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藍博洲(1960年3月8日 — ),生於台灣苗栗縣 西湖鄉,統派、台灣客家人,記者、報導文學作家及小說家、歷史學家。 人物簡介 [ 編輯 ] 1983年藍博洲開始寫小說,1985年以 短篇小說 《喪逝》獲 時報文學獎 。

  2. 藍博洲 (1960年3月8日 — ),生於台灣 苗栗縣 西湖鄉 , 統派 、 台灣客家人 ,記者、 報導文學 作家及小說家、歷史學家。 人物简介. 1983年藍博洲開始寫小說,1985年以 短篇小說 《喪逝》獲 時報文學獎 。 藍博洲曾任職於《南方雜誌》、《 人間雜誌 》、《 自由時報 》,及 時報文化 《台湾民众史》 丛书 特約主編 [1] 、 國立中央大學 新銳文化工作坊主持教授、 TVBS 節目《台灣思想起》 製作人 、 人間出版社 社長等職、 國立東華大學 駐校作家。 2004年,藍博洲在苗栗縣參選第六屆立法委員,獲2千9百餘票,未能當選。 2005年,藍博洲由 民主行動聯盟 提名參選 任務型國代 ;同年10月,應 香港浸會大學 國際作家工作坊邀請,擔任駐校作家。

    • 文學作為人生的志業
    • 我的第一篇報導
    • 尋找失落的台灣的理想主義
    • 作者介紹

    1975年,因為貪玩任性而失學在家的我陸續做過綁鐵條的建築鐵工、聖誕燈飾工廠工人、送報生等等;更多的時間則和幾個準備重考高中的國中同學,整日在街頭或彈子房浪蕩……就在感到自己隨時就要墮入社會的陰暗底層時,我偶然接觸到文學;彷彿突然開竅一般,文學,讓從來不思不想卻在求學的路上初嚐人生挫敗經驗的我開始去想:人為什麼而活?人的一生要怎麼活才有意義的問題。於是我逐漸遠離了浪蕩街頭的生活,窩在圖書館,一本接一本地讀著館藏的各類文、史、哲書籍。與此同時,我決定以文學寫作作為自己一生努力的志業,並且在看過赫曼•赫塞廿七歲時寫的小說《鄉愁》之後告訴自己:廿七歲時也要寫一本像這樣能感動人的小說。 後來,在那封閉保守的家鄉就讀高中的三年,我繼續著翹課自學的學習態度,不曾間斷地讀著文學經典;書包裡總是裝著一本小說...

    在《人間》,我的第一件差事即是有關228事件的田野調查與寫作。彼時,228仍是禁忌。我對228的理解,主要還是大學時候讀過的《無花果》。後來,我也輾轉找到一些耳聞事件經過的台籍老人,並且根據這樣那樣的說法,從台北大稻埕的事件現場出發,一路循線南下,進行了一個多月的田野尋訪。可根據這段時日的訪談所寫的稿子終究因為諸多條件的限制未能進入事件的核心而被退了回來。 歷史禁忌的限制,再加上退稿的挫折,讓我一度想放棄這個題目,改作其他主題的報導。可是,陳映真先生卻鼓勵我繼續做下去!這樣,我只好回到在採訪過程中新近蒐羅的史料中尋找線索。後來,終於通過閱讀一本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印行的有關「二二八」的小冊子,偶然發現一個可能是影響事件發展的關鍵人物的「具有中共黨員身份」的「台大學生」,從而進入迷霧一般的228...

    隨著台灣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郭琇琮那狂飆的歷史也在人們怯懦的刻意遺忘中長埋地下,任歲月不斷沖刷而湮滅了。對廿七歲的我而言,忽然認識到郭琇琮及其時代的台灣歷史時,我的思想起到無以名狀的震撼的反應。老實說,一直要到那個時候,我才具體地理解到:原來,228之後,台灣還有一段更加禁忌敏感的歷史—1950年代白色恐怖。郭琇琮的理想主義也立刻抓住了我那原先在歷史的迷霧中失去方向而感到受挫的心,重新激起我探尋228及後來的1950年代白色恐怖歷史真相的熱情。因此,當我在採訪現場被那段歷史感動時已經下定決心,往後的人生將全力去挖掘這段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的故事。於是,我辭去了《人間》薪水不多的專職,自覺地承擔讓被湮滅的台灣史重新出土的社會責任,從此以「自由寫作」的身份,專心從事台灣民眾史的調查採訪與寫作。...

    藍博洲,1960年生於台灣苗栗。曾任雜誌編輯採訪,報社專欄記者和政經研究員,中央大學<新銳文化工作坊>主持教授,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東華大學駐校作家,台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計劃主持人,時報出版公司「台灣民眾史」叢書特約主編,TVBS電視製作人。1983年,就讀輔仁大學期間開始發表短篇小說。1987年初,加入陳映真先生創辦的«人間»雜誌報告文學隊伍,從此展開迄今仍在進行的台灣民眾史調查、研究與寫作。1989年起,陸續出版短篇小說《旅行者》,長篇小說《一個青年小說家的誕生》、《藤纏樹》、《台北戀人》,歷史報導《沉屍、流亡、二二八》、《幌馬車之歌》、《尋找祖國三千里》、《台共黨人的悲歌》,以及雜文《戰風車》、《你是什麼派》等等。 總計瀏覽人次: 495 , 今日瀏覽人次: 2

  3. 2023年12月7日 · 藍博洲《壁》:台灣「真正的戲劇運動」隨著《壁》的被禁,以及隨後的「二二八事件」而落空了. Photo Credit: 印刻出版. 精選書摘. 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因為一場婚禮的偶遇,追索出隱居的導演宋非我從「無我之境」的表演到寂寞孤獨的晚年;依據解密檔案,描繪出劇作家簡國賢在歷史長河中走過的斑斑血路;梳理因為歷史斷裂而不為人知的台灣戲劇運動旗手的真實樣貌。 文:藍博洲. 3.《壁》的反響與評論. Tags: 因為一場婚禮的偶遇,追索出隱居的導演宋非我從「無我之境」的表演到寂寞孤獨的晚年;依據解密檔案,描繪出劇作家簡國賢在歷史長河中走過的斑斑血路;梳理因為歷史斷裂而不為人知的台灣戲劇運動旗手的真實樣貌。

  4. 藍博洲(1960年3月8日 — ),生於台灣苗栗縣 西湖鄉,統派、台灣客家人,記者、報導文學作家及小說家、歷史學家。 人物简介 [ 编辑 ] 1983年藍博洲開始寫小說,1985年以 短篇小說 《喪逝》獲 時報文學獎 。

  5. 挖掘被掩蓋的台灣人故事 陸媒獨家專訪台灣報導文學作家藍博洲. 我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當然要寫台灣人自己的故事。. 我針對的是那段被埋沒的、被污染的歷史,我們要直面那段被湮滅卻攸關台灣未來的歷史。. 歷史不能任其失落,我們要去拾回,並且把被 ...

  6. 2014年10月16日 · 藍博洲在 《台北戀人》 裡,以多年蒐集來的口述歷史為本,打造出一位在四六事件後出走至中國、50年後才得以返回台灣的老婦人,她一一探尋其餘當事人,尋訪當年失去音訊的戀人。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