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by 照護線上 編輯部 | 3 月 7, 2022. 「醫師,我的白血球數量異常,學校請我來檢查。 」剛入學的男大生拿著抽血報告來到診間。 一般人的白血球數量大約是4,500-11,000 /μL,但是男大生的白血球數量高達30,000 /μL。 雖然沒有明顯症狀,但進一步檢查後,確定診斷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臺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蔡承宏醫師說,該患者當時是醫學系的新鮮人,才剛入學就發現罹患血癌,當然是非常震驚,不過在大學七年的過程中都很積極接受標靶藥物治療、規則服藥,病情控制得相當穩定,幾乎沒有症狀。 如今男大生已順利畢業,也成為一位醫師,無論是工作表現、生活品質,都跟一般人沒有兩樣。

  2. by 健康醫療網 | 5 月 11, 2020. 記者:李依如報導.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乳癌一直是國內婦女癌症的頭號威脅,每年有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相當於每天約31位女性被診斷罹患乳癌,其中又以三陰性乳癌的治療特別棘手。 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劉建廷指出,三陰性乳癌患者容易在2年內早期復發,死亡風險相對提高,往往造成病人對治療沒有信心而放棄。 所幸三陰性乳癌患者中,約一成帶有BRCA基因突變,對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反應率佳,有助對抗難纏的三陰性乳癌延長存活期。 三陰性乳癌較凶險 不易控制復發率高.

  3. by 照護線上 編輯部 | 8 月 25, 2023. 「醫師,我的胸口最近都會痛。 」80歲的王女士指著胸骨說。 王女士是在10多年前發現乳癌,並接受手術切除,確認是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乳癌,於是接受抗荷爾蒙治療,也持續在門診追蹤。 由於疼痛的原因可能不單純,於是便安排進一步檢查。 成大醫院腫瘤醫學部腫瘤內科蔡瑞鴻醫師指出,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的胸骨、肋骨、脊椎骨都有轉移的病灶,研判是乳癌復發轉移。 經過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口服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搭配抗荷爾蒙藥物。 蔡瑞鴻醫師說,接受治療後,患者覺得有些疲勞,但不會影響日常生活。 經過半年後,檢查顯示骨轉移的病灶幾乎都消失了。 讓患者很有信心,也願意持續接受治療,至今已有4年。

  4. by 照護線上 編輯部 | 5 月 16, 2022. 惡性淋巴瘤每年新增病例將近三千人,其中何杰金氏淋巴瘤佔約10%,治療以化療為主,但以年長患者為例,除了必須承受一定的副作用,可能導致治療中斷外,更需要留意肺纖維化、肺毒性等不可逆的影響。 對何杰氏淋巴瘤患者而言,在一線選擇療效好且副作用較小的治療方式,一直是治療上努力的目標,今年通過健保擴大給付用於一線治療的新型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不僅能提升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治療成效、大幅降低副作用困擾,並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對患者而言是一大福音。 何杰金氏淋巴瘤,好發族群較特殊.

  5. 1999 年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的一個美國大型研究,追蹤二十多萬名 70 歲以下的透析患者長達六年,最後發現:剛做完腎移植手術時,因為手術本身的風險、此時也需要用到高劑量的免疫抑制劑以避免出現排斥現象,在術後初期,換腎病人的死亡率會比繼續等候合適腎臟的洗腎病人來得高。 但隨著病人狀況趨於穩定,免疫抑制劑的劑量也開始減量,換腎帶來的好處逐漸浮現;在術後超過 244 天後,換腎病人的存活率高於透析患者。 以長期存活率來說,所有透析患者的每 100 人年死亡率高達 16.1,其中有去登記排換腎並繼續透析治療的病人死亡率為 6.3,而有幸接受腎臟移植的病人死亡率僅 3.8。

  6. by 照護線上 編輯部 | 5 月 22, 2023. 「醫師,我最近都有血尿,而且腰會痛。 」40多歲的王女士說。 正常尿液中不會有血,如果發現血尿,便要提高警覺,找出病因。 檢查發現腎臟有腫瘤,而且肺部也有轉移的病灶。 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蘇祐立醫師表示,確定診斷後先安排手術切除腎臟腫瘤,不過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轉移到肺部的腫瘤就明顯變大,讓患者出現咳嗽、咳血等症狀,呼吸也越來越喘。 當時開始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大約經過2週後,患者的症狀有顯著改善,從胸部X光片也可以看到肺部腫瘤縮小。 蘇祐立醫師說,患者也使用了免疫療法,幫助控制病情。 初診斷腎細胞癌時,已有多處肺臟轉移,但是接受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後,病情便穩定許多,患者幾乎沒有症狀,且沒有明顯副作用,照樣可以每天上班、帶小孩。

  7. 「血管塞住! 那該怎麼辦? 該不會需要截肢吧? 」王先生緊張地問。 「出現單側下肢腫脹、疼痛時,一定要留意是否有深層靜脈栓塞的狀況。 」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蔡承根醫師指出,「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後,我們確認他的問題並非蜂窩性組織炎,而是位於骨盆腔內部的髂靜脈血栓合併嚴重狹窄,血液無法順利流回心臟,鬱積在下肢靜脈,便會產生一連串不適。 由於靜脈回流受阻,也會影響表層靜脈,所以皮膚也常會出現反覆發炎的現象。 為了解決深部靜脈血栓及狹窄的問題,便安排微創方式的血管介入治療,經由導管溶栓及使用氣球擴張狹窄的靜脈,然後再置放靜脈支架把髂靜脈完全撐開,蔡承根醫師說,深部靜脈血栓及源頭狹窄的問題解決了,他的左腳便不再疼痛,也漸漸消腫,之後也比較不會再發生反覆性的蜂窩性組織炎問題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