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2月19日 · 呂赫若是台灣文學傳奇人物,人稱台灣第一才子. 這稱號或許有些過譽,不過他人帥又多才多藝,最後又因對抗國民黨加入台共的游擊隊,死在山上,其一生相當不可思議。 代表作〈牛車〉21歲寫成,便得到日本當時重要的雜誌《文學評論》的文學獎,這是篇當時流行的寫實主義作品,但技巧遠比其他人高端:故事描述駕駛牛車的主角,一家人如何被時代淘汰,當時有鐵馬也有汽車,沒人要雇用牛車運東西,導致主角一天到晚出去找工作,家裡卻越來越窮,窮到最後他老婆跑去賣身,他鋌而走險想讓牛車走平常不給牛車走的石子路,被罰款後繳不出來,鋌而走險偷東西被逮捕……

  2. 2015年3月2日 · 你想來個違背肉圓名號,充滿香菇、竹筍和豆腐的素肉圓也沒有問題。到了夏天,彰化還會出現冰鎮過後,搭配微涼湯品的肉圓。就像許多台灣的小吃中,總會有湯品陪襯作配角,這時候非得提到四神湯了!包含眾多藥材、山藥、豬腸熬製而成的湯品。

    • 《神隱少女》說的其實是,被現代資本社會神隱的幽靈青年
    • 無臉男是在痛苦、殘暴中長大的邊緣孩子
    • 「奪走他人的生命,只是為了填補內在的空虛」
    • 無臉男對千尋的愛,其實只是種「自戀」
    • 「苦痛的無臉男需要的不是溺愛,他們需要的是尊重」
    • 《神隱少女》真正的用意:你我都可以成為另一個千尋
    • 肉蟻的邊緣碎碎唸:宮崎駿獻給孩子的懺悔
    • 100分的導演,0分的爸爸
    • 推薦閱讀

    神隱(神隠し),在日本是指「被神隱藏起來」的意思,常發生於孩童身上。在日本「萬物皆有神」的多神教文中,神明是無處不在的,祂們可能給予祝福,也可能降下災厄,因此生活的大小事情,人們都習慣解釋為神明所為。而「神隱」便是孩童失蹤時,日本古人「安慰」自己的說法。換言之,人們不願去猜想孩子可能遭遇不測,因此替真實包裝上神話糖衣,將孩童失蹤的案件,化為一則縹緲傳說。 在《神隱少女》裡,千尋是真的「被神隱」了。但有趣的是,她被帶往的那個「神之領域」:湯婆婆與神靈居住的湯屋,卻與我們此刻身處的真實人間如此相似…… 沒錯,事實上整座湯屋,也正是宮崎駿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神話包裝。 湯婆婆是沒血沒淚的「慣老闆」,白龍是為了求升等迷失自我的「苦幹社畜」,千尋則是初入社會的「小菜鳥」。在這個金錢與物慾至上的資本社會裡,...

    在宮崎駿的著作《折返點 1997~2008》中,道出一段無臉男的自白: 藉由不斷「吞吃」的過程,無臉男試圖讓自己「長大」,他以為如此一來,便可以消除難以忍受的寂寞。這種長大的渴望,或許每個人在孩童時期都有。但在日本,這種迫切的絕望感或許更加深刻。 依據 2018 年的數據統計,日本青少年自殺人數創下 30 年來新高。2016~2017 年間,共有 250 名中小學生自殺。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日本的小孩陷入巨大的絕望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來自於長期存在的「霸凌」文化。 我之前寫的《霸凌受害者,引發震驚全日本的津山事件》中也有談到,日本由於重視團體合作,極度排斥「不合群的異端」,只要是不符合社會期待的人,便很容易受到排擠。而這種霸凌文化,在青少年的就學時期尤其顯著。 無臉男其實也正是這種「無法融合...

    在日本,有一個名為《少年法》的條例,至今仍深受社會爭議。二戰結束後,戰敗的日本社會陷入慘痛的貧窮地獄之中,許多青少年因為缺乏關愛與飢餓犯下偷盜罪行。政府因此在 1949 年訂立《少年法》,讓這些未成年孩子可以不用承受與成人相同的刑罰,以提供更生的機會。 但是這條法律在近年卻深受挑戰,因為隨著日本經濟好轉,少年犯罪的型態越來越暴力、血腥且低齡化,已遠遠超過社會想像。1997 年的「酒鬼薔薇事件」便是一個極度可怕的案例。 年僅 14 歲的國中生少年,用槌子陸續攻擊神戶市的 4 個小學生,造成 1 死 2 重傷。之後少年更勒殺了 1 個小五的鄰居男童,將男童斬首後放在學校門口示眾,甚至留下一封署名「酒鬼薔薇聖斗」的挑釁信向警方宣戰,震撼整個社會。 除此之外,還有「大分縣一家殺傷事件」(2000 年...

