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7年6月29日 · 前言 文人的飲食充滿各式各樣的風味,和作品之間保持著微妙的溫度感。文人的餐桌也絕非等閒,將食物在體內中過濾之後,方有作品的產生。在《文人的飲食生活》中,作者嵐山光三郎蒐錄近代日本四十位知名作家對飲食的

  2. 2007年4月10日 · Apr 10 Tue 2007 16:13. 【画說】謎樣的絕世美人─雷卡米耶夫人. 圖:雷卡米耶夫人的肖像 Portrait of Madame Recamier. 謎樣的絕世美人 警察首長約瑟夫.扶歇登門拜訪了位於巴黎庫里西路的雷卡米耶夫人的「沙龍」(巴黎的名流們在上流婦女的家中聚會時所用的客廳)。 這是發生在拿破崙登基的翌年,即一八 五年的事。 雷卡米耶夫人是當時社交界的風雲人物。 很多男人,如普魯士的王子奧古斯都、作家邦加曼.康士坦和夏都布里安、歷史家安貝爾、哲學家巴蘭休……等等,都曾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警察首長扶歇是一位被傳記作家休帖芳.朱瓦伊亞形容為「職業的叛徒」、「變色龍般的人物」和「有著如死魚般的惺忪睡眼」的男人。

  3. 2007年6月3日 · Jun 03 Sun 2007 21:58. 【推薦作家】華文散文作家系列. 圖:散文作家阿盛手稿 下列華文散文作家名單,未盡周全,僅供參考! 戰前代(1950年代前)中國散文作家. 郁達夫、丁玲、俞平伯、張中行、朱自清、徐志摩、蕭乾、葉聖淘、丰子愷、周作人、郭沫若、林語堂、許地山、季羞林、沈從文、巴金、蕭紅、魯迅、老舍、茅盾、梁思成、林徽因、冰心、梁遇春、瞿秋白……上圖:老舍. 戰前代(1950~1970)台灣散文作家. 梁實秋、胡適、臺靜農、錢歌川、楊逵、鍾理和、吳魯芹、思果、琦君、羅蘭、張秀亞、柏楊、何欣、董橋、鍾梅音、子敏、施翠峰、艾雯、郭楓、陳之藩、張拓蕪、季薇、蕭白、余光中、馬森、尉天聰、元叔、許達然、唐文標、葉笛、徐鍾珮、王鼎鈞、陳冠學……上圖:柏楊.

  4. 2007年7月10日 · 1954年出生於嘉義縣新港鄉,是著名的唱片製作人、詞曲作者以及演唱者。 國小畢業之後就沒有繼續升學,十三歲時離家,在嘉義從事百貨業,再到豐原的馬達工廠工作,因為被附近的吉他聲音吸引而開始學習吉他,最後不顧家人的反對加入了歌舞團擔任吉他手,並且隨之走遍台灣的各個角落,豐富的人生閱歷使得日後他創作的的歌曲中透露著一種懷舊的滄桑感,中下階層的生活點滴也成為他創作時經常使用的元素。 1982年三十歲不到的蔡振南就寫出了「心事誰人知」這首紅遍台灣的歌曲,哀怨而貼近老百姓心聲的誠懇打動人心,蔡振南於是迅速成為著名的詞曲作家,財富幾乎是泉湧而來,在闊綽的生活之中,他染上了毒癮。

  5. 2010年6月15日 · 2010.06.15. (轉載)電影「Séraphine」影評一: 看生命起落 這是一部感傷的片子,描述法國素人女畫家──Séraphine Louis(Seraphine de Senlis)生命後半段起落的故事。 原本在Senlis替杜彭夫人幫傭、幫街坊鄰居洗衣以賺取微薄薪資的下人薩拉芬,一天她畫在木板上的蘋果畫被知名的德國素人畫鑑賞家威翰伍德(Wilhelm Uhde)所發現,伍德驚艷不已,看出埋在薩拉芬這個粗獷女人外表下、未被發掘的天份和熱情。 伍德鼓勵薩拉芬繼續創作,甚至認為她應該專注於繪畫,而非做粗活、浪費生命。 隨著戰爭的到來,德國籍的伍德逃離法國,與薩拉芬失去聯繫。 此時伍德已頗有名氣,慧眼發掘素人畫家亨利盧梭和其他素人藝術家。

  6. 2007年7月16日 · 蓉州文稿曰:「萬曆間,海寇思齊踞有其地,始稱臺灣。 」思齊踞臺,早於荷人三年,若徵此說,則臺灣非出於荷人也明矣、然蓉州之說亦有未確者,瀛壖百詠序曰:「明季周嬰遠遊篇,載東番一篇,稱其他為臺員,蓋閩音之譌也。

  7. 2007年7月29日 · close. 自古以來神不曾住過教堂或條理之中倘若有神神必定存在於人類的溫柔的心中─ 錦連 錦連,本名陳金連,詩人「銀鈴會」同仁,也曾加入「現代派」,《笠》詩社發起人之一。 公元一九二八年出生於彰化市,畢業於鐵道講習所,因此,自日治時代起即服務於鐵路局,直到退休為止。 退休後,從事寫作、翻譯及教授日文。 自稱因工作性質關係,不太參加文壇活動,只是默默地寫作。 戰爭時期就開始寫詩,因發表的機會不多,大部份作品都是保存在自己的筆記本裡,戰後有一部份由自己譯成中文發表。 大概由於詩人過分謙抑的個性,文學史家很少人提及他戰前的作品。 其實,錦連在戰後仍繼續以日文寫詩,且寫了二、三百首之多,他不僅是日治時期台灣詩香火的傳遞者,也是屬於「跨越語言的一代」,成為轉型成功的中文詩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