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0年5月4日 · If you're in trouble, or hurt or need--go to the poor people.(John Steinbeck). 五月看的第一部電影--憤怒的葡萄,雖然是黑白片,片長128分鐘,但是從頭到尾沒有冷場。. 描述的雖然是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然歷史總是不斷的在重覆循環,對照現在的失業潮,亦 ...

  2. 2007年4月14日 · 「ポーリュシカ•ポーレ」不是ORIGA的原創曲,而是一首以俄斯民謠為基礎的歌曲,因此有很多版本的歌詞。 這首「ポーリュシカ•ポーレ」是日劇「青の時代」的主題歌,經Origa翻唱後,顯得柔媚大氣。

  3. 2007年4月10日 · 沙龍的白花 舊名為茱麗葉,貝那(Julie Bernard)的雷卡米耶夫人,於一七七七年十二月,出生在法國里昂一名公證人的家中。 她的幼年是在修道院中渡過的。 一七九三年,和同樣出身於里昂的銀行家傑克.雷米卡耶結婚,當年,她的丈夫已四十二歲,茱麗葉卻只有十五歲。 年輕的雷卡米耶夫人,得力於丈夫財富的支持,在巴黎的秀榭.丹唐及庫里西的宅邸內開設了沙龍。 不久,她就超越了後來成為拿破崙妻子的波爾涅夫人(即約瑟芬),成為社交界的風雲人物。 革命的緊張情勢消逝之後,女性們開始對於開放而具有古代希臘風格的服飾趨之若鶩。 儘管雷卡米耶夫人是走在流行的尖端,然而由於嫌惡燦爛奪目的色彩,所以日常的穿著都以白色為主,就連佩戴物也只限於珍珠。

  4. 2007年5月24日 · 一位危險的囚犯勞斯汀(勞迪尼洛Robert De Niro飾),一位是冰山美人伊斯黛拉(葛萊妮絲派楚飾)及有錢卻古怪的黛斯摩夫人(安班克勞馥Anne Bancroft 飾)。

  5. 2007年4月5日 · 巴塞爾美術館版畫部門的負責人保羅.丹拿爾先生回答我這個問題:「可以用兩個理由來說明:其一,在中古社會勢力快速發展的多明尼哥修道會,在其傳教活動中,以死亡的懲戒來勸誘人們。 先將死亡的恐怖擺在眼前,再導之以只有信仰才可得救。 另一原因就是,黑死病使得這種教義得以急速的廣泛發展。 」 隱藏的二幕戲劇 回到巴黎之後,我去拜訪美術研究者巴爾鐸夏帖斯先生。 像荷爾拜因的「大使們」中的骷髏一般,扭曲描繪的手法,稱為「扭曲的遠近法」,他是在這個領域的研究者當中最卓越者。 為什麼荷爾拜因要使用扭曲的遠近法呢? 巴爾鐸夏帖斯先生說: 「這幅畫是一齣二幕的戲劇。 畫面上可見到二位人物,左邊的男子代表世俗,右邊的男子則呈現出聖職的權力。 我們看見了架子上,偉大的人類知識與技藝的結晶。

  6. 2006年12月8日 · 《福爾摩沙》的文藝派特色,也成為三 年代放眼都是政治派的台灣文學原野上的一朵奇葩。 巫永福日後的文學性格,無論是小說或者詩,也幾乎就在這裡已經十分確定。 僅僅發行三期的《福爾摩沙》,巫永福發表了兩篇小說、詩作二首和一篇劇本。 以他的小說初作──〈首與體〉來看,顯然是接受了現代主義的影響,具有不確定的、內省的、心理描寫的特色,有嘗試穿越表相的人情、人際關係,透視、追索內心的創作意圖。 《福爾摩沙》的同人,張文環、吳天賞、王白淵也寫了相同風格的作品,可能走現代主義的路子,是藝術研究會作家經過研討之後,得到的共識。 一九三五年,明治大學畢業後,返台任《台灣新聞》記者,並加入張深切、張星建主持的台灣文藝聯盟,在其機關誌──《台灣文藝》發表小說及詩作。 後來又加盟張文環負責的《台灣文學》,發表作品。

  7. 2007年3月7日 · 作者:莫里斯‧尤特里 Maurice Utrillo (1883-1955年) 莫里斯‧尤特里羅出生於巴黎,逝於朗德省達克斯,他的母親是畫家蘇珊娜‧瓦拉東。 在19歲時因飲酒過度而無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