    在動畫裡,大家對無臉男最印象深刻、或許也最有共鳴的,便是他對千尋近乎病態的執著。到頭來,在瘋狂的模仿、吞吃、殺戮他人之後,真正讓無臉男內心飢渴難耐的,依然是對某個人「求而不得的愛」。就像被資本主義遺忘的繭居族與網咖難民,等待著被社會所愛;從小被霸凌歧視的孩子,祈禱著被同儕所愛;即使是無差別殺人犯,也渴望被鎂光燈注目的愛。 人們同情無臉男這種「愛」,或許是投射了自己渴望被愛的自卑傷痛。但是這種「愛」其實是可怕的:當無臉男發現自己得不到千尋時,巨大的恨意,讓無臉男狂化,甚至有攻擊千尋的衝動。 到頭來,那樣的愛終究只是一種「自戀」,因為無臉男其實並不想尋找愛的人,而是在找個誰來愛自己。當這種自戀式的愛情推向極端,往往衍生出恐怖的結論:「我得不到,別人也別想得到。」 1999年,21 歲的日本女大學...

    總體來說,無臉男是由當代社會各種扭曲共業,集結而成的新一代青年。被資本高壓與經濟衰敗所困、因擔心被霸凌而瘋狂模仿他人、心理渴愛卻不懂愛。就像是還沒長大就被神隱的孩子,他的心智一直停在孩童時期的不安中,自卑卻又自戀,隨時會因痛苦而轉向自殺或殺人。 但是,因為他們沒有長輩們打過仗、白手起家的經歷,「無臉男」們的痛苦經常是被小看、甚至忽視的。沒有抗壓力、沒競爭力、草莓族等等社會標籤,讓他們的痛苦失去了「臉孔」,只能表現出消極厭世的模樣,來對抗這個世界。 面對這樣苦痛的靈魂,生於二戰時期的宮崎駿,給予的解答是:「我們要注視這些孩子」。他並沒有讓千尋愛上無臉男,而是讓千尋「看」到他,看到他被社會「神隱」起來的痛苦。如果說千尋是「神隱少女」,無臉男就是連神都忘記了的「神隱邊緣人」。 這個社會不需要愛上無...

    一個能夠面對世界的人,到底是什麼模樣呢?很有趣的,宮崎駿的答案是:跟「千尋」一樣就可以了。 千尋並不完美,她笨拙且愛哭,不像白龍一樣能成為社會裡「爬到高位」的人。但千尋始終記得自己是誰,並能夠調適自己,不輕易因為社會的標籤歧視他人,而是真誠用無色眼光,去幫助身邊的人。 所以,她可以看到湯婆婆邪惡嘴臉之後,溺愛寶寶的脆弱;所以,她可以看到骯髒外貌之後,偉大的河神;所以,她可以找回白龍真正的名字。也正因為如此,她可以看見被社會忘記的無臉男,幫無臉男撥開社會給予的一層又一層汙垢,讓他也學會正視自己真實的模樣。 在這個殘酷多於善良的世界裡,我們同情無臉男,因為我們其實無時無刻都擔心自己成為無臉男,害怕淪為社會最底層的邊緣人,沒錢、沒人愛、沒未來。 但是僅只是擔心自己、可憐自己,終究無法改變這個殘忍的...

    在許全義先生的文章《從鄉愁到無臉男的懺悔與救贖》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切角:「萬物有靈 animism,字根是 anima,具有呼吸、靈魂、生命的意思。動畫animation,字源也是 anima。有靈有赦,庇佑眾生。」 像是藉「動畫」來淨化社會,宮崎駿的動畫,總會直指某項社會議題。《神隱少女》便是二戰時代誕生的宮崎駿,觀察現今孩子的困境之後,所畫出來的救贖童話。他以隱諱的方式,把社會的晦暗面藏匿在故事之中,但卻又希望孩子在看完之後,能帶走一點溫柔的力量──這可說是屬於他的「懺悔」。 為什麼是懺悔呢?因為具有「反戰思想」的宮崎駿,始終對自己父親一輩挑起世界戰爭、攻佔他國的行為為恥:「父親和叔父們,總是講著自己在中國殺人的故事,日本不是戰爭的加害者嗎?這些老頭們有沒有搞錯啊?被這些長輩養育的自己...

