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2日 · 大學學測最後一節考社會,得勝得文教解題團隊表示,歷史、地理、公民3整合命題成為勢流,閱讀能力、圖表判斷解析力強的考生佔優勢,時事題將俄烏戰爭列入題幹,多達2個題組6小題,臺灣史題目減半只考4題,其中2題考原住民,難度比去年略降,估5標上升為13、12、11、9、7級分。 補教歷史老師馮敬之表示,今年歷史中間偏難,圖題和表題增加,判讀能力強者有利,臺灣史去年有8題,今年只有4題,其中2題考原住民,世界史為重點,今年出現11題,中國唐朝以前未考,宋、元、明、清、中華民國都有入題,略古詳今特性不明顯。

  2. 2020年5月24日 · 英阿福克蘭群島戰爭歷經海空作戰後,英軍掌握海空優勢,並持續以外交、經濟等手段壓迫阿根廷;在軍事上,以亞森松島為中繼基地,發動登陸及地面作戰,迫使阿軍投降。 以下就雙方作戰構想、登陸作戰經過與檢討評析,分述如下: 作戰構想. 英軍:以規復福克蘭群島為目的。 英軍欲先擊退東福克蘭群島之阿軍,攻占史坦利,迫敵投降。 作戰全程區分3個階段實施。 第1階段以陸戰第3旅及空降第2、3營,於聖卡羅斯港實施登陸,建立灘頭陣地;第2階段以陸戰第3旅及空降第2、3營,分沿道格拉斯—提爾港—肯特山道,及達爾文—鵝坪—快樂山—肯特山道,向史坦利港採鉗形攻擊,並以步兵第5旅適時投入戰鬥。 阿根廷軍:以防禦東西福克蘭島,殲滅進犯英軍為目的。

  3. 2021年12月9日 · 2021/12/09. 軍視界. 珍珠港事變80週年 二戰老兵憶往. 95歲的克爾(右)曾在西雅圖波音工廠製造轟炸機,為結束戰爭奉獻心力,本次也獲邀出席。 (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海軍官兵聆聽「奧克拉荷馬號」倖存者羅素,講述當年情況。 (達志影像/美聯社) 今年共有超過30名事變倖存者,以及超過百名二戰老兵赴珍珠港參與紀念儀式。 (達志影像/美聯社) 二戰老兵重返故地,參與珍珠港事變80週年紀念,向當年殉職同袍致敬。 (取自美國海軍網站) 珍珠港事變促使美國參戰,成為二次大戰的關鍵轉捩點。 圖為燃燒下沉的「亞利桑那號」。 (達志影像/美聯社) 95歲的克爾(右)曾在西雅圖波音工廠製造轟炸機,為結束戰爭奉獻心力,本次也獲邀出席。 (達志影像/美聯社)

  4. 2020年5月11日 · 空中攻擊造成極大困擾,甚至戰爭的成敗,野戰防空系統因而成為地面部隊不可或缺的裝備,尤其需要一種操作成本低廉、可以配合部隊機動、涵蓋1至20公里防空範圍,威力足以擊落直升機、定翼機、巡弋飛彈、無人飛行載具等大小目標的短程防空系統。 其中,以「彈砲合一」搭配「機動載具」的設計最為理想。 根據俄羅斯實戰經驗,研製野戰防空彈砲合一系統,結合履帶/卡車載具、快砲和防空飛彈,提供即時且密集的防空火力,有效壓制來襲的空中武力。 「通古斯卡」自走防空系統. 目前彈砲合一野戰防空武器,以俄製「通古斯卡」履帶式自走防空系統(2K-22 Tunguska/2K-22M Tunguska M/2K-22M1 TunguskaM1)與鎧甲S1防空系統(SA-22 Pantsir-S1)2款主力裝備最著名。

  5. 2022年8月29日 ·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7日報導,烏克蘭在超過半年戰爭中,與俄國保持僵局,核心關鍵在於依循美特戰司令部提出的「抵抗作戰概念」(Resistance Operating Concept),將所有軍民資源投入前線抗敵,同時由特戰部隊執行敵後抵抗行動,破壞敵戰力之餘,展現不願被征服決心。 以特戰部隊為核心 實施敵後作戰. 報導指出,「抵抗作戰概念」於俄國與喬治亞爆發武裝衝突後數年制定,初始內容以美軍特戰部隊核心任務「非傳統作戰」為理論基礎,藉派遣特戰部隊至敵占區內,組訓與發展游擊武力,實施敵後作戰,號召民眾歸附或策動敵軍投誠,以策應美軍實施反擊並收復失地。

  6. 2024年4月28日 · 《國防新聞》報導,儘管德法早在2012年便決定合作推動MGCS計畫,不過雙方在裝備性能指標、科技研發項目與投資金額上存在分歧,經長期協商與談判後,終於取得共識。 未來兩國將以平均分配方式,推動技術合作與整合跨國供應鏈研發MGCS,分別取代兩國現役的「豹2」(Leopard 2)系列與「雷克勒」(Leclerc)戰車。 滿足未來高強度作戰需求.

  7. 2023年5月19日 · 就各國近年來戰爭分析可知,戰傷成因約有75%與爆炸性碎片和槍傷有關。. 美軍自1920年起,作戰過程已具備戰術戰傷救護訓練(TCCC)初步概念,有效降低戰場官兵死亡率。. 數據顯示,越戰和二戰死亡率由19.1%下降至15.8%,伊拉克和阿富汗作戰則為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