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7年2月10日 · 這部系列性的小說集是建構在作者的特別志願兵經驗──太平洋戰爭時的日本兵經歷、戰後參加印度尼西亞獨立軍的作戰經驗,以及在雅加達、新加坡集中營生活的經過,構成這些作品主要的背景。 《獵女犯》除了提供台灣文學戰爭經驗小說外,另一個極為重要的特色,應該是作者在他的史觀裡所抱持探索人性、文學追求崇高至善人生的理想,用小說的方式,做另一個文學方位的表達。

  2. 2010年8月21日 · And death shall be no more; Death, thou shalt die. --John Donne(Holy Sonnet, 1963). 解說:中年後John Donne完全改掉年輕時的型態,潛心於宗教與佈道,寫作的主題不外於上帝、死亡、靈魂與罪惡。. 但我們依然可以看出John Donne獨特的風格,一貫的永言無忌,不落窠臼,這首詩 ...

  3. 2006年8月1日 · 人們用了剛剛起來的臉色不斷地叫著,在空氣新鮮的早晨跑來跑去。. 看來如像耽心、競爭、怒號、歡喜在那兒捲成了一個漩渦。. ──文摘自「牛車」. 呂赫若,本名呂石堆。. 台中縣豐原潭子人。. 於一九一四年八月二十五日誕生於地主家庭,台中師範畢業 ...

  4. 2008年2月27日 · 《泥路》寫「空襲下的台灣」,是日治時期生活經驗小說。 雖然這是戰時生活中的恐怖經驗,具有重現逝去的年代的意義,卻明顯地缺乏寫作上比較積極的價值。 我認為文心的代表作還是對人性的探索與刻劃。 固然,文心比較常見的作品,有介乎這兩類之間的情形,具有日治時代生活經驗的背景,但主要的還是寫人、寫人性,譬如:〈生死戀〉、〈古書店〉、〈海祭〉 …… ,都以日治時代為背景,其實這和那些省略時代背景的作品,如〈土地公的石像〉、〈棄嬰記〉 …… 相同,都說明「時間」在文心的小說裡是可以靜止的,可以抽離的,他的小說著重探索的是不受時間影響、永恒不變的人性。 或許又因為比較明顯地站在揚善的立場,便難免因隱惡而失去人性文學探索的豐富和多層了。

  5. 2007年6月3日 · 圖:散文作家阿盛手稿 下列華文散文作家名單,未盡周全,僅供參考!. 戰前代(1950年代前)中國散文作家. 郁達夫、丁玲、俞平伯、張中行、朱自清、徐志摩、蕭乾、葉聖淘、丰子愷、周作人、郭沫若、林語堂、許地山、季羞林、沈從文、巴金、蕭紅、魯迅 ...

  6. 2007年12月26日 · 點圖進入「向陽工坊」 聽向陽親自朗誦這首詩 每一日早起時,天猶未光 阿爹就帶著飯包 騎著舊鐵馬,離開厝 出去溪埔替人搬沙石 每一暝阮攏在想 阿爹的飯包到底什麼款 早頓阮和阿兄食包仔配豆乳 阿爹的飯包起碼也有一粒蛋 若無安怎替人搬沙石 有一日早起 ...

  7. 2007年8月9日 · 名片. Aug 09 Thu 2007 20:46. 【延伸悅讀】寒山拾得忍耐歌. 寒山拾得忍耐歌 稽首文殊,寒山之士;南無普賢,拾得定是。.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