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6月1日 · 2013年台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楊純豪與他的團隊完成了全台灣第一例經肛門內視鏡複合手術」,這種手術除了在腹部開洞口外也另外從肛門處進入一組腹腔鏡兩組醫師同時從上下端一起向腫瘤位置前進因為肛門距離直腸近手術時不僅可清楚看見腫瘤周圍的組織不易傷及神經血管或鄰近器官患者也得以保留最多的直腸。 也因為多了一組人力,手術時間比傳統方式縮短一半,約兩小時就能完成,病人術後恢復也變快,楊純豪說。 回顧外科生涯的開始,楊純豪並非從小就立志要當手術名醫,只是當初看到外科還有名額,老師也願意收他,便一腳踏入這個領域。 但他就是默默地找一件自己覺得對的事,就專心地把它做到最好。 精進腹腔鏡手法,開刀後持續深思.

  2. 2003年3月1日 · 向來低調行事的台灣中醫界前輩、90歲的馬光亞醫師為文指出,唯工的理論及脈診儀,是「是中國脈學超時代的進步」。 長庚醫院中醫部副院長張恆鴻提到,以前把脈靠感覺和經驗,以往中醫脈象多以「替替然如珠之原轉」等形容詞表示,不僅難懂,在臨床教學上也有困難。 如今脈診儀僅需一個指甲大小的貼片貼在手腕上,就可以測量到各種不同的脈象變化,輔助診斷。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用物理學解開氣之謎. 從數學、物理化學到氣與經絡,身為一個講求實證的科學家,唯工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複雜的生命現象? 中央研究院物理系教授唯工認為,目前的西醫理論,並不足以解釋血液循環的因果,真正的能量傳送是氣而非血。 「按流體力學觀點,心臟為何不將血直接打出去,還要經過一個大轉彎的主昇動脈? 能量早就耗盡了,」他提出質疑。

  3. 2016年8月31日 · 現代人動不動就有腸胃道的毛病,很多人在緊張的生活步調中,時常有胃口不佳、胃痛及腹瀉的毛病,這時候適合做一種運動「甩手功」,不僅可以幫助你整腸健胃,也能夠提升女性生理功能狀態,而且隨時隨地任何時候,不需要器材也能讓自己的身心 ...

  4. 2019年3月20日 · 2019-03-20. .更新日期 / 2022-07-11. .文 / 凃耿華.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李先生來到復健科門診,經醫師詳細理學檢查後,診斷為「梨狀肌症候群」及「臀肌肌筋膜疼痛」。 醫師指導他「臀部伸展運動」和「自我按摩技巧」,並安排短波、干擾波等物理儀器治療,隨後又為他執行「超音波導引注射」,經過幾星期的治療,李先生痊癒了。 (圖片來源:Core Walking for Pain Relief) 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

  5. 1998年9月1日 · 說明: 1.做體操的時間,並無限制,但在吃飯前15至20分鐘做較為適宜。 2.如場地允許,可以伏地橫臥的姿勢稍做休息,會排出體內氣體(俗稱放屁)。 將使你食慾大振,食量增加。 3.胃不舒服,食慾不振或青少年想發育更好,適用這個體操。 生理作用: 1.拉開甲狀腺、橫隔膜、鼠蹊腺。 2.促進全身淋巴及血液循環。 二、去除體內脂肪及贅肉的體操. 方法: 1.雙手緊握毛巾,雙腕向上舉起,並伸直上身。 2.∼3.雙腕運力,使上身充份向左右交替彎曲,做以上體操時,務必保持兩腳平直靠緊。

  6. 2020年2月14日 · 科技業工程師王筠銨在事業和家庭兩得意的人生黃金時期罹患最棘手的三陰性乳癌。 她和許多癌友一樣,懷著恐懼和擔憂的情緒對抗疾病,選擇以輕鬆詼諧的語調寫下抗癌歷程,字裡行間笑中帶淚。 癌症讓她體會到家庭的重要,也重新設定人生的先後順序。 2020-02-14. .文 / 王筠銨. .出處 / 捷徑文化出版.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直到打字的現在,還是驚懼交加,心有餘悸。 乳癌確診那天,我的手機有兩通未接來電,一向沒有回撥習慣的我不曉得為什麼那天竟然主動回撥了。 以前常覺得若是重要的電話對方一定會再打,自己便很率性(沒禮貌)從不回撥,現在想來覺得人的第六感真準啊! 電話接起那端傳來有禮貌又甜美的聲音說:「崔玉珠診所您好。

  7. 2018年6月1日 · 台大醫院在6月23日發聲明稿坦承疏失公開道歉,發言人亭貴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案發後院方立即對病人的血液進行細菌培養和監控,研判死亡患者的死因和接錯管路並無直接因果關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