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9年6月7日 · 文/明德. 翁鬧是台灣新文學成熟期早夭的天才作家.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曾指出,台灣新文學的成熟期大概在1926至1937年之間。 這階段以中文寫作的作家占大多數,第一篇小說是賴和的〈鬥鬧熱〉(1926),接著張我軍、楊守愚、陳虛谷、張深切等人陸續上場,他們大多出身台灣農村,透過寫實主義,反映了殖民社會問題與民眾的困境;同時,以日文寫作的作家輩出,包括楊逵〈送報伕〉(1934)、呂赫若〈牛車〉(1935)、張文環〈父の顏〉(1935)、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1937)等人先後以日文作品闖入中央文壇,展現本島作家的魅力。

  2. 2007年6月3日 · Jun 03 Sun 2007 21:58. 【推薦作家】華文散文作家系列. 圖:散文作家阿盛手稿 下列華文散文作家名單,未盡周全,僅供參考! 戰前代(1950年代前)中國散文作家. 郁達夫、丁玲、俞平伯、張中行、朱自清、徐志摩、蕭乾、葉聖淘、丰子愷、周作人、郭沫若、語堂、許地山、季羞、沈從文、巴金、蕭紅、魯迅、老舍、茅盾、梁思成、徽因、冰心、梁遇春、瞿秋白……上圖:老舍. 戰前代(1950~1970)台灣散文作家. 梁實秋、胡適、臺靜農、錢歌川、楊逵、鍾理和、吳魯芹、思果、琦君、羅蘭、張秀亞、楊、何欣、董橋、鍾梅音、子敏、施翠峰、艾雯、郭楓、陳之藩、張拓蕪、季薇、蕭白、余光中、馬森、尉天聰、顏元叔、許達然、唐文標、葉笛、徐鍾珮、王鼎鈞、陳冠學……上圖:楊.

  3. 2007年10月21日 · 第十屆台北文學獎徵文辦法. 一、活動主旨:鼓勵文學創作,深耕文學土壤,增進文學寫作風氣。. 二、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三、收件及截稿日期. 自2007年10月5 日開始收件,至2007年11月30日截止,郵寄報名以郵戳為憑,網路報名於2007年11月30日 ...

  4. 2009年10月13日 · 我知道文學是一個茂密的林子林間布滿了四時美景。 而我只是一隻弱小的瓢蟲,爬行在校園這個封閉的「四方盒子」裡。 我有翅膀,卻笨拙,不能飛翔。

  5. 2009年3月16日 · 在平實中,鼓舞人的心靈。 著有「悠悠人生路」、「青春之泉」、「個性的發揮」等書。 作品深受讀者喜愛,被譽為「黑夜裡的一盞明燈」,經常被各級學校指定為課外讀物。 陳火泉(1907年08月28日~1999年05月20日),1908年出生於彰化鹿港。 父親陳水為傳統漢醫,母親鄭市為商人之女。 七歲時(1914)進入鹿港文開書院研讀漢文,研讀《四書》、《五經》、《詩經》、《唐詩三百首》、《左傳》、《古文觀止》等。 十一歲(1918)進入鹿港第二公學校,開始接受日語教育,因為資質優異,直接由一年級跳級至三年級。 公學校畢業後,同年(1923)進入鹿港第一公學校高等科就讀。 十八歲(1925)高等學校畢業,考進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應用化學科就讀。

  6. 2008年5月1日 · 記憶最深刻的是,一九四五年東北大學助教授桑原武夫在「世界」雜誌發表「第二藝術——有關現代俳句」一文,他指出俳句只是一種藝術的表現方式,經過三百年來,仍然墨守成規不變的封建精神,與現實的人生不能深入情緒的表現,尤其是採用詩的Paraqhrasis(同一文意之另一種文)之最非藝術樣式的手段來表現,可以說一種「餘技」,消遣的文字工具,冠以「藝術」稱之為「第二藝術」,以與其他區別。 他對俳句的論調很激烈,擴大到文學,精神構造,教育的措施,否定短詩的論旨。

  7. 2011年11月13日 · 1980年導演李行執導拍攝電影「原鄉人」,由當紅的秦漢、鳳嬌主演,當時之所以對此片印象深刻,並非由於劇情本事或演員的高知名度,而是鄧麗君娓娓唱出的那雙展翅高飛的翅膀,悠揚地於心靈想像世界裏展現一幅無垠自在的天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