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風池. 【穴道名稱】:風池。 【身體部位】:頭部穴道。 【十二經脈】:足少陽膽經。 【治療效果】:疏風解熱,聰耳明目,宣暢經絡功效。 主治頸項、耳部、眼部、側頭部、腦部疾病:如感冒、項強、頭痛、眼病、鼻炎、耳鳴、高血壓、偏癱。 【穴位找法】:脖子後大筋(斜方肌)兩旁,頭髮邊內的凹窩中。 【穴道按摩DIY】: 1.(按摩手法):按揉法。 2.(力道節奏):雙手放耳後以大拇指指腹,由下而上按揉穴道10秒鐘,休息5 秒鐘。 3.(反覆進行時間):左、右各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2.肩井. 【穴道名稱】:肩井。 【身體部位】:肩部穴道。 【十二經脈】:足少陽膽經。 【治療效果】:調理氣血,舒經、通絡、除痹功效。 主治頭痛、落枕、頸痛、肩背痛、乳腺炎。

  2. 妳知道體內會發生何種變化? 快進來瞧一瞧。 女性自出生之後,卵巢一直處於沉睡狀態,直至青春期受到下視丘分泌的荷爾蒙影響而甦醒,開始形成循環性的月經週期。 控制荷爾蒙時機是由大腦邊緣的下視丘傳達,送至位於下視丘下端的腦下垂體,腦下垂體受到刺激後,便會分泌FSH和LH荷爾蒙;卵巢一接收到這兩種荷爾蒙,就會開始分泌女性荷爾蒙:Estrogen動情激素跟黃體素(Progesterone)助孕酮。 下視丘再依據血液中女性荷爾蒙Estrogen動情激素跟黃體素(Progesterone)助孕酮的量進行調節,如果女性荷爾蒙Estrogen動情激素跟黃體素(Progesterone)助孕酮減少,就命令腦下垂體分泌FSH和LH。

  3. 中藥藥性分為15大類:1.解表藥 2.清熱藥 3.袪寒藥 4.瀉下藥 5.袪濕藥 6.袪風 藥 7.止咳化痰藥 8.消導藥 9.理氣藥 10.理血藥 11.補養藥 12.收澀藥 13.安神. 藥 14.平肝熄風藥 15.其他及新增品項. --------------------------------------------------------------------------- 十二、收澀藥. 凡具有收歛固脫,可用以治療氣血精津,耗散滑脫之症的藥物稱之收澀藥。 臨床上可分為四類: 1.固表歛汗 --常用藥物如:浮小麥 。 2.澀精止遺- 常用藥物如:山茱萸,芡實,覆盆子,烏賊骨等。 3.歛肺止咳 -藥物如:五味子。 4.澀腸固脫 --藥如:赤石脂,肉豆蔻。 常見【收澀藥 】如下:

  4.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功效:疏經、活血、袪風。. 疏經、活血、袪風。. 關節痛、腰痛、筋肉痛、遍身走痛。. 本方以有瘀血與水毒,並外感風寒,引起筋肉、關節、腰部、 尤其腰以下發生疼痛者為目標。. 大多因酒色過度,和內傷與 ...

  5. (7)備註: 此為胃虛氣失升降之所致。以胃氣虛弱,心下部有停飲,而呈 現心下痞鞭,並有上逆、吞酸、嘈雜、嘔吐等症狀,尤以噯氣 特別多者為目標。本證為虛證,患者大多體力衰弱,脈腹俱無 力。 本方可視作生薑瀉心湯中,取去乾薑、黃連、黃芩、換入 旋覆花、代赭石而成者。因為本方之證 ...

  6. 大腸激燥症臨床表現. 常有腹痛、腹瀉、便秘等消化系統症狀,並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狀況。 1.腹痛:間斷性下腹部疼痛,常在乙狀結腸部位,排便或排氣後腹痛可緩解。 2.便秘:較常發生,排便困難,大便乾硬或呈羊矢狀,排便後仍有便意,腹脹,排矢氣較多。 3.腹瀉:典型病人可數年或數月內間斷出現水樣腹瀉,常在清晨或早餐後腹瀉加重。 有些糞便中帶有大量粘液。 有些病人無腹瀉,但排便為『鉛筆樣』糊狀大便。 4.其它表現:腸激燥症候群還常有胃灼熱、明顯腹脹、心悸乏力等症狀,以及如失眠、焦慮、憂鬱等精神症狀。 大腸激燥症鑒別診斷. 首先必須排除腸道器質性疾病,如慢性細菌性痢疾、慢性結腸炎、結腸癌、結腸息肉、結腸憩室、小腸吸收不良等。

  7. 十五大類中藥藥性解析. 中藥藥性分為15大類:1.解表藥 2.清熱藥 3.袪寒藥 4.瀉下藥 5.袪濕藥 6.袪風 藥 7.止咳化痰藥 8.消導藥 9.理氣藥 10.理血藥 11.補養藥 12.收澀藥 13.安神. 藥 14.平肝熄風藥 15.其他及新增品項. --------------------------------------------------------------------------- 本篇介紹【安神藥】: 十三、安神藥. 心神不寧之症,每多虛實夾雜,心火亢盛,邪熱內擾,或肝陽上升者,多偏於實;而心血或肝陰不足以及七情所傷者,多偏於虛。 在治療上又區分為二: 1.重鎮安神 --.常用藥物如:龍骨,牡蠣等。 2.養心安神-- 常用藥物如:酸棗仁,夜交藤,合歡皮,遠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