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很多人常問要如何使用基礎體溫溫度計,這裡收錄【電子式基礎體溫溫度計】使用操作說明。 一般電子式基礎體溫溫度計,以顯示攝氏溫標為主。 使用【電子式基礎體溫溫度計】可以很精準的顯示小數點後2位數字,就沒有不容易讀出的問題。 【電子式基礎體溫溫度計】優點是可以顯示刻度比較清楚,缺點是變化幅度太大,有時稍為身體動一下,溫度就會改變‧【水銀式基礎體溫溫度計】優點是溫度較不易變動所以溫度準確,缺點是內含水銀丟棄後,會造成環境汙染‧. 另外廠商提到【電子式基礎體溫溫度計】會因電池電力不足而有誤差,只要電力充足仍可以輕易顯示正確溫度。 電子式的婦人基礎體溫計正面. 【衛教說明】 【電子式基礎體溫溫度計】 使用操作說明.

  2. 《十五大類中藥藥性解析》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篇介紹【安神藥】:心神不寧之症,每多虛實夾雜,心火亢盛,邪熱內擾,或肝陽上升者,多偏於實;而心血或肝陰不足以及七情所傷者,多偏於虛. 十五大類中藥藥性解析. 中藥藥性分為15大類:1.解表藥 2.清熱藥 3.袪寒藥 4.瀉下藥 5.袪濕藥 6.袪風 藥 7.止咳化痰藥 8.消導藥 9.理氣藥 10.理血藥 11.補養藥 12.收澀藥 13.安神. 藥 14.平肝熄風藥 15.其他及新增品項. --------------------------------------------------------------------------- 本篇介紹【安神藥】: 十三、安神藥.

  3. 因為女性排卵日大致發生在下次預定月經日的前12到16天之間。 如以28天之月經週期,想要懷孕,建議在月經週期的第13天、第15天、第17天,行房3次以增加受孕機會。 〈月經週期28天減14天+1天=15天為排卵日,往前2天=13天和往後2天=17天〉。 如以30天之月經週期,想要懷孕,建議在月經週期的第15天、第17天、第19天,行房3次以增加受孕機會。 〈月經週期30天減14天+1天=17天為排卵日,往前2天=15天和往後2天=19天〉。 2.女性ovulation (排卵期)時,體內荷爾蒙變化說明:

  4. 本篇介紹【收澀藥】:凡具有收歛固脫,可用以治療氣血精津,耗散滑脫之症的藥物稱之收澀藥. 十五大類中藥藥性解析. 中藥藥性分為15大類:1.解表藥 2.清熱藥 3.袪寒藥 4.瀉下藥 5.袪濕藥 6.袪風 藥 7.止咳化痰藥 8.消導藥 9.理氣藥 10.理血藥 11.補養藥 12.收澀藥 13.安神. 藥 14.平肝熄風藥 15.其他及新增品項. --------------------------------------------------------------------------- 十二、收澀藥. 凡具有收歛固脫,可用以治療氣血精津,耗散滑脫之症的藥物稱之收澀藥。 臨床上可分為四類: 1.固表歛汗 --常用藥物如:浮小麥 。

  5. 1. 初經在何時來比較正常,可否將它延期. 一般少女的初經年齡平均是11-13歲,由於氣候、遺傳、營養的影響,初經的年齡會有所不同,最早可能為10歲,最晚為18歲。 初來時月經為暗紅色月經期不規則,經量也不多,因身體的內分泌系統尚未完全成熟,需等到身體成熟後,才逐漸形成週期性月經。 現代人愈來愈早熟,初經的平均年齡,已提早大約是十二歲,您小女兒的初經的年齡是11歲,算是正常。 已屆青春期的初經,身體的內分泌發育成熟,無法用中藥將初經停止或延期。 2. 若無法使 (初經)晚點到,那經後如何調理她的身體,以利日後經期能順。 十至十五歲是兒童進入青春期【期】,發育最旺盛的階段,把握青春期,借助中藥調理體質,使其發育更完善。 青春期的發育,需要蛋白質、鈣質、鐵質的營養。

  6. (1)15~;25天. 此期 LH (luteinizing hormone 促黃體生成素)繼續分泌數曰,而後快速降低。 排卵後,會變成黃體(Corpus luteum)。 破裂的濾泡發展成黃體(Corpus luteum),並製造大量的黃體素(Progesterone)助孕酮,和少量的Estrogen動情激素 (estradiols)雌激素。

  7. 為肝腎虛,腰膝酸痛之要藥,能減少膽固醇,降低血壓。 主治 : 腰膝酸痛,小便餘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高血壓。 參考連結: 【杜仲】-衛生署中醫藥資訊網 <另外跳出視窗> Dr. Yang小語: 腎中之水,有火則安,無火則泛。 欲抑水之下降,必先使火之下溫。 出處:(清﹒陳士鐸《石室秘錄﹒抑沉法》) 腎為水臟,主津液,與全身水液的輸布排泄有密切關系。 腎為水火之宅,真陰真陽之臟,水液的輸泄,有賴于腎陽真火的溫煦蒸騰氣化。 如果腎陽不足,則水液不得蒸化排泄,停積而成水腫之病。 《素問﹒水熱穴論》說:“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 ”水積之甚,必上泛而凌心射肺,以致心悸喘促。 欲使水液代謝復歸正常而不泛溢,就必須益火以溫下元腎陽,真武湯、實脾飲之用附子,即是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