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0315. 以牛角製作「配方」是生機互動農法最為人所知的作法之一,然而配方對生機互動農法也僅是「藥引」角色,並非萬靈丹。 文.圖/孫承萱(三元生活實踐社共同創辦人、北海道心泉自然學校) 成長於都市,喜愛人智學與靈性科學的獨特觀點,將BD農法的學習視為生命的志業,熱愛與人工作,目前正透過農場的開創與耕耘一步步實踐生活的藝術。 編按:生機互動農法(Biodynamic agriculture, 簡稱BD農法),是工業革命後最早有意識實行的有機農法之一,創始至今年恰滿百年,倡導運用牛糞製作堆肥以及牛角配方來農作。 臺灣很受歡迎的自然酒,不乏生機互動農法葡萄園的作品,也買得到BD農法品牌德米特認證的蔬果汁、咖啡、橄欖油等。

  2. 20200507. 永在林業副總經理林家鼎看見了菇業的危機,卻也看見了林業的轉機,提出了不同於傳統林 業的經營模式——太空包。 文/李佳芳 攝影/梁偉樂. 林家鼎始終認為,森林的核心價值就是傳統林業,只有把「本」顧好才有籌碼談森林經營。 異想天開的森林太空包. 永在林業成立於1971年,早年主要承辦林務局造林工作,後期轉型為苗木培育事業,成為臺灣最大的造林苗圃廠。 1990年代臺灣實行天然林禁伐政策,禁伐聲浪連帶影響人造林,使得臺灣林業走向蕭條,包括永在林業在內的老字號也面臨解散或停擺狀態。 大約2011年左右,永在林業下定決心轉型,奮力投入嶄新的森林事業,最有意思的是,主持新事業的副總經理林家鼎,提出了不同於傳統林業的經營模式,而那關鍵字就是「太空包」。 究竟森林與太空包有關係?

  3. 農田是餵養務農一家子與維繫感情的基礎,藉農田承先啟後代代相傳,這是多數農家最重要的使命。 嘉義太保的楊萬福與兒子楊景翔,兩代一起種植甜瓜,雖因世代差異而難免有摩擦,但「高品質」是其一致的目標,父子間密切地溝通並適度地退讓,終能孕育出兼具傳承與創新意義的豐美果實。 任嘉義縣太保市蔬菜產銷班第26班班長──楊萬福,回想1980年代同樣為了傳承農務,返鄉隨父親在田裡打拼,掌權的上一代在當時思想封閉的社會,加上缺乏資源與資金下,讓楊萬福滿腹理想都因時空背景的壓力,20多年來窒礙難行,父親不僅嚴厲管控農業資材與金流,更堅持自我保守的經驗與做法,搖頭陳述的字字句句中,都可感受到楊班長多年來有志難伸的感慨與辛酸。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0806. 青年育種家謝丞傑,和當時尚未申請品種權、仍在育種中的長壽花「夜后」。 (攝影/吳尚鴻) 文/謝丞傑. 育種(創造新品種)是花卉產業鏈的最上游,育種的原因形形色色,不論是為了因應極端氣候,讓植物能抵抗氣候變遷、病蟲的危害,或是創造對生產者友善的植物,甚至是迎合不斷變更的消費者喜好等諸多原因,品種需不斷持續改良,才不會被市場淘汰。 植物的「創作」漫漫長路、荊棘叢生,要選育出生產者願意種植,且消費者喜歡又願意買單的品種,實在是談何容易? 經年累月、萬中選一 才有能量產、受歡迎的新品種. 做育種可以很簡單,但是要育出一個可以進入市場、優良的商業品種並不容易。 花卉品種培育時間往往耗時5至10年,從授粉、採收種子、播種、選拔、盆子、介質、肥料、水……等全部都是成本!

  6. 農傳媒. 20181120. 文/IFOAM亞洲有機青年論壇祕書長 李峰 圖片提供/何嘉浩. 未經過有機驗證的農產品不得宣稱有機」,這段話相信大家或多或少有聽過這觀念由來是在臺灣於2007年發布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管理辦法後開始的目的是為了保障有機農業市場農民通過有機驗證後可取得有機標章及證書也能協助消費者在選購有機產品時不易混淆。 去年公布 友善環境耕作補貼 ,特意期望讓符合有機農業精神,但未經有機驗證的農民能納入輔導;今年5月公布的「有機農業促進法」,更強調有機農業要有更多「促進」的作為,但這跟現行的有機驗證體系有何不同? 或許,我們可以先從有機農業本質及驗證目的來談,釐清差異以促進有機農業發展共識,以及有機農業為何要做驗證,與未來發展的趨勢。

  7. 厭氧消化是指在厭氧的環境下,厭氧微生物將複雜的高分子有機物經由代謝作用進行分解,並轉換為最終產物——沼氣的過程,可概分為水解、酸化及甲烷化三個階段。 所謂複雜的高分子有機物即包含動物糞便、廢水汙泥、城市固體垃圾等有機廢棄物或任何其他可生物降解的物質。 最終產物——沼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和二氧化碳及其他微量氣體如氫氣、一氧化碳、氮氣和硫化氫等。 由於甲烷的二氧化碳當量(CO 2 e,測量碳足跡的單位)約為25~27,若放任沼氣自然排放,將成為環境的一大負擔,如能妥善回收利用,則可供應作為家用熱源、畜禽幼仔保溫、焚化爐、發電或純化成天然氣,是最簡單的潔淨能源來源之一。 多種廢棄物同步分解 資源利用更全面的厭氧共消化.

  8. 20221220. 屏東縣鴻勛水產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鄭瑞隆探索養殖產業的多元性率先取得水產類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登記證何宜嬨 攝影/梁偉樂. 一尾尾碩大活躍的龍膽,在陽光下拍濺起熠熠池水。 屏東縣鴻勛水產生產合作社以下簡稱鴻勛合作社理事主席鄭瑞隆熟練地操縱堆高機吊起滿載的魚籃搬運到貨車上。 從飯店主管轉行石斑魚養殖,鄭瑞隆在心中描繪了一幅藍圖,不但打造出全臺首座水產類農產品初級加工場,也揭示了養殖戶跨足水產加工的里程碑。 2021年臺灣第一座水產初級加工場正式揭牌,落址於鴻勛合作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