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1日 · 李健輔表示這段經驗讓他看見實踐數位金融的艱鉅挑戰也認知到數位轉型更深刻的內涵。 「金融與數位的結合絕不只是人才面、產品面的考驗,所謂的數位轉型也不只是導入工具,那頂多稱得上是自動化而已;必須要從根本的組織架構、營運管理、獲利與獲客模式⋯⋯等不同面向改變。 尤其,金融產業牽涉面向繁複,每一次的改版上線都要歷經層層關卡檢視、風控管理,畢竟任何改動都會牽一髮動全身,可說是數位金融改革的必要之痛。 儘管如此,李健輔仍帶領團隊敏捷開發、小步快跑,平均每兩週就有一次迭代更新,「這種速度對科技業、新創業來說可能不夠快,但對金融業來說已是很不容易的成績。 國泰世華國際消金發展部專案協理李健輔(Jeff) 經理人. 年輕人打先鋒,創造國泰世華數位金融盛世.

  2. 2017年2月13日 · 經理人. 好的領導者應該帶領組織與員工走該走但可能是崎嶇不平的道路,對組織與員工未來5-10年發展負責。 而不是鄉愿式的討好每一個人,走簡單容易但對發展無益的路,迴避問題與衝突,讓大家喜歡你。 如何成為一個贏得尊敬,而不是受歡迎的領導者呢? 下述幾個方法可供參考: 1. 以身作則. 領導者最基本的領導原則是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來帶領團隊往前進。 領導者不是拼命要部屬往前衝,而自己留在原地休息的人。 部屬希望的是一個與他們同甘共苦,一起努力的領導者。 2. 有高度、廣度、深度. 領導者要對組織或部門未來的發展方向有明確的方向或願景,並且搭配可執行的策略,來說服部屬一起為組織或部門的未來打拼努力。 當然這一切除了部屬們的信任,另一個就是領導者的專業,因為領導的基礎是專業。 3.

    • 企業領導者無可迴避的課題:如何為企業育才與留才?
    • 企業培訓火力聚焦中階主管,初階主管需要更多關注!
    • 結合線上與實體、「混合式」培訓的時代已經到來!

    DDI 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岳倫受訪時表示,針對台灣企業高管的領導技能培訓,她認為目前有三項最為重要,且彼此相互關聯。第一是 「培養人才」 ,大缺工潮衝擊下,企業內部又面臨戰後嬰兒潮世代逐漸退休、接班人力青黃不接的考驗,人才培養於是成為企業最重要考量。所謂的「培養」,意指高階主管必須有能力去「盤點」組織需求人才在素質與數量上的缺口,並想辦法補足需求的落差。第二是 「輔導他人」 ,透過每一天的面談、教練等方式解決下級主管或高潛力人才所面臨的問題。第三則是 「領導跨世代員工」,也是當前橫跨各產業,普遍會遇到的世代溝通與領導難題。 李岳倫觀察,相較全球趨勢,台灣企業在培育組織人才方面投入更為不足。這與產業界普遍的「績效迷思」有關。在台灣能升任高階主管者,通常是因為績效優良,且企業內部至今也還保有...

    然而在經費資源有限的狀況下,並非所有人才都能獲得對等的培訓資源。《金融時報》調查顯示,今年全球企業投入學習預算的比例分配,以中階主管占多數,他們獲得超過 1/4 的預算投入。配合 DDI 的調查可以發現,主因是初階主管未獲重視,而高階主管的培訓施行不易。 DDI 的調查顯示,領導者與人資對於企業高階到初階主管的管理評價,其實是由上往下遞減的。高階主管資歷豐富擁有較高領導力,初階主管資歷尚淺經驗不足,領導力相對缺乏,這個能力由上而下遞減的現象似乎理所當然。但如果從長期規畫人才策略的觀點回望,這個遞減現象更像公司內部組織管理的警訊。 李岳倫表示,傳統觀念上,初階主管多被認為是員工的領頭,職責內容更偏向專業領域的深化,而不被認為是領導管理專才。不過「領導力向下培養」已成大勢所趨,DDI 進一步倡導...

