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3月21日 · 關於全聯福利中心董事長林敏雄,有三個很經典的故事。 1998年,全聯福利中心改為民營。 林敏雄接手時,也接收了1000名舊員工。 苦撐5年後,全聯達到250店,開始轉虧為盈;去年更超越外商對手,成為全台最大超市。 然而,當初那群舊員工,不但沒像我們熟知的收購邏輯――全面遭到替換,還紛紛晉升決策核心,副總經理陳玲瑗就是其中之一。 她回憶,當時的福利,林敏雄接手後也沒有取消。 2006年,全聯社購併善美的超市。 財產點交之際,帳務一時無法釐清,林敏雄立刻決定直接處理,並保證全聯將負責所有後續問題,希望供應商別再煩原經營者。 最後,購併順利完成,也補強全聯在生鮮食品的不足。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2. 2021年11月26日 · 由裕利醫藥總裁周志鴻領頭的 COVID-19 疫苗冷鏈專案團隊,打造台唯一擁有三大溫層的物流中心、從零制定千條極低溫物流配送 SOP,為台灣運送超過 2500 萬劑新冠肺炎疫苗。

    • 全聯找上無印良品〉補強產品結構,增加遊逛性
    • 無印良品點頭主因〉借重全聯通路優勢,深入社區和鄉鎮
    • 全聯日系化?〉借重日系商品和專家,增加單店坪效

    全聯福利中心總經理蔡篤昌表示,全聯主要以生鮮、乾貨為主,加入 MUJI 無印良品後,主要引進如收納、旅行用品、筆類、內衣、化妝品類等商品,為全聯增加保養、文具、家居用品等新的產品類別。 蔡篤昌認為,「市場不是沒有需求,而是沒有供給。」近年全聯透過跨界合作、擴增品類,一面發展出消費者會指名購買的「帶路雞」商品,如現烤阪急麵包、甜點品牌 We Sweet、自有咖啡品牌 OFF COFFEE,另一方面,也拓展新的客層,與 Uber Eats 跟 MUJI 無印良品的合作都屬於後者。 蔡篤昌觀察,MUJI 無印良品的粉絲忠誠度高,有不少是從學生時期、買文具培養起,長大後會採購收納、生活用品。雙方合作後,能為全聯帶進年輕客群,也幫 MUJI 無印良品增加更多家庭客群。

    MUJI 無印良品的店,多數位在百貨公司或商場,全台僅 54 家,與全聯合作店中店,能挾著全聯全台上千家門市的通路優勢,助力品牌深入社區和鄉鎮,也能強化 MUJI 無印良品「有道理的便宜」的品牌概念。 看似強強聯手的做法,MUJI 無印良品總經理梁益嘉卻說,當初其實很掙扎。「我們在百貨已經有 8 成的進駐率,店還要繼續開嗎?會不會跟自己打架?」 這些疑慮,在去年 9 月開幕、位在嘉義的全聯興業西店,一次消除了。興業西店占地 401 坪、賣場分為兩層樓,是全台第一家有無印良品進駐的全聯。梁益嘉表示,「我們在嘉義開了 9 年,但還是很多人不知道嘉義有無印良品,」透過全聯,MUJI 無印良品多了過往不曾接觸過的客層,驗證了市場仍有開展的空間。

    全聯一直多方嘗試,如何透過產品組合和陳列,創造最大的單店效益,而日系商品成為其中一個有效方法。 2012年,全聯獨家引進日本超市協會(AJS)的自創品牌「生活良好」,目前超過 1000 間門市皆有販售,帶入超過 130 個品項,價格約 49~320 元間,品類包含五金用品、調味品、寵物等。全聯觀察,消費者對日本品牌信賴度、接受度都較高,近 3 年銷售金額年年成長,去年的營業額較前年成長 43%,突破 2 億元。 另外,全聯也積極改善門市形象與店型,朝著明亮整潔的方向前進。2019 年特別聘請有「日本超市改造王」之稱的西川隆協助店型改造,已改造超過 10 間門市,改造過後的業績均有 50% 以上的漲幅。 此次合作,雙方預計 2021 年底可進駐近60間全聯門市,有望為全聯單店營收帶來 1 至 ...

  3. 2021年10月7日 · 全聯拚年底取得電子支付營業執照,董事長林敏雄強調:「任何通路都能使用全支付,兩大超商有意願也可合作。」而全聯也將深入中南部市場展店,營收有望持續成長!

  4. 2014年11月30日 · 全聯董事長林敏雄在年初聘用有「台灣流通業界教父」之稱的前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為總裁。 而徐重仁隨即發表全聯未來5年的企業願景,立下在2017年展店達到1千店,2020年可以達到營業額2千億元台幣的挑戰,藉此帶領全聯成為台灣第一。 另一方面,也規劃透過IT推動台灣流通業的二次革命,改變台灣的產銷結構。 為了達到徐重仁規劃的目標,全聯啟動三隻腳策略。 第一隻腳為既有的競爭優勢,也就是乾貨,全聯過去以「我最便宜」的低價乾貨策略,在超商與量販店中殺出重圍。

  5. 2016年12月1日 · 當超市成為台灣消費者採購生活必需品、生鮮蔬果的必然選擇,而全聯又在其中扮演著超市龍頭的角色。 該如何看待全聯當前的表現? 零售市場真的會往超市超商化前進嗎?

  6. 2022年7月15日 · 談起聯百分百投資的「支付」,聯董事長敏雄坦言:「有信心做到支付龍頭,但已做好賠 5 年、10 年的打算」,接下來聯發展電商,如何結合支付為競爭基礎,顯然敏雄還在找方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