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8日 · 本文作者老查是名數位轉型顧問兼任 Youtube 說書人與網站老查商業好書簡報主理人他將 0 到 1》的書中重點整合自身專業經驗分析資本家彼得·提爾對於創業的獨到觀點也製作簡報讓讀者更了解科技進步與產業競爭的微妙關係。. (責任編輯:呂 ...

    • 重點不是打敗競爭對手,而是「完全逃離競爭」
    • PayPal 選擇先擴張,晚點再獲利
    • 能達到「脫離速度」,就能吸引投資

    彼得不認為人有辦法打敗競爭對手,你應該完全逃離競爭,方法是進入沒有天然競爭者的新興領域,或是拿出決斷力,速度快到讓對手追不上。 在 PayPal 的早期歲月,彼得知道要逃離競爭的話,必須盡量衝高用戶數,而且速度要快。他因此進行代價高昂的實驗。大部分的公司在尋找新顧客的時候,作法是挪出預算打廣告,但 PayPal 採取更直接的方法,乾脆付錢給顧客。 PayPal 的原用戶只要把服務推薦給朋友,就能賺 10 美元的(線上)現金,成本由公司吸收。彼得不想要天女散花大放送,但他感到 PayPal 要快速起跑的話,這是最好也最可靠的策略。 彼得那麼做有道理。首先,以這種方式給用戶錢,剛好示範了 PayPal 的用途:輕鬆轉錢。第二點是這種作法看似成本很高,但相較於幾乎是每一間消費者網路公司都在用的廣告...

    彼得讓 PayPal 的用戶數暴增的同時,公司的成本也暴增。「我們燒錢的速度是一個月超過一千萬美元。」彼得指出:「相當令人心驚膽顫。」 然而,不少企業也選擇晚點再獲利,有時甚至推遲數年。有近 20 年的時間,亞馬遜無視於華爾街投資者的不滿,在一個又一個的零售部門,不斷攻城掠地,擊敗對手。 儘管 PayPal 開頭便一馬當先,沒有停下來喘口氣的時刻,脫離速度不是某個固定的速度,永遠是相對競爭者而言。速度最快的競爭者,決定了你踩油門的力道得有多大。PayPal 當時的重要對手是 eBay,eBay 也要推出新的線上支付系統。 對上速度通常較慢的巨人時,靈活的新創公司具有優勢。雷德(PayPal 創辦時的董事,日後擔任營運長)解釋:「事實上,你最危險的對手,很少會是 eBay 這種龐然大物。大公司...

    PayPal 最初有二十四名用戶,接著很快就變成一千;一個月後變一萬三,接著又過了一個月左右,成長至十萬。PayPal 問世三個月後,擁有百萬用戶。 「有一句愛因斯坦的名言,可能是張冠李戴。」彼得指出:「但反正大意是複利是宇宙最強大的力量。」(註:沒有證據顯示,愛因斯坦的確說過這句話,八成是穿鑿附會,但依舊很有道理。) 彼得預測送錢給早期加入的用戶,可以讓 PayPal 從開頭便享有複利的力量,而他說得沒錯,「PayPal 走過一段極度瘋狂的旅程。」 人們低估了複利成長的法則,矽谷因此令人感到有很多一夕成功的故事。「這就是為什麼投資者會在一間小小的公司身上,狂砸幾億美元。」雷德指出:「只要你的新創公司能抵達脫離速度,只要是懂複利成長力量的人士,就會持續提供你資金。」 此外,只要人們持續提供資...

  2. 2014年11月27日 · 2014-11-27. 分享本文. 最近彼得提爾Peter Thiel)很熱門他的新書 《從 0 到 1》 在創業的圈子裡廣為流傳,成為燙手話題。. 作為 PayPal 的共同創辦人和臉書的第一位投資者彼得提爾在創業和投資領域的成就早被圈內圈外人士所公認然而若是把 ...

  3. 也許你不知道彼得提爾是誰但你一定知道臉書在臉書剛剛成立的時候第一筆創投資金就來自獨具慧眼的提爾他現在還控有臉書十分之一的股分他看過數百個矽谷創投案例成功協助了臉書等許多創新企業站穩腳跟之後改變世界

  4. 2018年5月7日 · 企業文化是矽谷新創企業普遍重視的焦點,三位創辦人從 Y Combinator 受訓時期就很重視。 但直到 2012 年 Airbnb 結束以彼得提爾的創辦人創投基金為首總額兩億美元的 C 輪募資後切斯基才真正明白文化的重要。 Airbnb 的創辦人邀請提爾到辦公室,切斯基當面向他請益,提爾只說:「別搞砸文化。 」提爾說,Airbnb 的文化是吸引他投資的一個原因,但他也說, 公司成長到一定的規模後,文化難免都會「崩壞」 。 切斯基因此把這點視為挑戰,從此以後他對 Airbnb 文化的關注甚至變得有點狂熱。 他在一篇談論文化的部落格文章中寫道: 「一旦搞砸了文化,你也毀了製造產品的機器。 」 他認為, 文化愈穩固,員工愈有可能做出正確的事情,比較不需要用正式的法規和流程來規範 。

  5. 2022年1月13日 · 打破傳統的創業家暨風險資本家彼得提爾Peter Thiel)但是更好帶到了一個不尋常的層次他堅持 PayPal 的員工在職務上只能選擇一個優先事項 而且只能專注在這件事情上。

  6. 2014年11月13日 · 2014-11-13. 分享本文. 我記得十幾年前彼得杜拉克在世的時候一位記者問他對微軟壟斷 PC 市場的看法,他毫不擔心微軟坐大。 所謂絕對的權力造成絕對的腐化, 他認為一個公司若是壟斷市場,一定會逐漸顢頇自大,最後一蹶不振。 杜拉克不但口中這樣主張,還以行動證明,訪問前不久,剛把手中持有的微軟股票全部清了倉。 後來證明杜拉克對了一半,微軟的業務並沒有一蹶不振,但是它的股票表現多年來長期低迷,這一兩年才有點起色,回到 15 年前的水準。 壟斷和競爭這兩股力量水火不容,市場經濟的正字招牌是自由競爭,因為競爭可以提高企業經營效率,較多的競爭者也提供消費者更多的選擇。 壟斷則適得其反,壟斷市場的企業將日形臃腫,效率降低,產品或服務品質下降,消費者卻別無其他選擇可以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