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月13日 · 文:李竺姮(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總監) 2018,台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50歲(含)以上人口近850萬人,比0~29歲「年輕人」的768萬人還多,甚至超過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加總的825萬人,夠資格單獨成立一個「長者市」。

    • 李鐘奭1
    • 李鐘奭2
    • 李鐘奭3
    • 李鐘奭4
  2. 2020年1月27日 · 聲樂. 在當時歐洲的樂壇對閹聲歌手的崇拜與熱愛,幾乎是病態的地步。 那時的人們說 「一部歌劇裡,若沒有閹聲歌手,那就代表著這不是一部歌劇。 」閹聲歌手的舞台魅力和影響力可見一斑。

  3. 2024年5月1日 · 回顧過往,文人國防部長在國防部、軍方面臨的暗中抵制、中傷非常觸目驚心。. 在楊念祖「六日部長」11年後的今天,儘管顧立雄被退輔會主委馮世寬認為跟之前的文人國防部長相比「應該頗具優勢」,但是是否能克服國防部、軍方的阻力,落實「文人 ...

    • 從「仿列寧政黨」出發的新潮流
    • 一張新系百官圖,道出根深柢固
    • 「很大」的新潮流,內部也出現了南北之爭
    • 延伸閱讀

    新潮流作為民進黨最廣為人知的派系之一,讓人談論的軼聞自然也是不少。 新潮流起初以1984年創刊的黨外運動雜誌《新潮流雜誌》的編採與撰稿人員為班底組成,這些人被稱為「新潮流十八飛鷹」,至今仍活躍於政壇的有前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民進黨大老吳乃仁、前立委林濁水、洪奇昌、前宜蘭縣長劉守成等等,新潮流內部嚴明,擁有強烈的「列寧式政黨」特質。 現任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曾說,「新潮流系是一個講究『民主集中制』的團體,任何成員都可以就公共政策、政治議題向領導人提出質疑」;現任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則給出他的看法,「新潮流系的決策機制是『社會主義色彩濃厚的參與式民主』,內部開會時常有『拍桌辯論』場景。」 早期的新潮流較為關懷勞動階層、社運團體,並與之合流向政府政策發揮影響力,之後汲取早期經驗轉向「群眾路線」,遏制具公...

    2020總統大選期間,當時身陷各種爭議的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於政見說明會上,秀出一張手板,有媒體將之稱為「新潮流百官圖」,列出新潮流派系人馬當時任職,韓加碼砲轟他們不僅藉著民進黨控制了中華民國,更指新潮流宛如癌細胞,眼中只有金錢、權力跟鬥爭,「他們在耍政治,他們忘記了,台灣人民過得多辛苦。」 韓國瑜當時還向總統蔡英文喊話,「你就像布袋戲一樣,在上面當總統,但新潮流的手把你控制住。」 台灣時值「抗中保台」、「芒果乾」氛圍炎上,韓國瑜一番言論被當作笑話看待。 然而,攤開民進黨檯面上公職人員和民意代表來看,從2020年晉身新科立委的賴品妤,富有經驗的鍾佳濱、張廖萬堅、許智傑、林俊憲、郭國文、劉世芳等,乃至被認為是「南流」又自成一派的「菊系」掌門人監察院長陳菊、賴清德,加上不被媒體注意的檯面下重要人物...

    新潮流本是「鐵板一塊」,或許歷史弄人,發生在國民黨身上的「寧漢分裂」,同樣發生在新潮流身上。 回顧當年,前總統陳水扁2000年帶領民進黨首次前進中央執政,擊敗國民黨的連戰、親民黨的宋楚瑜。雖然陳水扁頃刻躍為綠營共主,然而派系一旦大、人變多,分宗難以避免,而新潮流的內部也分成「南流」和「北流」。 之後,陳水扁與其親友接連爆出貪腐醜聞,南、北流對阿扁貪腐的態度截然不同。根據報導,當時北流兩位重量級立委李文忠、林濁水發表以「誠信」為名的辭職聲明,表達對陳水扁面對國務機要費案與黨中央處置的不滿;而屬於南流的賴清德、陳菊等人,依舊力挺阿扁。 該報導也提到,新潮流的南流儘管擁有賴清德、陳菊這類重量級政治明星,北流仍能在南流陳菊的眼皮下,阻擋菊系核心幕僚洪智坤掌握要職。 2024總統大選轉瞬就到,隸屬北流...

  4. 2022年1月10日 · 大底了解白色恐怖時期針對報業人員的肅清案件後,大略可以分成兩個種類:第一種是與共產黨有關,曾經參與過共產黨或相關組織,第二種是跟言論有關。. 這兩種的數量以前者佔絕大多數,但前者仍有部分為以羅織罪名方式,實以以言論入罪,如 ...

  5. 2018年10月16日 · 李賀非常欣賞李憑的演奏,寫下了著名的《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6. 2023年6月18日 · 一名女學生在網路發起「李明璁受害事件募集」,指台灣大學前助理教授李明璁涉嫌誘導女學生發展私人感情,恐有多人受害。 台大社會系17日晚間發表聲明,已依法通報性平會處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