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8日 · 民進黨5/26黨代表選舉,7月全代會改選權力核心. (中央社)民進黨今年將進行2年1次的黨職改選,中常會3月27日通過第21屆全國黨員代表選舉時程,於5月26日辦理黨員投票;黨代表選舉出爐後,預計7月間召開全代會,改選權力核心中執委、中常委、中 ...

    • 從「仿列寧政黨」出發的新潮流
    • 一張新系百官圖,道出根深柢固
    • 「很大」的新潮流,內部也出現了南北之爭
    • 延伸閱讀

    新潮流作為民進黨最廣為人知的派系之一,讓人談論的軼聞自然也是不少。 新潮流起初以1984年創刊的黨外運動雜誌《新潮流雜誌》的編採與撰稿人員為班底組成,這些人被稱為「新潮流十八飛鷹」,至今仍活躍於政壇的有前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民進黨大老吳乃仁、前立委林濁水、洪奇昌、前宜蘭縣長劉守成等等,新潮流內部嚴明,擁有強烈的「列寧式政黨」特質。 現任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曾說,「新潮流系是一個講究『民主集中制』的團體,任何成員都可以就公共政策、政治議題向領導人提出質疑」;現任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則給出他的看法,「新潮流系的決策機制是『社會主義色彩濃厚的參與式民主』,內部開會時常有『拍桌辯論』場景。」 早期的新潮流較為關懷勞動階層、社運團體,並與之合流向政府政策發揮影響力,之後汲取早期經驗轉向「群眾路線」,遏制具公...

    2020總統大選期間,當時身陷各種爭議的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於政見說明會上,秀出一張手板,有媒體將之稱為「新潮流百官圖」,列出新潮流派系人馬當時任職,韓加碼砲轟他們不僅藉著民進黨控制了中華民國,更指新潮流宛如癌細胞,眼中只有金錢、權力跟鬥爭,「他們在耍政治,他們忘記了,台灣人民過得多辛苦。」 韓國瑜當時還向總統蔡英文喊話,「你就像布袋戲一樣,在上面當總統,但新潮流的手把你控制住。」 台灣時值「抗中保台」、「芒果乾」氛圍炎上,韓國瑜一番言論被當作笑話看待。 然而,攤開民進黨檯面上公職人員和民意代表來看,從2020年晉身新科立委的賴品妤,富有經驗的鍾佳濱、張廖萬堅、許智傑、林俊憲、郭國文、劉世芳等,乃至被認為是「南流」又自成一派的「菊系」掌門人監察院長陳菊、賴清德,加上不被媒體注意的檯面下重要人物...

    新潮流本是「鐵板一塊」,或許歷史弄人,發生在國民黨身上的「寧漢分裂」,同樣發生在新潮流身上。 回顧當年,前總統陳水扁2000年帶領民進黨首次前進中央執政,擊敗國民黨的連戰、親民黨的宋楚瑜。雖然陳水扁頃刻躍為綠營共主,然而派系一旦大、人變多,分宗難以避免,而新潮流的內部也分成「南流」和「北流」。 之後,陳水扁與其親友接連爆出貪腐醜聞,南、北流對阿扁貪腐的態度截然不同。根據報導,當時北流兩位重量級立委李文忠、林濁水發表以「誠信」為名的辭職聲明,表達對陳水扁面對國務機要費案與黨中央處置的不滿;而屬於南流的賴清德、陳菊等人,依舊力挺阿扁。 該報導也提到,新潮流的南流儘管擁有賴清德、陳菊這類重量級政治明星,北流仍能在南流陳菊的眼皮下,阻擋菊系核心幕僚洪智坤掌握要職。 2024總統大選轉瞬就到,隸屬北流...

  2. 2020年7月15日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獨立職權主要是為了避免立法院挾制行政機關、權力過於大無法制衡,並期許監察院超越黨派行使監察權;考試院則是為了避免行政機關「用人不公」,所以考試獨立舉辦。 這段時間立法院為了監察院的人事同意權案吵得沸沸揚揚,「廢除考監兩院」的議題也再次被關注。 事實上這主張從過去到現在已被多次各政黨提起,且從民進黨到國民黨,及其他在國會中有席次的第三勢力政黨,看起來都已有大方向上的共識,既然如此,為什麼至今依然沒能實現呢? 考試院和監察院應該廢除嗎? 如果要廢除,要經過哪些程序? 《關鍵評論網》整理7個QA讓你一次看懂: 獨立職權主要是為了避免立法院挾制行政機關、權力過於大無法制衡,並期許監察院超越黨派行使監察權;考試院則是為了避免行政機關「用人不公」,所以考試獨立舉辦。

  3. 2019年4月22日 · 智慧農業. 智慧創生. 農業是一種食物-能源-水資源的整合系統,需要各種軟硬體投資,建立一個具有靭性與永續性的生產系統,以面對未來的食物、能源與水資源危機。 透過智慧農業4.0的發展,提升「農-食供應鏈」並發展新出路,農業當前的危機可能發展轉化為新契機。

  4. 2019年11月21日 · 教育部為了建構終身學習社會及因應國民升學與繼續進修需求,於2013年全面檢討修正「入學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修法的確是因吳寶春而起,但也讓整個制度更全面、更有彈性。 前兒童台哥哥「焦糖」陳嘉行日前在臉書宣布考取中山大學社會研究所,並透露自己其實17歲時沒參加聯考,沒想過還能重回校園,而且是直接就讀國立中山大學的研究所,引來不少質疑他的「入學資格」。 不過,早在2013年吳寶春提到因只有國中學歷,無法報考國內大學EMBA時,教育部就曾修法「吳寶春條款」,放寬同等學力。

  5. 2020年4月20日 · 2000年4月20日,國中生葉永鋕在校園廁所中死亡。 20年過去了,台灣陸續通過要求學校實施多元性別平等教育的《性別平等教育法》、落實婚姻平權的《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簡稱《748施行法》)。 在實踐性別平權的路上,感謝有你風雨相伴。 作者: TNL 編輯. Photo Credit: Jelly Chen分享於‎1210讓生命不再逝去,為婚姻平權站出來 音樂會. 全台第一位公開出櫃的男同志:祁家威. 長期投入同志平權運動,1986年向法院請求同婚登記遭拒後,開啟了他倡議婚姻平權的漫長之路,並於2015年聲請同婚釋憲。 他早在1980年代就開始在街頭發送保險套,推廣愛滋防治與性健康教育。 促成台灣「性平教育」的起源:彭婉如事件. 婦女運動工作者,關懷雛妓、離婚婦女等議題。

  6. 2024年1月13日 · 此次選舉,賴品妤的對手包含無黨籍的黃瑞傳及楊木火、雙語無法黨的嘉蒨、台灣維新的陳長志,以及擔任兩屆議員的廖先翔。其中,賴品妤及廖先翔的政治攻防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