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由高雄農改場負責田間品種選育及產量試驗,臺灣大學教授鍾嘉綾及沈偉強負責抗病基因檢測及人工接菌,引進國際稻米研究中心抗稻熱病基因品系作為父本,與母本「高雄145號」雜交選育,歷經8年育成抗稻熱病新品系「高雄育5508號」,今日命名「臺大高雄1號 ...

    • 傳統領域和林班地交會在林下經濟
    • 藉南庄橙回家建立品牌識別
    • 只要不違反林下經濟的原則 都可開發成商品

    也在這一年,新竹林管處於2月在苗栗南庄蓬萊村,賽夏族重要的聚落簽訂「夥伴關係」,同時承諾做到「平等、互信、共管」的宣示後,雙方即攜手共同守護山林及部落環境、維護自然資源永續、踐行部落經濟永續發展的步伐。這也是根誌優提到林務局就以「家人」來稱呼的原因。 直到2020年6月,雙方在部落長老帶領下,透過林務局社區林業計畫協力,已進行至少110人次的山林巡護,並進行部落周邊加里山步道的刈草及環境維護工作。林務局2019年4月發布「適地發展林下經濟」政策,將養蜂、椴木香菇、木耳,和臺灣金線蓮列為森林環境下首波可容許的經濟產業品項,除此,也不間斷開發新項目,新竹林管處現任處長夏榮生指著植樹活動現場的竹筒椴木雞湯問,好吃嗎?紅羽土雞也是其中一項。 他們在2019年9月起,開始加入中興紅羽土雞保種飼養行列,...

    這一次終於等到了新星,中興大學研究團隊復育成功的南庄橙,新竹林管處除了在植樹當天先送了21株,預計可送到將近百棵植株,曾彥學說,3年就可以開始結果收成。 雖然原生地的植株才開始,但是林務局針對這個品項的開發腳步卻很快,已經進行研發並有所收穫。他們利用中興大學的母株結的果實分析研究並開發商品,期能以此帶動里山經濟發展場域,像是概念店「森林小站」做品牌識別,培養年輕人「森力軍」做生態旅遊導覽員。 南庄橙開發商品緊跟著林下經濟的概念執行,林下經濟重要的核心以不破壞生態為主,因此,建立友善環境與信任的品牌尤為重要,林華慶指出,下一步林務局要輔導的就是品牌認證,像是橘皮萃取精油如何取信於眾,消費者依據什麼來選擇可信任的品牌,都要在可收成前先建立制度。

    此次活動的主辦單位之一,新竹林管處先提提供了幾個品項,橘皮巧克力、橘子磅蛋糕是林管處作業課的課員謝立忻的作品;燻魚與醃肉飯糰是賽夏族傳統飲食料理,根誌優說賽夏族的傳統醃肉,因為沒有鹽巴可用,先以口水混拌再加上橙汁醃漬,當然改良後的現代性料理,是以鹽與橙汁為基底醃漬。 最值得稱頌的是雙方在思考南庄橙何以消失的原因,包含太酸不適口、枝幹多刺不討喜,以及被市場上推陳出新適應消費者口味的新品種淘汰,而這些卻是萃取精油產品的優質特色。宜蘭大學的實驗室分析出橙皮含有70%以上的檸檬烯,獨居全臺之冠。臺大園藝系教授林書妍,以蒸餾和壓榨兩種方式萃取的精油,擁有常見柑橘類精油沒有的木質類氣味,這個發現令人驚喜,可說是獨一無二了。 南庄橙植栽於賽夏族傳統領域內,符合里山經濟的自然農法作物種植,再結合先前開發出的...

