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0年3月18日 · 作詞:韋瀚章. 作曲:黃自. 歌詞: 香霧迷濛,祥雲掩擁,蓬萊仙島清虛洞,瓊花玉樹露華濃。 蓬萊仙島清虛洞,瓊花玉樹露華濃。 卻笑他,紅塵碧海,多少癡情種? 離合悲歡,枉作相思夢,參不透鏡花水月,畢竟成空。 《山在虛無飄渺間》是一首女聲三聲部合唱曲,音樂淳樸自然,清淨恬淡。 五聲音階的民族音調具有古雅的風格,這是作曲家有意識地吸收了古調《清平調》中的某些音調成分作為這個樂章的音調基礎,當然也經過了創造性的發展。 和聲非常穩定,主和絃占絕對優勢,功能性很弱,顯得非常清淡。 民族風格的複調手法,顯得氣韻生動。 這些處理都是作曲家的獨創性。 這個樂章的結構是二部曲式,但第二部的結構比第一段擴大。 調性為羽調式。 開頭的引子出現在高音區。

  2. 2007年9月18日 · 日本人心目中的一休,是少年聰穎過人,長大桀驁不馴的出家人。 人們津津樂道一休留下的許多趣聞,這是傳說中的一段故事,當時一休才八歲大: 退位「將軍」足利義滿耳聞一休聰明過人,很想見識一下,於是差人將一休帶來鹿苑寺(現在的「金閣寺」)。 隨著師父來到足利義滿住處的一休,被引導到一個寬闊又氣派的大廳等候。 不久,滿面春風的足利義滿出現了,並詢問一休: 「今年幾歲了? 「報告大將軍,我今年八歲。 「喔,是這樣的,今天邀你來,只因為有一件事要你幫忙。 你看看後面那個屏風,一到夜裡,畫裡的老虎就跑出來,真傷透腦筋。 你能不能想辦法綁住牠。 」足利義滿出了這個意外的難題。 然而小小的一休卻一點也不慌張,回答道: 「知道了。 但是可以借一條牢固的繩子嗎? 一休站了起來,並捲好雙袖。

  3. 2008年5月18日 · 大衛‧林區的電影以懸疑和風格詭異著稱。 這部片在表現形式上詭異,本質上則不折不扣是個愛情童話。 Sailor和Lula是一對戀人,但是Lula的母親極力反對二人交往,還派了一個混混去對付Sailor。 Sailor一下子就把混混幹掉,他也因而坐了兩年牢。 出獄後他攜女友遠走高飛,Lula的媽媽間接找上一群變態殺手去追回女兒並解決那小子。 於是情節就在漫長的汽車旅程中詭異的經歷,殺手的追殺,和由回憶中抖露出 Sailor的媽媽與人勾結害死丈夫的陰謀中展開。 如果說邦妮和克萊德的旅程向觀衆展示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公平與黑暗,進而正當化他們的行爲的話,Lula和Sailor的旅程則幾乎全都是反映其內在的經驗。

  4. 2007年7月29日 · close. 自古以來神不曾住過教堂或條理之中倘若有神神必定存在於人類的溫柔的心中─ 錦連 錦連,本名陳金連,詩人「銀鈴會」同仁,也曾加入「現代派」,《笠》詩社發起人之一。 公元一九二八年出生於彰化市,畢業於鐵道講習所,因此,自日治時代起即服務於鐵路局,直到退休為止。 退休後,從事寫作、翻譯及教授日文。 自稱因工作性質關係,不太參加文壇活動,只是默默地寫作。 戰爭時期就開始寫詩,因發表的機會不多,大部份作品都是保存在自己的筆記本裡,戰後有一部份由自己譯成中文發表。 大概由於詩人過分謙抑的個性,文學史家很少人提及他戰前的作品。 其實,錦連在戰後仍繼續以日文寫詩,且寫了二、三百首之多,他不僅是日治時期台灣詩香火的傳遞者,也是屬於「跨越語言的一代」,成為轉型成功的中文詩人。

  5. 2008年1月13日 · 《笠》就在他卓蘭的家中創刊。 詹冰在《笠》詩刊的創刊號,再一次重申了他的主知詩觀,「現代的詩人應將情緒予以解體分析後,再以新的秩序和型態構成詩,創造獨特的世界。 」「詩人該習得現代各部門的學識和教養,傾注其所有的知性來寫詩。 」顯示他作為一個知性詩人的自覺與自我期許,並未因曾經中斷的文學生涯而變易。 詩評家林亨泰在論詹冰的詩的知性特徵時說,他的主知詩觀,不同於賣弄、炫耀知識為目的主知,所以不會形成艱深難懂的情形,但他的詩,對於沒有具備相對等的知識的閱讀者,也是無法充分瞭解。 因此,他的詩是建立在知性的基礎上,無論創作抑或閱讀,都必須要有「攝涵豐富知識的能力」。

  6. 2010年6月15日 · 素樸藝術,根據法文Naifs而來,英文稱之Naive Art,意指純樸天真的藝術,也被稱為「現代原始藝術」。. 這種藝術天生自然、原始純真,創作者無師自通、風格獨特,不受既有的藝術法則束縛。. 通過作品的展現,觀者可以直擊創作者的心靈世界,從中洞察人性的 ...

  7. 2007年7月29日 · 錦連本名陳金連,1928年生於彰化市,父親和哥哥都服務於鐵路局,受到父親的影響,錦連國小畢業後進入鐵道講習所,畢業後分發到台灣鐵路局彰化火車站服務,在電報室工作直到退休,在火車站工作將近40年,他看過太多人世的悲歡離合在平常的生活中上演,他把這些情感放到文字中,成為了令人感嘆和沈思的詩作。 錦連開始創作的時間相當早,日治時代末期,也就是二戰期間,他就用日文寫詩,只不過當時發表的機會不多,所以他當時的大部分作品都只保存在自己的筆記本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