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月2日 · 國泰世華銀行數據生態營運部數據分析師賴顯昌過去在知名管理顧問機構工作服務許多銀行客戶雖然金融業向來不缺數據但是他發現能運用的數據分析工具或方法卻相當有限也因此無法在工作上做更多創新的嘗試。 舉例來說,過往銀行通常只用簡單的統計來探索數據,開發新商品也習慣採用過去的經驗法則或是業務邏輯。 但令他驚訝的是,數數發積極導入各種分析工具,打造了完善的分析環境,讓員工可以使用各種演算法與預測模型探索不同的業務場景,進行數據分析與研究。 賴顯昌表示,剛開始與各個子公司合作時,會花較多時間在溝通關於數據分析的工具及知識,但在啟動專案後,這些業務單位同仁回到工作崗位開始嘗試建模分析,也會回過頭來提出更多運用其他分析工具的新想法,長期觀察下來,可以感受到創新的種子已在集團各處開始發酵。

  2. 2017年12月19日 · 呂赫若是台灣文學傳奇人物,人稱台灣第一才子. 這稱號或許有些過譽,不過他人帥又多才多藝,最後又因對抗國民黨加入台共的游擊隊,死在山上,其一生相當不可思議。 代表作〈牛車〉21歲寫成,便得到日本當時重要的雜誌《文學評論》的文學獎,這是篇當時流行的寫實主義作品,但技巧遠比其他人高端:故事描述駕駛牛車的主角,一家人如何被時代淘汰,當時有鐵馬也有汽車,沒人要雇用牛車運東西,導致主角一天到晚出去找工作,家裡卻越來越窮,窮到最後他老婆跑去賣身,他鋌而走險想讓牛車走平常不給牛車走的石子路,被罰款後繳不出來,鋌而走險偷東西被逮捕……

  3. 2019年8月8日 · 你或許看過她演出的電視劇,植劇場出身,還在演員路上努力的劉心宇談起自己的斜槓身份,語氣中不帶有一絲疑惑:「演員和心理師都是我生命中無法放掉的事。 螢光幕前的演員光鮮亮麗、令人羨慕,但的確是條艱辛的路。 對於心宇的毫不遲疑我感到訝異,當下直覺反應是稱讚她好勇敢,選擇踏上這條路時難道都沒有害怕的時候嗎? 她想了一下,笑笑的回答,其實很不喜歡被人家說「很勇敢」,因為她只是順著自己最真實的感覺,「就是身體自然而然想要這樣做。 做喜歡的事,那種純粹的快樂騙不了人. 但找到真心喜歡做的事談何容易? 現代人常常會不知道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望,這也是心宇觀察到周圍的人總是「不上不下」的原因。

  4. 2020年11月9日 · 本文選自《 組織再進化:優化公司體制和員工效率的雙贏提案 》,作者亞倫‧迪格南(Aaron Dignan)是組織設計與轉型顧問公司 The Ready 的創辦人,該公司曾協助嬌生、嘉信理財集團、Kaplan國際語言、微軟、駿懋銀行、花旗銀行等企業與非營利組織進行組織規劃,能為管理者、主管提供有關組織管理與運作的洞察。 (責任編輯:佩萱) 骨董組織 vs. 進化型組織. 當你進入骨董組織,背後預設是除非獲得許可,否則無權去做。 這源自一個控制理論:消除風險的最佳方法是服從。 起初這很順理成章,早期大家手忙腳亂地讓生意站穩腳步,如果成功的話,公司會想保護自己,方法是把做法、政策和架構加以標準化── 找出單一最佳方式 ,訂為標準做法。

  5. 2016年11月30日 · 專門協助台灣傳統廠數位轉型的創鈺國際科技總經理鴻銓說:「台灣工業 4.0 第一步,還是要從『人』開始改造。 我們都以為,工業 4.0 就是在講機器自動化,該談如何發展軟體、做數據分析。 但是,撇除掉所有新潮字眼,鴻銓認為, 工業 4.0 是一個有溫度的改革,說到底還是要服務「人」,除了要把機器連網之外,整個對於工廠人員的管理方法也要隨之革新,而其中的關鍵就在 Beacon 佈置。 工業 4.0 要服務的是人,不是機器. 這群人包含製造業工廠裡的管理者、工作人員、倉儲運輸人員。 先從這群人的需求開始改造、優化,才能帶起整個工廠的智慧化。 所以,在工廠 24 小時不停運轉的狀況下,各部門的人員什麼時候,在哪裡做了什麼事情,這些以前無法及時得知的資訊,在工業 4.0 時代下變成即時決策的關鍵。

  6. 2014年11月6日 · LINE 已是現代人每天必用的 App 軟體,尤其讓許多人愛不釋手的就是它的貼圖功能,不管是熊大、兔兔、莎莉、詹姆士等卡通角色都深受喜愛。 不只手機遊戲、周邊商品,還有動畫都大受歡迎,甚至還在台灣開設實體店面。 不過其中的人氣角色莎莉,黃黃的身體還有圓圓的嘴,真的是超萌,可以肯定的是,莎莉絕對是隻鳥類,不過你知道它是雞還是鴨嗎? 從外型來看,莎莉有扁扁的嘴,和扁平疑似蹼的腳ㄚ,那應該就是鴨沒錯! 看看去年引起旋風的黃色小鴨,還有小鴨的實體照,沒錯小編查證過了,莎莉就是鴨無誤! (圖/LINE 官網、 Jenavieve flickr) (圖/ Florentijn Hofman 臉書) 莎莉究竟是雞還是鴨的話題也引起網友的關注,在關鍵字打上「莎莉」就會跑出「莎莉 雞 鴨」的選項。

  7. 2017年7月10日 · 這份工作是母公司新成立的美妝相關的子公司,也是多多人生第一次正式工作,雖然有滿滿的幹勁也很想證明自己,卻缺乏對產業的了解,專業度也不夠,提到那時痛苦的體驗,多多說:「 前面幾個月每天都是九點十點下班,我知道自己能力不足,就再去進修電商相關的課程,前面真的是崩潰得很想放棄,但還是選擇堅持下去 ,我的信念就是不放棄或許還有機會,放棄的話,就不可能找得到解法。 」大概到三四個月的時候,工作開始漸入佳境,並開始學到一些思考和操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