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0年6月1日 · 台北榮總婦產部主任趙灌中解釋細胞分裂過程中致癌基因被誘導出來誘導的因素之一,「是雌激素過度刺激造成子宮內膜增生或病變。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子宮內膜癌好發於更年期或停經女性,主要症狀是異常出血,由於症狀明顯,容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也較好。 國外研究也發現,子宮內膜癌可分成兩型: 第一型是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初經早停經晚、生育少、年紀較大的女性。 第二型是年輕、較瘦的女性,完全沒有上述的危險因子,「目前推論可能與基因有關,」 台大婦產科主治醫師鄭文芳說,年紀輕的第二型患者通常細胞分化比較不好,預後比較差。

  2. 2010年12月1日 · 「不到5點,太陽要下山了! 」前衛生署長、中研院院士陳建仁感慨形容,因為他的助理及就讀醫學院的外甥也都在二、三十歲年紀輕輕就罹癌。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就如同陳建仁的感受一樣,很多人感覺怎麼在台灣,年輕人得癌症愈來愈多? 事實上,癌症與年輕人的距離其實很近。 根據衛生署統計,2007年台灣15~39歲有10117人得到癌症,是25~44歲這個年齡層第一大殺手,10年前這個年齡層的第一大死因卻是意外事故。 癌症28年來盤踞台灣十大死因之首,20年來癌症發生率也持續攀升,但確實某些癌症有年輕化的趨勢。 衛生署統計室專門委員陳麗華分析10年來癌症死亡年齡中位數(將全體人口從大至小排列,位於中點的那個年齡)多數癌症其實年齡都往後延,唯有口腔癌年輕了1歲和食道癌年輕6歲。

  3. 2021年10月5日 · 「因為症狀可能隨時發生,病患會有心理壓力,臨床也常見有憂鬱現象。 」施志遠說,更擔心的是對生命安全造成威脅,例如突然昏厥而跌倒就有腦出血的風險,也可能引發心律不整導致休克或猝死。 與心搏過速一樣,病患自救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在感受症狀的當下測量脈搏與心跳,警覺是否與心搏過緩或心律不整有關。 「可透過時下流行的智慧型穿戴裝置做簡單測量,於就診時提供醫師做判讀參考。 奇美醫院醫學中心 陳志成副院長. 心搏過緩如何治療? 施志遠主任表示,經診斷確定病患的心跳低於需求且與症狀相關時,會先找出原因並加以去除,「通常心臟科醫師會先回顧病患病史,若是因藥物或內分泌性疾病所導致,可經由調整藥物來控制。

  4. 2014年2月7日 · 2014-02-07. .文 / 蘇亦昌.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Pixabay. 字級. 收藏. 分享. 簡單來說,當一個人的頭部發生外傷後,其嚴重度可從輕微的頭部不適、到暫時性的意識昏迷(少於30分鐘)、甚至是長時間的昏迷(30分鐘以上);在這樣一系列的嚴重程度中, 腦震盪屬於最輕微的頭部外傷,通常症狀是頭痛、噁心、全身無力、注意力無法集中、嗜睡等,但意識始終保持清醒。 值得注意的是,發生腦震盪,頭部不一定要受到撞擊,像緊急剎車這類易造成頭頸部快速前後甩的突發狀況,也可能使腦部因快速撞擊頭骨而產生腦震盪。

  5. 2020年11月10日 · 2020-11-10. .文 / 吳思遠.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吳先生53歲,食道癌,當初就醫時,胃鏡報告顯示癌症病灶位於下段食道28~32公分處,但電腦斷層顯示病灶為靠近頸部的中高位食道位置,為確認病人的病灶位置以精準治療,一樣安排病人接受正子斷層造影檢查,在確認病灶位置位於食道中高位後,也同時進行正子與放射治療治療計劃圖影像融合,擬定了精準放射治療的範圍。 (圖片來源:吳思遠醫師提供)

  6. 2018年4月2日 · 方法.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工作壓力大,常不經意的習慣性聳肩,造成整個斜方肌緊繃、肩胛骨外側和骨縫處瘀塞。 敲打前面對應的鎖骨,此解痛方式是應用前後對位法;另外,敲打肺經上的重點穴位或腋窩邊緣亦可解。 此外,一般人平常的作息活動,顯少有手臂舉直抬高的動作,使得腋下L肌肉處常年沒有伸展活動,血氣嚴重瘀塞,進而導致肩頸痠痛等問題,因此經常紓緩此處也非常重要。 時間. 每個解痛部位敲3 ~ 5 分鐘。 Point. 若使用前後對位法敲打,仍無法根除肩頸痠痛時,請集中敲打位在小腸經的肩貞. 穴。 肩貞穴位在肩膀斜方肌位置,氣血常瘀於此處;將瘀塞處敲通,便可紓緩肩膀斜方肌緊繃造成的不適。

  7. 2015年12月1日 · 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趙子凡說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心房因快速而不規律的跳動而無法有效收縮心房內的血液流動不佳很容易凝結成血栓一旦血栓隨著血流流到腦部就可能阻塞腦部血管造成缺血性腦中風。 心房顫動在台灣成年人的盛行率約1%,即約有23萬名患者,年齡愈大,風險愈高。 心房顫動危險之處,在於它會增加約5倍中風的風險,雖然只佔所有缺血性中風的15%,但比一般中風留院時間長,失能狀況更嚴重,死亡率更高,而且更容易復發。 台北榮總內科部主任陳適安領導的研究團隊,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超過18萬名未接受中風預防藥物的心房顫動患者,發現若病患年紀較大,且合併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臟衰竭等共病症,每年的中風率可高達8%。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