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7日 · 1. 通貨再膨脹 (reflation) : 通貨再膨脹是指政府擴大產出、刺激消費並抑制通貨緊縮的財政或貨幣政策, 這通常發生在一段時間的經濟不確定或是衰退時,在這個階段經濟成長停滯, 過剩的生產力及下跌的大宗產品使得通膨率更低,企業的獲利不佳且實際收益下降, 央行降低短期利率來刺激經濟。 此時 債券是最佳選擇。 2. 復甦 (recovery):

  2. 2018年8月21日 · 2018.08.21. 投資書單 市場先生觀點. 最後更新:2023-08-28. 《 非常潛力股 》這本書是 價值投資 必讀的經典, 巴菲特曾說,自己的投資有85%來自葛拉罕,15%來自費雪, 而費雪就是本書的作者,他是「 成長股投資 」的代表人物, 什麼是成長股投資? 成長股投資不同於一般的分析方法, 一般分析方法僅僅是希望減少虧損、戰勝大盤, 而成長股投資則是希望透過分析來取得「數倍的利潤」。 例如以Amazon (NASDAQ:AMZN)這檔股票為例, 公司依然沒有太多盈餘,本益比是天價, 但它5年內股價上漲超過10倍,主因就是他有足夠的成長潛力。 這種類型的股票就可以把它稱為 成長股 。 AMZN 圖表 由TradingView提供. 《 非常潛力股 》這本書初版發行於1958年,

  3. 2023年6月1日 · 結構型金融商品 (英文:Structured Product)是結合「固定收益商品」跟「 衍生性金融商品 」的產品,透過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財務槓桿,來獲得較高的報酬率。 「固定收益商品」包含存款、債券、保險等。 「衍生性金融商品」包含用 期貨 、 選擇權 ,去操作股票、指數、利率、匯率、商品、信用事件等。 台灣人熟知的連動債 (Structured Note)就是結構型金融商品的一種。 2008年 金融海嘯 ,雷曼兄弟倒閉後,它所發行的連動債無力償還,導致投資人血本無歸,此次事件後使得連動債惡名昭彰。 結構型金融商品舉例. 王大明花了1萬美元買結構債,發行機構把其中的9,000美元買入 零息債券 ,期間不配息,但到期可以領回1萬美元。

  4. 2022年10月1日 · 理財入門知識. 最後更新:2022-10-18.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介紹什麼是行為經濟學的基礎概念,以及它在財務金融上對我們的影響。 許多人投資時會用看似很理性,會採用嚴謹的分析,但最後投資過程卻一再發生意外,許多行動超出自己原本的計畫, 而同樣類似的錯誤不是只發生在少數人身上,而是大多數人都曾經遇到。 這問題,其實就是「人性」的影響,我們天生就比較容易在某些決策上犯錯, 例如缺乏自制力、行為不理性等因素,而導致做出的行為是基於個人偏見而非真實, 在學術上這種研究投資人人性上的偏見是如何影響決策行為,就稱為 行為經濟學 ,用在財務金融當中,則是稱為 行為金融學 。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介紹行為經濟學,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行為經濟學是什麼意思? 10個行為金融偏誤的例子說明.

  5. 2023年8月3日 · 投資大師. 馬克.米奈爾維尼(Mark Minervini)以精於挑選成長股聞名, 他也是暢銷書《超級績效》的作者,他曾在五年內將數千元資金翻倍成長至數百萬美元,年化報酬率達 220%; 1997 年,他贏得「美國投資冠軍大賽」,年化報酬率高達 155%。 本文市場先生介紹馬克.米奈爾維尼的生平、職業生涯和投資哲學,並分享他如何透過 SEPA 策略取得超級績效。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馬克.米奈爾維尼是誰? 職業生涯:開創 SEPA 策略,以年化報酬率 155% 獲得投資冠軍. 特定進場點分析(SEPA策略) 趨勢樣板是什麼? 超級強勢股的四大階段. 六大股票類型:特徵&案例. 如何挑選成長股? 基本面分析:餅乾模 & 蟑螂效應. SEPA 策略的實際運用五步驟. 馬克的投資哲學.

  6. 2023年9月28日 · IB盈透證券是全球最大的網路券商,提供全中文化介面,不僅商品全球最齊全,也是唯一提供中文期貨交易的券商,可以全線上免費開戶。 IB證券分成美國IB帳戶及香港IB帳戶,建議開美國IB的帳戶,資產才會受到最高3050萬美元賠款保障。 IB操作介面比較複雜,可以開戶後多去摸索一下,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看看囉。 (本文提供的官網連結是美國的IB盈透證券開戶,點選官網連結進入會顯示中文介面) IB盈透證券相關資料: IB盈透證券官方網站. IB盈透證券開戶流程教學 (圖解) 本篇市場先生將介紹,IB盈透證券的利率是多少? 以及拿利息的條件、計算方式。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IB盈透證券的現金餘額可以領多少利息? IB盈透證券的利率是多少? 現金餘額計算方式:超出1萬美元以後的現金餘額開始計息.

  7. 2022年11月7日 · 投信的全名是證券投資信託公司,簡稱投信,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基金公司, 截至2022年10月底止,台灣的前五大投信分別為元大投信、群益投信、國泰投信、復華投信和富邦投信,管理資產都達數千億台幣不等。 基金公司募集投資人的錢後,由基金經理人把這些錢進行投資,基金公司則賺取基金的手續費及管理費。 基金投資範圍很廣,包括全球股票、債券等商品,而有一些基金的投資標的是台股市場,這些基金在台股加起來的交易量對台股有一定的影響力。 證交所每天公布三大法人買賣超數據中,其中投信的買賣金額,指的就是這些基金公司整體,針對某些個股的買賣交易狀況的總和。 由於基金公司操作的是投資人的錢,如果連續幾個月或幾季績效不佳,投資人可能會把錢撤走,基金公司的收入就會因此變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