  2. 晚崙西亞橙(晚崙夏橙),又稱「香丁」,即是知名品牌「香吉士」果汁使用之水果。 國內主要產地在臺東縣東河鄉,每年3、4月是採收期,今年因冬季偏暖,產期稍微提早,2月中旬起即有部分農民開始採收,並且因農曆年後的幾波寒流加速其轉色,果色則更加橙紅誘人。 晚崙西亞橙口感酸中帶甜,且有獨特濃郁的香氣,現在品嘗正是時候。 晚崙西亞橙是柑橘類中最晚熟的水果,並且,相較於一般柑橘類開花到果實採收約需8至10個月,晚崙西亞橙卻需要長達14個月的開花結果期;因此,每年3月進入採收期,果樹上同時已有下一輪產期所開的花,有些甚至已結成小果,形成花果共生、二代同堂的特殊景象。

  3. 其他人也問了

  4. 內容提供/《畜產專訊》 文/畜試所飼料作物組 鍾萍. 植物育種(plant breeding)是一門藝術的科學,在早期品種選育過程中,以馴化(domestication)選拔合意性狀,使植物適應環境以符合人類栽培所需。 一品種的育成需透過遺傳變異,由不同遺傳變異的族群進行選拔,選育出育種家所冀望的品種特性。 遺傳變異可由個體產生自發性的突變、誘變、雜交或引種等方式獲得,由遺傳變異庫產生的多樣化外表型個體,可以提供育種家選拔優良個體彼此相互雜交,不僅可豐富外表型的變異庫,更可培育符合人類栽培所需的新品種。 近幾年來現代育種更結合了生物技術的方法,大幅提升育種效率。 傳統育種.

  5. 甜根子草是臺灣原生禾本科甘蔗屬植物,每年10至12月會抽出純白色花穗。 (圖片提供/第一河川局) 陳登欽時任宜蘭環保局長,他從與瓜農溝通著手,並加強對「行為人」的汙染稽查,使得瓜農開始尋找使用有機肥料、無魚毒性殺蟲劑等替代方案;替代方案成本高,竟促使瓜農漸漸放棄在河川地種植。 水利署第一河川局隨著許可到期,也逐步將河川地收回,不再開放申請,迄今總計已收回200公頃河川地。 為了解決蘭陽溪河床揚塵問題,環保局也跟河川局展開試驗合作,他們嘗試過鋪乾稻草、建置攔水土堤等各種方法,最終發現以種植甜根子草效果最好。

    • 鍾瑤1
    • 鍾瑤2
    • 鍾瑤3
    • 鍾瑤4
  6. line. twitter. 花蓮場研究人員指導青農陳文正改善甜瓜栽培技術。 內容提供/農政與農情 文/林文華(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助理研究員兼作物與生態研究室主持人) 「哈密瓜2 箱嗎? 好的,今天寄出! 」宜蘭溫室青農陳文正掛上電話,臉上的汗水掩蓋不住嘴角的笑容。 這是他第一次在溫室內種出高單價的脆質哈密瓜,同時也是宜蘭溫室的第一次。 宜蘭瓜農老前輩口中的溫室魔咒. 「脆質哈密瓜在溫室種不起來啦! 」在宜蘭種植脆質哈密瓜幾十年的官漢煤說道:「果實不是畸型就是太小,根本不能賣。 」像官漢煤這樣老經驗的哈密瓜農,數度嘗試在溫室內種植宜蘭壯圍遠近馳名的脆質哈密瓜品種——「新世紀」,無奈就是種不好。 溫室生產脆質哈密瓜「新世紀」品種易產生畸形果,瓜農為之卻步,不敢嘗試。

  7. 20211216. 國產鳳梨釋迦過去以外銷為主,許多國人沒有吃過,不知道怎麼吃。 (圖片提供/農委會) 鳳梨釋迦甜度達24至28度,名列最甜水果之一,但國產鳳梨釋迦過去以外銷為主,許多國人沒有吃過,不知道怎麼吃。 曾任國宴御廚的雷議宗推薦,將鳳梨釋迦沾咖啡粉,像芭樂沾梅子粉一樣吃,可以讓咖啡味覺基調的苦、酸、澀與鳳梨釋迦的甜味平衡,拉出鳳梨釋迦的香氣與柔滑感,帶給味覺口感上豐富的層次感。 曾任五星級飯店行政主廚,並三度為總統就職餐會掌廚的名廚雷議宗表示,他曾任教於國立臺東專科學校,因母親喜歡吃鳳梨釋迦卻又覺得鳳梨釋迦太甜,他因此嘗試為鳳梨釋迦淋上檸檬汁,創造酸甜平衡;並從喝濃縮咖啡Espresso搭配甜點以平衡苦味取得靈感,獨創將鳳梨釋迦沾原豆研磨的咖啡粉吃,意外創造出很搭的吃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