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來到太保市由退休校長李榮善經營的夫子自然農園長年以無毒農法栽培紅龍果並積極發展食農教育成為當地推動友善農法的示範基地在今年5月實習植物醫師簡秀蓉報到之後向來關注植醫議題的李榮善立刻透過農友介紹加入她所組成的LINE群組

  2. 為了協助消費者更認識國產香草莢的特殊風味,桃園農改場攜手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系主任青松,邀請可可、咖啡、紅酒等國際認證評鑑師進行感官品評,以國際文獻做基礎,建立「香草莢風味輪」,指認國產香草莢具甜香、果香及花香等主要調性。

  3. 20200812. facebook. 入圍第一屆「永續農獎IPM Award」的「淇珍御果友善農場」,農場主人游淑珍夫妻,每天巡田用手持式吸塵器抓害蟲。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 與國際降低農藥風險趨勢站在同一陣線,兼顧產業發展及農產品安全,防檢局舉辦之「永續農獎IPM Award」已經來到第二屆。 延續去年成果,以現場操作農友、技術創新研究人員、行銷推廣團體為對象,透過「慎選藥劑」、「精準施用」,即使化學用藥已無法避免,仍致力將對人類、有益生物、環境之影響降至最低,達成生態環境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4. 歷經書審與實地訪視2階段評審第2屆永續善農獎現場操作組由幾多甸農場吳世彥5012生態果園李佳翰及臺南市玉井區果樹產銷班第60班林易辰等獲獎;「行銷推廣組由吉田田有限公司三星地區農會農緯果菜有限公司得獎;「技術創新組由花蓮區

  5. line. twitter. 農糧署為改善全臺農地品質,鼓勵農民朝友善耕作發展並轉用友善農地的資材。 (攝影/林靜怡) 文/柏寬. 隨著《有機農業促進法》的施行,臺灣目前有機及友善農業的總耕地面積不僅逐年成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也設下目標,以年增率10%的成長幅度,冀盼在2020年底前,達到1.5萬公頃的有機及友善農地。 福利政策多管齊下,促善農業轉型. 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表示,為了協助農民從慣行轉向生態永續的農業生產方式,2019年單就農糧署而言,即編列超過15億的預算,提供轉型中的有機或友善農耕農民,一系列生態保育獎勵、農業設施補貼、肥料補貼、技術支援陪伴及協助辦理農產行銷活動等輔導措施。

  6. 第33屆十大神農獎及十位模範農民名單出爐,十大神農包括六位從事農糧產業、二位從事畜牧業農民,以及二位從事漁業養殖、水產加工的漁民。 金門縣農友張斯翔,是金門首位神農獎得主,這在農業規模不大金門實屬難得,他也是今年第6屆的百大青農,南投縣農友張佳宏、彰化縣蛋農陳郁雄今年也都很風光,同時拿下百大青農與十大神農的榮譽。 農委會將於明年農曆年前頒獎表揚。 農委會輔導處副處長陳怡任今(21)日表示,神農獎評選考量區域及產業的衡平性,農產、漁產、畜牧業各產業有得主,對產業貢獻度是評選委員重視的項目,鄉鎮市區或農會推薦報名,完成資格審查、評選,推薦至直轄市、縣市政府,經過地方政府評選後再推薦至農委會各區農業改良場,各區農業改良場評選再推薦20位候選人到農委會,由農委會完成全國評選作業。

  7. Bean to Cup 烘豆師賦予咖啡的無限可能. 鄉間小路. 20201123. twitter. 文字/王叡婷 攝影/莊智淵. 漫步在騎樓遠遠能聞到咖啡香,走進店內外帶一杯香醇咖啡,這是一般人對於cama café的印象,方便快速就得到一杯新鮮烘焙的咖啡,也是Bean to Cup的最佳實踐。. 李彥勳在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