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5日 · 康復之家(簡稱康家) 為社區精神復健體系的一環,主要收治慢性、狀況穩定的精神病友。. 一般精神病者在急性期會在醫院做治療,過了急性期後,則可透過醫院精神科醫師評估轉介,或是依個人/家屬意願申請入住康家,目的是讓病友學習如何和其他住民 ...

  2. 2019年1月28日 · 2019-01-28. .文 / 嚴珮華.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針對小女孩的病況,台大小兒部主治醫師邱舜南解釋,「小女童只要激烈運動就會引發心室頻脈,嚴重時可能猝死。 小女童的父親說,女孩一開始是發燒,以為是腸病毒。 但她發燒後突然心律不整,急救送進醫院加護病房,加護病房為她做急救施以打強心針救命。 但小女童急救後,卻越救越急,這種發燒與心律不整的發生時間,相隔也越來越短來,使得小女童不斷的進出醫院加護病房急救。 嬰幼兒先天遺傳疾病兩成來自基因突變.

  3. 2017年8月30日 · 2017-08-30. .文 / 張義鷹.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Unsplash. 字級. 收藏. 分享. 最後他向母親說:「你兒子的眼疾名稱是視網膜變性,這樣的視力大概到45歲左右就會失明。 」他還用關心的口氣對母親說:如果將來你的小孩要結婚,越早越好,因為以當時的科技是沒有藥物可以治療的。 在小學的健康檢查,有關辨色力的檢查也都能通過,因此自己當時並不太在意這件事。 上了初中之後,有一次上博物課(現稱生物課),老師要我們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和變形蟲;並將其畫在作業簿上,同學們都很輕易地看到並完成,可是我卻沒辦法找出來,最後只好借同學的照抄完成作業,加上健康檢查時辨色力衰退很嚴重,天色較暗時,黑板上的字也看不清楚,又不敢發問,功課退步,終至留級。

  4. 2017年2月1日 ·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簡稱高醫附醫)副院長黃尚志的一篇腎病研究,登上國際期刊,徹底翻轉了台灣多年來中、西醫界對峙的僵局。 該研究分析2000~2005年健保資料庫共24971例個案,發現有些中藥可能對腎臟病癒後有幫助。 「我以為結論寫錯了,不敢發表,」研究負責人、台灣腎臟病醫學會慢性腎臟病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高醫附醫內科部主任黃尚志猶記得當(2011)年的震驚。 因為台灣洗腎率高,中藥被強烈懷疑是傷腎主因,因此腎臟科醫生對患者吃中藥深惡痛絕。 尤其2003年發現馬兜鈴酸可能與腎癌病變有關後,衛生主管機關即宣布全面禁用含馬兜鈴酸中藥材,致使西醫對使用中藥態度更趨保守。 他把這份研究報告壓了4年,帶領團隊不斷修正、反覆驗證,發現結論還是一樣:使用某些科學中藥對於腎臟具有顯著保護作用。

  5. 2022年9月13日 · 2022-09-13. .文 / 王興.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蠶豆症是什麼? 蠶豆症又稱G6PD缺乏症,全名為「葡萄糖-六-磷酸鹽脫氫脢缺乏症」,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妮 表示,缺乏G6PD的患者在食用或接觸到某些成分或物品,如:蠶豆、樟腦丸、紫藥水、黃胺劑、解熱鎮痛劑及氧化性藥物,就會造成體內紅血球破裂,造成人體溶血反應。 這是因為缺乏G6PD,將無法保護體內紅血球受到氧化反應的破壞。 溶血反應可能導致發燒、噁心、全身疼痛、低血壓、呼吸困難等,嚴重的溶血反應會導致身體組織缺氧死亡,危及性命。 蠶豆症類型,李妮醫師指出,總共分為以下5種型態: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6. 2023年1月30日 · 2023-01-30. .文 / 梁元齡.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Unsplash. 字級. 收藏. 分享. 「幸福感」(英文 psychological well-being)在心理學上,是指一種情緒的快樂、滿足。 當一個人經歷正向經驗、達到某種成就或渴求時,可能是吃甜食後,也可能是披上婚紗,都會令人感到幸福,臉上盪漾著笑容。 然而,「幸福感」放諸四海皆準嗎? 你或許經驗過這樣的情況:同樣一件事情,有些人感到幸福,有些人卻沒有具體的感受;或者遭遇相同的經歷,有些人感到痛苦,有些人卻樂在其中。 到底怎麼定義幸福感? 幸福感的來源是什麼? 我們能夠控制自己的幸福感嗎? 推薦閱讀:8種「助眠食物」改善失眠! 幫助入睡、提升睡眠品質. 幸福感的定義?

  7. 2021年7月13日 · 2021-07-13. .文 / 廣告企劃製作. .出處 / 廣告企劃製作.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心房顫動的盛行率也較過去來得高,一項本土研究發現,20年前盛行率僅約1%,去年臺北榮民總醫院以健保資料庫分析,發現盛行率已達2%,預估在2050年,可能將達3%至4%。 對於老年族群而言,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不僅是導致中風失能的罪魁禍首,更是造成心臟衰竭的最大原因。 近幾年,在治療的發展上一直備受醫界矚目。 治療以藥物為首選,控制不佳可考慮電燒手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