    但是,當宮崎駿成為全世界孩子最喜歡的動畫師之一時,他卻也成為了新時代裡「討人厭的父親」。他的兒子宮崎吾朗曾這麼形容過宮崎駿:「超級工作狂,是 100 分的導演,0 分的爸爸。」 說來諷刺的,為了給全世界的孩子繪製動畫,全心奉獻於工作的宮崎駿,到頭來卻成為兒子心中的爛爸爸:他一意孤行、不常回家、暴君一般對待家人與下屬。而這個現象,其實也是現今東方社會最大的社會問題,信奉「工作至上」的社會價值裡,父親經常在家庭中缺席,偶爾出現,也只是以霸權抨擊孩子,徹底忽視孩子隱藏的痛苦。 也正是這種忽視,養育出了新一代的孩子:那些沒自信的「無臉男」們。於是,一代又一代受傷的孩子,將傷痛以不同的方式,「神隱」於下一代孩子的身上。這是一個哀傷的傳承與詛咒。 但,再深的詛咒,也有斬斷的可能 ── 就像宮崎駿,這個 ...

    16 年來我們都沒看懂的神隱少女——千尋最後能一眼認出父母不在豬群裡,其實隱藏雛妓的悲劇 解碼吉卜力的崛起與衰敗:以後再也看不到《神隱少女》這般的神作了? 【《神隱少女》神分析】油屋是充滿奴隸和性勞動的資本主義社會,我們都是內心空虛的無臉男 (本文經原作者 肉蟻小姐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虛擬邊緣人】無臉男,孤寂背後的兇案人間〉 。首圖來源:肉蟻小姐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3. 2016年10月24日 · 所以普遍來說,老闆或多或少有種「將就」心態,盤子髒一點、上菜隨便一點,只要不太離譜,東西好吃、客人能接受就好。. 這當然不能說是個大錯,然而也因為如此,對我們這樣的老饕來說,一旦有機會遇到一個不一樣的小吃攤,有過一次不一樣的 ...

  4. 2021年11月26日 · 溫州大餛飩. 中國各種菜系匯集台灣,在中國各地有些內容相似而名稱不同的食物,例如以麵粉薄皮內包肉餡的食物,福建稱之「扁食」,廣東稱之「雲吞」,四川稱之「抄手」,浙江及北方稱之「餛飩」,在台灣都有,後來以華語稱「餛飩」(ㄏㄨㄣˊ ㄉㄨㄣ)者最多。 台灣人口以福建漳泉籍居多,所以最早只有扁食。 台灣清代、日本時代的文獻幾乎沒有「餛飩」一詞,只有清末《恆春縣志》(1984 年)說「餛飩,俗名扁食」,而總編纂屠繼善是浙江人。 扁食因肉餡以木槌打扁而得名,比現在的餛飩小,使用豬骨高湯,講求濃郁。 戰後,台北出現「溫州大餛飩」,餛飩比扁食大很多,但較清,還加了紫菜、榨菜、蛋絲等。

  5. 2020年12月11日 · 劉嘉玲說,在她眼裡,王菲就是個小女孩。. 據說她們倆的相識簡單而美好,在王菲還叫王靖時,兩人在電影院裡邂逅,劉嘉玲主動跟王菲搭訕:「我很喜歡聽你的歌。. 」之後,兩人便相交至今,成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 她們的友情比起各自的愛情 ...

  6. 2021年7月6日 · 由勞勃狄尼洛、安海瑟薇主演的《高年級實習生》最近剛在 Netflix 上架,這部療癒而溫暖的喜劇,在多年後、有更多人生歷練後再看一次,更能深刻體會電影裡的人生哲學。 如同電影宣傳海報上所說的:”Experience never gets old.” 擁有多年工作經驗的高年級實習生班・惠塔克,用他過去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幫助新創公司About The Fit的創辦人兼CEO茱兒・奧斯汀度過人生中的許多難關。 VidaOrange為你整理了《高年級實習生》中,由勞勃狄尼洛飾演的班傳達的 4個「老派智慧」,也許,你可以從這位高年級實習生的職場哲學當中,憶起這些年自己在工作時所秉持的信念。 圖片來源:《高年級實習生》劇照. 老派智慧1:關鍵,是主動出擊. 「我知道我的生命出現空缺,而我必須填補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