    長期以來由人資單位主導的內部培訓,多採面對面、團體授課的傳統模式。當疫情爆發,實體活動暫停,舊有的培訓方式也受到波及,數位培訓藉勢竄起,加速發展進程。如今疫情趨緩、實體活動逐漸恢復,企業培訓課狀況又變得如何? 根據 DDI 的調查顯示,全球主管們對於線上學習的偏好程度,從疫情前的 28% 上升到疫情後的 40%,若對照《金融時報》的調查結果,疫情爆發後有高達 3/4 的企業、超過1/2的培訓課程改採線上進行,同時更預測今年有 2/3 的培訓課程採線上、實體同時授課。對於這項趨勢的觀察,李岳倫強調,即便台灣企業多數仍偏愛實體上課,但混合式培訓的全球趨勢已不可逆。 混合式培訓的重點,在於將知識內容轉移到線上,透過線上教材自學,可以滿足不同程度的學員的需求。至於課堂上人與人面對面時間,就應該拿來進...

  3. 2016年7月14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我們可以從如今已經成功的創業者身上去尋找一些共性。 分衆的江南春、盛大的陳天橋、網易的丁磊、百度的彥宏、大名鼎鼎的比爾‧蓋茲、史蒂夫‧賈伯斯等都具備一些共同的成就其事業的特點。 首先他們充滿激情但又非常理性,他們不是單純地享受創業過程,他們更是爲了一個好的結果。 他們做的都是自己最愛的事情,所以能夠全力以赴,每天工作量極大卻不知疲倦。 他們是自己產品和服務的最好的改進者,關注的同時不斷去創新。 創業者需要具備的十項能力. 1. 強烈的欲望. 「欲」實際就是一種生活目標,一種人生理想。 創業者的欲望與普通人欲望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的欲望往往超出他們的現實,往往需要打破他們現在的立足點,打破眼前的樊籠,才能夠實現。

  4. 2024年3月12日 · 攤開國內製藥大廠健喬信元近幾年的成績:2017 ∼ 2023 年分別取得景德藥證、瑞安大藥廠、優良生醫、順儷連鎖藥局等,推動營收從 18.6 億元,提升至 51 億元,奠定台灣大型製藥業者的地位。 「愈困難的事情我愈想花時間去做,」健喬信元董事長林智暉說他在初中時受父親影響開始下棋一碰成痴棋齡將近一甲子也將圍棋的復盤之道應用於事業。 復盤,在圍棋中,指的是回顧棋局中的關鍵落子,以及是否有別條路可走。 「 所以復盤不在於這一盤的輸贏,而是關鍵那一手,有沒有別的下法。 林智暉曾與一位實力相當的朋友下棋,下完以後,朋友很驚訝,說那一盤怎麼會輸掉?

  5. 2024年3月14日 · 2021 年 1 月 11 日,民進黨立委劉世芳表示,蘇貞昌了解外界對於數位身分識別證的疑慮,同意目前暫緩,待立法與法制作業完成後再繼續推動;行政院秘書長孟諺表示,蘇貞昌強調資安防護一定不能打折,會待相關事項都完備後,才推動數位身分識別 ...

  6. 2020年1月17日 · 2020-01-17. 採訪‧撰文 盧廷羲. 侯俊偉 / 攝影. 走出裁員200人的痛! 17life 如何挺過轉型的痛苦,轉虧為盈?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以團購票券業務起家的 17life,10 年前就嶄露頭角,由於起步得早,一度躋身全台第二大團購網。 2017 年,董事長易騰卻宣布,要裁撤 200 多名員工,等於有三分之二的人都被迫離開,公司經營不善、連年虧損的狀況,一口氣浮上檯面。 事後來看,是營運策略出了問題。 他們原本主攻餐廳類的團購,業務先拜訪餐廳、建立交情,試菜之後,才逐一談合作條件。 然而這樣的運作模式,並不是長久之計,易騰直言,「餐廳老闆也懂套路,他知道你沒有系統性優勢,不會跟你簽長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