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30日 · 2021-03-30. .文 / 蔡世澤.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Unsplash. 字級. 收藏. 分享. 臨床上,胰島素百年來,成了千萬名第1型糖尿病友續命「神藥」外,時至今日,即使新型降糖藥物紛紛問世,胰島素在糖尿病治療上的地位,依然屹立不搖,甚至還被比喻成(女士衣櫥中不可或缺的)黑色小禮服 (The black dress of diabetes treatment)—滿足長青、百搭、萬用等訴求。 (推薦閱讀: 面對糖尿病的心理調適? (2021年是胰島素發現100週年。 圖片來源 / 蔡世澤醫師提供)

  2. 2023年12月28日 · 白藜蘆醇有許多良好功效,可以預防各種疾病,包含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神經退化性疾病等,以下為白藜蘆醇4大功效與作用: 維持心血管健康: 根據《 英國藥學期刊 》2019年一篇研究論文,白藜蘆醇的 抗氧化 作用可以有效降低 高血壓患者 的 血壓 ,防止中風。 研究也證實白藜蘆醇能幫助減少 壞膽固醇 ,降低總膽固醇與 三酸甘油脂 ,達到預防心臟病的效果。 提高記憶力 : 白藜蘆醇能夠提高記憶力並增強認知功能,如 阿茲海默症 、 帕金森氏症 和亨廷頓舞蹈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

  3. 2021年1月22日 · 2021-01-22. .文 / 張衍爐.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陳弘璋攝. 字級. 收藏. 分享. 當巨大苦痛的重病襲來之時,我們常會身不由己,驚恐茫然不知所措。 疾病的變化千奇百怪,治療過程中,遇到人生險境或絕境並非少見,遇到3次絕望則不尋常,然而過去4年卻讓年近70的我經歷到這樣的慘況。 回顧我走過的血癌、骨髓移植與肝衰竭換肝歷程,慶幸的是罹病的路上 , 在憂懼沮喪的光景裡,憑藉著台灣醫界菁英們的高超醫術,現代精準醫學的尖端成就,及醫學中浩瀚而祕不可測的奇遇,讓我在3次老命瀕危的時候,幸運經歷了柳暗花明的轉折,才能走到今天和重病前差不多的正常體況,真的是感恩再感恩!

  4. 2021年7月26日 · 十四年前,台大中文系副教授璧名被診斷出罹患第三期子宮頸癌,腫瘤長達九公分,而且已經擴散至胃腸及淋巴,五年內存活率僅有二成。 因為腫瘤太大且已經轉移,無法立即開刀,必須先透過化療、放療來控制病情,之後再看情況做打算。 醫生帶著有如「生死狀」的手術同意書來告訴璧名,她所做的化療、放療劑量,已經到達人體能承受的臨界點了,萬一在治療中導致腸道破裂,就必須要緊急開腹截掉一段腸道。 而這種近乎是「以暴治暴」的高強度治療,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璧名的指甲龜裂、黏膜出血,加上放療部位接近膀胱,每天晚上都得狼狽掙扎起床如廁多達十幾次,回病床以後,還得花上半個鐘頭為傷口消毒上藥。 因為照護過程實在太麻煩了,一開始連看護都找不到。 在這遍體鱗傷、猶如凌遲的至暗時刻,璧名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家學:太極拳。

  5. 2020年1月8日 · 2020-01-08. .文 / 張曉卉.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每年有1萬3千多人聽到醫師宣判「你得了肺癌」;連續7年,肺癌居國人第一奪命癌。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表示,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包括:咳嗽、喉嚨沙啞、胸悶和喘氣等,經常被當作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因而很難早發現,獲得正確診斷,超過6成患者發現肺癌的時候已經是晚期。 (推薦閱讀: 每天6女性,死於肺癌 ) 4特徵,小細胞肺癌可說是「最惡霸的肺癌」 台北醫學大學人體研究處人研長李岡遠醫師表示,肺癌的種類多,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 其中,小細胞肺癌在台灣的5年存活率僅6%,比胰臟癌的9%更低,是名符其實的「癌中之王」!

  6. 2023年3月9日 · 亞洲首支精神益生菌 PS128™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S128),是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蔡英傑教授團隊自上千株乳酸菌中以多種細胞及動物模式篩選而得正式將益生菌由消化免疫代謝的領域帶進精神健康領域。 「精神益生菌PS128」能夠調節腦中多巴胺濃度,對憂鬱、焦躁、腸躁、自閉等症狀具舒緩效果,能同時降低壓力賀爾蒙,阻斷壓力對身體的戕害。 全球包括美國、義大利、台灣等頂尖醫療機構也針對PS128的神經心理調節功效進行人體臨床研究,目前已成功於國際期刊發表14篇相關論文。

  7. 2016年10月5日 · 台大心臟內科醫師、心臟基金會佳醍副執行長指出,有效的運動雖然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但是已有心血管疾病之病患,代表血管已有受損,要避免劇烈運動,應該有「適量、簡單」運動的概念,若運動時出現胸痛、胸悶、喘以及盜汗等症狀,甚至有時牙齒、下顎疼痛等輻射痛,就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徵兆。 因此呼籲民眾,在從事劇烈運動之前,都應檢查本身心臟血管的狀況,避免劇烈運動導致猝死的可能。 佳醍醫師特別提醒民眾,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這是因為寒冷天氣會增加心臟負擔,若此時進行劇烈運動,容易促使心血管疾病發作。 他建議冬天要運動時,最好要先做暖身,盡量不要在戶外活動,在室內做些簡單的運動,就可以適度地保護心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