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一市場」是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攤商們,對這個宛如他們第二個家的市場的暱稱;還有一座「二市場」,則是指穿越大半個臺北市,鄰近松山機場,民族東路、濱江街的「第二果菜批發市場」。 雖然名為「果菜批發市場」,它們其實歡迎、開放給一般消費者來採購小額食材。 果菜攤商與買菜人的高水準殿堂. 將近半世紀的時光,「一市場」周邊數萬人口藉著從事與市場營運相關的業務得以維生,這裡是全臺灣交易規模最大的果菜市場,每日平均蔬果拍賣量2,000公噸,規格最高、最新鮮的國產與進口蔬果在這裡處處可見,早晨六七點哪怕天光仍映著寒色,許多買菜人已推著菜車,睜大雙眼,出現在這個棋盤式整齊設計的菜市場,尋找本日最優果菜了。

    • 始於日本時代的紅豆文化
    • 水洗日晒的紅豆滋味
    • 尋寶般的撿紅豆活動

    臺灣自清代沿襲著漢人社會的飲食文化,糕餅種類呈現出豐富與多元性。如早期臺灣人的紅龜粿餡料使用綠豆沙,也有鹹菜乾餡;另外也有將花生炒熱後去皮,磨成粉狀,再摻入白糖、冬瓜蜜餞,以及炒熟的白芝麻餡做成的口味;唯獨沒有紅豆餡。 日治時期,日本流行的庶民甜點今川燒(興起於東京神田今川橋附近)引進臺灣,作法是將麵粉加水混合成麵糊,把麵糊倒入銅板上輪狀的凹洞中燒烤,再用削扁的竹片刮入紅豆餡。從作法來看,過了兩百多年還是差不多,只是當時以炭火當作燃料,現在改用瓦斯。 由於市場需求與主流文化影響,日本時代的臺灣人開始種植與食用紅豆。進入國民政府時期,今川燒之名消失,但美味依舊令臺人痴迷,繼續演變成日後眾所熟知的車輪餅、紅豆餅。而且此甜食還因原料紅豆產地的地緣關係,使得「萬丹紅豆餅」遠近馳名。

    我的老家在東港,因地利之便,嘗過好幾次萬丹紅豆餅,真的好吃!紅豆顆粒大、味道濃、具產地優勢,用起料來毫不手軟,瀕臨「爆料」之境。 萬丹的紅豆餅店百家爭鳴,各有死忠支持者,近年來業者更研發五彩餅皮,助網美吸睛。我還參加過市面上少有的紅豆採收體驗遊程,由萬丹鄉水仙村「南國紅逗」舉辦,可算是地方創生優良案例。負責人李育琳小姐先前從事飯店業,因父親重病,於是毅然回鄉照顧,並接手家族紅豆事業。萬丹當地採水稻、紅豆輪耕制(休耕一期),除了自身產量之外,也與當地農民契作,每年自行送檢,農藥檢驗均合格。 咖啡豆有水洗、日晒處理法,你聽過紅豆也經水洗日晒嗎?李小姐表示:「市面上部分進口紅豆及業者會將紅豆拋光打蠟。」因為消費者要求漂亮的商品,長得鮮豔油亮才得人疼惜,農民於是發展出拋光技術。拋光是許多豆類販賣前會...

    原以為撿拾收割機漏掉的紅豆應該很無聊,夥伴們大概撐不了半小時就會吵著離開。沒想到意外地好玩,好像被土黏住,趕也趕不走,難道是基因裡遠古的採集記憶發作? 大人小孩皆投入的撿紅豆活動,它的樂趣所在,我整理歸納如下:不同於日常生活體驗、尋寶感、貪小便宜心理、全然的放空。 工商社會裡,大人平時上班,小孩專心讀書,農事是另一個平行世界的事情。此時能親身接觸,新鮮感十足。而且原始狀態的紅豆觸感跟色澤有別於以往印象,指尖微微的鈍感,表面顯示消光紅,畢竟是拋光打蠟前的樣子。我心想:「喔!原來它長這樣啊!」 紅豆顆粒被枯葉、碎枝、土塊遮蓋,或躲藏在凹陷處,如果隨意走逛掃視是找不到的。只能蹲下來,撥開阻礙物,才會發現可愛的紅豆。一顆顆撿很累,但有時三四顆聚集,或拾獲整個豆莢,瞬間賺到,那尋寶感驅使自己不能輕易放...

  2. 《哈囉! 山上的朋友:台20號南橫公路之旅》 作者:葉思吟.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01/19. 【延伸閱讀】 甲仙不能沒有自己的芋頭 芋頭伯讓紫色山城飄香. 只要溫泉梅樹仍在 寶來生機就不斷. 文摘自 《 哈囉! 山上的朋友:台20號南橫公路之旅 》 ,原文標題為〈愛玉的故鄉—有個愛玉家族 樂與老天爺合作 小田家不藏私〉.

  3. 兩族流傳至今的彩虹祖靈神話,在部落男性的心中,埋下成為獵人縱橫山林的種子。 8歲開始,顏紹家就跟著爺爺到宜蘭寒溪部落的獵場打獵,聽耆老分享狩獵射魚的經驗,「日治時期七家灣溪的櫻花鉤吻鮭很多,環山部落[註3]的人站在岸上,用弓箭就可以射中。 在沒有防寒衣、手電筒跟蛙鏡的年代,老一輩會趁晚上魚群在岸邊休息的時候,用火把吸引魚聚集捕捉。 爺爺漁獵時,在溪邊的顏紹家雙眼緊盯他的一舉一動,回程再開口詢問,「爺爺會教我看哪裡魚比較多,提醒我不要盲目找魚,如果射不到魚就繼續往上游追。 」後來顏紹家投入漁獵,在日漸累加的觀察與經驗中,讓山水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每次下水以前,顏紹家都會先搜集好乾燥的薪材,如此一來即使在夜晚,能很快生火取暖。

  4. 農委會周末將在日本東京日本舉辦「臺灣豬肉餐車」活動,與日本消費者面對面介紹臺灣豬肉製品,現場可以試吃貢丸、肉包、胡椒餅等豬肉加工產品,填問券、拍照打卡還會贈送新鮮香蕉、冷凍鳳梨釋迦等小禮物,吃完鹹食豬肉再來水果甜點,臺灣豬肉餐車

  5. 20181125. facebook. line. twitter. 內容提供/桃園區農業專訊 文、攝影/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農業推廣課技佐 洪巍晉. 新竹縣竹東鎮軟里,這裡有典型的客家村庄一直默默發展有機農業,為竹東鎮首先發展有機農業的地區,來到這裡不僅環繞皆山,其望東來自五峰鄉的高山,林壑尤美,有如世外桃源。 軟里「頤禾園有機農園」農場主人陳禮龍,身為軟女婿,與賢內助彭俐芳從岳父彭賢信手中接棒經營有機農場,至今已經八載。

  6. 在臺灣有不少的水,但我從未看到像此地如此優美的水,水流、人行兩相宜,難怪這叫「雙安」。 這已歷經數次的修補,有日據時代的造形與光復後的材料﹔但當地的老人都說尚有清朝的糯米三合土連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