出歷史真相的過程中,常感嘆人生的悲歡離合。 (責任編輯:連柏翰) 林正慧長年投入臺灣客家史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研究從檔案中挖出被隱藏的秘密。 相較於學術工作的「鬥智」,走進林正慧的研究室,像踏入一座秘密花園,擺滿她親手栽種的盆栽 ── 點亮「綠手指」,是歷史學者另一項美麗專長。 首圖來源:研之有物攝影 林洵安 。 國家檔案資訊網. 保密局的行動都採祕密模式,特務會交叉使用真名、不同化名,隱藏身分。 資料來源:林正慧、圖片美化:林洵安。 保密局臺灣站聯繫不同單位或特務,會使用不同代號,而且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更換新化名。 例如,臺灣站聯繫「警總調查室」時,會自稱趙尚志,警總調查室或第二處則化名為周敏生。

  2. 2015年3月10日 · 2015-03-10. 分享本文. 責任編輯:Matthew Chen. 《TO 導讀》:又到了畢業的季節,應該很多人開始找工作了吧? 不過,如果你不是剛畢業的新鮮人,你在找工作時一定會面臨談價碼的窘境。 特別是溫文儒雅的台灣人,在這個方面的答案很有可能是:「依公司規定」。 但其實不用過度的貶低自己,只要你的心中有信念所在,肯定自身的能力,寧願多花點時間在找尋好工作上,而不是一味表現卑躬屈膝的一面。 你正準備著即將到來的工作面試或接起招募公司的來電,這時你正對於即將到來的新工作感到興奮,但接著一個令人畏懼的問題迎面而來: 「你上一份工作的薪水大概多少呢? 你準備好回答這個問題了嗎?

  3. 2016年3月21日 · 陳炘是台中大甲人,擁有紐約哥大經濟博士的超高學歷,回台後創立了「大東信託」,是日治時期第一個台籍金融家。 後來在戰後大劫收的時候,江浙財閥想要兵不血刃地搶進日人留 下的財產,但是陳炘認為日產不應由外省人搶劫,而是應由台灣人接手。 於是弄了一間群資募資的「大公企業」,資本近五千萬日圓,打算用合法併購的方式拿回日產。 到嘴的肥肉哪能這樣丟了? 所以蔣介石親信的江浙財閥界,便唆使陳儀在二二八事件裡面把陳炘給槍決了。 所以不要以為省籍問題跟你我無關。 這些具有天龍身份的企業,拿了大筆大筆的政府補助,視為理所當然,再加上財稅政策的庇佑,根本就沒有求進步的心態。

  4. 2017年2月20日 ·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曾報導,當年北韓領導人正日命令金賢姬阻撓1988年漢城奧運,他認為,如果炸毀南韓班機,各國運動員就會害怕,不敢到漢城。 金賢姬學生時期就因外型亮麗、聰慧過人,被當時正在網羅秘密間諜的北韓政權注意到。

  5. 2019年5月6日 · 文 / 自我療癒心理專家 蘇絢慧. 我們有時會無意識地讓整個關係朝中斷或終結的方向前進,這是順應心中原先設定好的腳本:因為自己不夠好,最後一定會被別人遺棄。 自尊偏低的人,即使外貌和學習、工作表現並不差,但因為對於自我形象及觀感的執著,只要無法達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理想化的模樣),就會陷入自慚形穢的悲觀中,鬱鬱寡歡。 因為他們大多把注意力放在「覺得自己很糟」的感受上,不停地自我挫敗和自我否定,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學習如何改善、如何成功的方法上。 有些低自尊的人,可能不只放棄學習,還會強化「學習無用論」的信念。 舉凡專家說的話、知識型文章,或是某些學習課程的影片,他們就算提起精神來看(他們通常看不完),看完的反應也會是: 「這些專家說得倒輕鬆。 「我是不可能做到的。 「他們說的,我早就知道了。

  6. 2019年12月26日 · 文 / 諮商心理師、自我療癒心理專家 蘇絢慧. 「人格原型」是指我們內在之中,都存在著集體潛意識所形塑的人格面貌或版本,導引我們活出某些特質、鍛鍊出某些能力,也從歷練中學習身而為人所該面對的成長課題及任務。 從榮格的理論來了解,「人格原型」存在於跨人類種族、文化的集體潛意識之中,並以本能、直覺而衝動的方式出現。 在我們未意識到之前,我們的潛意識都含有這些人格原型的存在。 這些集體潛意識的人格原型包含了社會文化和歷史習俗的內涵,也具有某些宗教或神話的隱喻。 此理論所涵蓋的面向和層次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兼具東西方的神學及哲學發展基礎。 人格原型,是一組含有固定思維、情緒感受及行為特徵的模組,透過「人格角色」的呈現,影響著我們對生活的適應力,及遭遇的問題和情境。

  7. 2021年9月13日 · 國銀每年都會大張旗鼓的招募人才,其中理財專員年薪百萬是基本行情,但光鮮亮麗的職稱背後卻是無比沉重的壓力。 (理財專員示意圖,來源: Pressmaster @ shutterstock )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本應是民眾託付老本的銀行,卻無法守護大眾資金,任憑行員天花亂墜、用虛幻話術慫恿客戶購買賠本垃圾債,更有理專膽大妄為挪用客戶帳戶,宛如日劇半澤直樹情節翻版。 主管機關天價開鍘金融機構,能遏止這場始於人性貪婪的理專之亂嗎? (責任編輯:林立) 理專之亂專題2. 過去 10 年,近半數國銀曾涉入理專弊案,銀行客戶遭非法挪用款項動輒上億,金額之大令人咋舌。 弊案爆發時,檢人員大動作翻找抽屜、櫃子,成了千夫所指,不肖理專宛若貪婪的過街老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