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他的偈語也奇,其中有兩首寫的就是他背著布袋扥缽的心境,這才讓後來的人看到他的道行。 其中一首這樣說: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 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

  2. . 念頭起處才覺向欲路上尋去,便挽從理路上來,一起便覺,一覺便轉,此是轉禍為福,起死回生之關頭,切莫輕易放過。 修道愈久,愈須要謹慎,如爬山的人快到山頂,若被一個小石子滾落山底豈不可惜,一念執著心起,陷趨貪嗔真地府,損失最大的還是自己,務必時時回光反照。 . 修道認道莫認人: 許多修道人並非明理而修道,乃是因有前輩前賢關心熱忱付出,故而喜歡修道,但可曾想過,人生際遇無常,難道能保證,一定有人永遠為你這樣付出,若有這麼一天,他人不再對你付出關懷與重視,又或是本來非常重視疼愛你的上方,突然一天對你說了重話,你是不是就不修道了呢?

  3. 一、前言. 〈修福與修慧的故事〉. 貳、 何謂「內功」與「外功」?. 一、內功:. 即是修道,就是讓良知流露出來的功夫,譬如去私慾、存天理、改毛病去脾氣、修煉三寶心法、轉十惡為十善等等都是。. 良知含有五種元素:仁義禮智信,此五種元素儒家稱為 ...

  4. 一、堯舜之道,不外孝悌. (一)當今社會,科技發達,人們講求自由、民主、人權,對倫理道德不重視,甚至輕視孝悌之道,認為是迂腐的言論,不適合存在這個新時代中,以至於不守孝悌之人愈來愈多了。 其實,孝悌之道是諸德之本,人倫至理。 一切德行,都是從孝悌中延伸出來的。 《孝經.開宗明義章》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論語.學而篇》亦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都是說明〃孝的萬德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產生的根源〃的道理。 而《孝經.廣至德章》曰:「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 ……非至德,其熟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5. 聖哲語錄【真人靜坐】. 我們道裡有內功,坐直,兩肩輕鬆,平心靜氣,迴光返照,二目守玄關,真人靜坐,肉體全忘,所謂的『道法自然』,就是聖人所說的「存心養性」,養我們的天性。. 我們得這一指點是道,道是無形無象,有形象全是假的。. 我們道中有 ...

  6. 一 、來到佛堂或者是於三餐禮拜, 嚴師提醒『尊敬仙佛』主敬存誠, 來參去辭誠中形外自然有感應。 二 、意見百出各存一心互不相讓, 嚴師提醒『遵前提後』和睦共處, 風行草偃同心修辦拓展其道務。 三 、聲色貨利擾亂自性素隱行怪, 嚴師提醒『齊莊中正』養浩然氣, 敬慎威儀自重自愛則道範德遺。 四 、心好自由任意胡為不拘小節, 嚴師提醒『循規蹈矩』不偏不倚, 正己修心己達達人好標榜豎立。 五 、怠惰散慢好逸惡勞自我安慰, 嚴師提醒『責任負起』代天宣化, 不畏環境困苦險厄勇敢腳步跨。 六 、忙於凡業忘卻眾生塵世受苦, 嚴師提醒『重聖輕凡』功德廣培, 人生無常切莫空忙趁勢助白陽。 七 、自以為是才學並兼目中無人, 嚴師提醒『謙恭和藹』處世圓融, 毋生傲慢寬大為懷百川廣納容。

  7. 無極老母慈訓: 家書十叮嚀 無生握筆血書東寄 寄語知音捎信兒女 降生異地人間治理 六萬年載苦了兒女 少年老翁四生六道 輪轉不己皇宮忘記 可知為母心中焦慮 怕兒迷失義路真理 字字珠璣明白母意 世界大同回歸無極 萬卷書信當明母心 能夠代天導化痴愚 渡盡九六乾坤上岸 接交師志天命永續 修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