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17日 · 我想,「獲利」與「讓」往往也只是一線之間的選擇,有著良善的「利他」動機,才有機會為他人帶來成功,達到最高成就的「利己」。 日本經營之聖的「利他精神」

  2. 2015年8月20日 · 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蘇斯金 《讓對方得利,自己更開心的雙贏談判術》 (Good for You, Great for me)這本書,就很直接點出這個現象,表示「學到雙贏談判的合作方式之後,許多談判者還是沒有辦法完全放棄過去帶來良好成果的競爭本能」。 這種一針見血的評論,戳破雙贏的語言包裝,把談判桌上的現實赤裸裸地呈現出來,這是本書的一個重要價值。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把餅做大,然後......我還是要多分一點. 西方談判學者也喜歡將「分大餅」和「把餅做大」,當成光譜的兩端,認為這是談判者的抉擇,甚至是一種困境。

  3. 2015年2月1日 · 「毛利」是真正進入公司的營業收入,意義遠營業收入還要重要,將營業收入扣除變動成本之後,剩餘的金額就是毛利。 許多產業消息常見的「毛利率」,指的是毛利占營業收入的比率。

    • 從學校開始培育人才推師徒制,留任率達8成
    • 教育訓練成本逾同業10倍每員工產值2年增33%
    • 小檔案_聖暉

    而為了能更靈活在多產業、多工種當中轉換,背後靠的是: 通才的訓練。「(我們)輪調方面非常快速,不會集中在單一客戶,」聖暉副總經理陳淵碧指出。 梁進利說,「大的無塵室訓練的人是,你一個人只要懂得一件事,小的無塵室,你可能一個人要懂兩、三件事。大的無塵室要訓練『專才』比較快,但是小的無塵室,它要訓練『通才』比較快!」 但,人才取得卻也是最大考驗。「現在大勢所趨,年輕人被半導體廠挖走,」臺北科技大學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特聘教授胡石政說,相較於北部的同業,位於台中的聖暉沒有地利之便,「但是他們如果願意培養自己招募進來的,中、南部這些私立大學、二線科技大學的學生的話,也是可以彌補。」 為了培育人才,聖暉從學校開始做起。2019 年起,該公司積極與北科大、雲林科大、勤益科大等學校建立策略夥伴關係,推動一...

    接著,為了加強對近年加入公司年輕員工的訓練,2020 年,該公司成立「聖暉 A+ 學院」,從員工入職的第 1 天,就更系統的規畫員工的學習發展。 該學院由梁進利自己擔任校長,除了有專責的教學行政中心開發訓練教材與分析效益,也指派公司各部門推出專案整合、工程設計、管理、領導等課程。2021 年,聖暉教育訓練的投入金額超過 700 萬元,是同業亞翔逾 10 倍。 因為需要通才,梁進利鼓勵員工「入行」、理解各產業, 「只有入行,才可以聽得懂我們客戶所說的話,那才可以理解客戶的需求。」每個工程結案時,工程師都必須針對現在負責的產業、產業的特色、需求、使用習慣與執行情況,向其他工程師報告,傳承經驗;此外,公司更週週由資深工程師針對不同技術做線上授課。 楊慧寶說,他們甚至將擔任教育訓練講師的時數與晉升條...

    成立:1979 年 董事長:梁進利 主要業務:無塵室機電整合工程 成績單:2022 年前 3 季營收 202.4 億元、合併稅後淨利 17.78 億元 延伸閱讀 / 刀口上的小事 香港四分之一年輕人用它 借貸平台10年衝逾五千萬用戶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

  4. 2018年5月28日 · 1. 規律性併購演習. 一般公司都是等到成長遇到瓶頸了,才開始思考要不要併購。 史丹工具是 舉行「策略集思會」,訂定未來 3 年的企業策略,決定哪個事業該繼續深植實力,哪些則該仰賴併購快速成長,從而決定年度收購目標。 平時,公司則會在每周四 舉行「事業發展會」,讓全球各區域的事業群主管同步更新併購案執行狀況,包括併購標的、進度,以及併購後的整合狀況等。 2. 層層過濾併購對象. 老闆總認為,收購的公司如果能賺錢,就可以買了,接下來只要思考如何用更便宜的價格買下。 史丹利卻認為, 企業在收購前,不能只看收購對象的獲利能力,還要評估收購目標能否增加企業自身的營運績效 ,而這又可以透過兩個層面來檢視。 作業層面.

  5. 2006年12月19日 · 對行銷最簡短的解釋是,「發現還沒被滿足的需求,並且滿足它。. 」當年,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用這一句話啟動了商業變革,因為他教會了商家如何在產量過剩的情況下得以生存, 將行銷的重心從原本的價格和通路,轉移至滿足顧客需求,並 ...

  6. 2022年1月4日 · Google、GE 前執行長給我的領導啟發. 前 10 名中,有 7 家是屬於科技軟體開發或服務業,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史丹百得,其他 9 家都已經邁入雲端或線上服務產業,似乎預告雲端產業已成為未來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服務。 2021年最佳 CEO TOP 10. Adobe CEO 納拉言力排眾議、推動公司走向「訂閱制」 排名第一的 Adobe 執行長納拉言,出生於印度海德拉巴(Hyderab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