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1月28日 · 1949 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來自大陸各省的上百萬軍民將大江南北的麵食文化帶到臺灣,豐富臺灣人的飲食生活。 製作麵條的原料,包括稻米,已有考據證明稻米在臺灣的種植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新石器時代中期);而小麥,其進入臺灣之具體年代尚未考察得知,但可能是隨著中國華南地區到臺灣的移民帶來中國華南之「在來赤」小麥,日治時期日人引進日本之「新珍子」、「琦玉」等品種,並進行雜交育種工作,育成「台中1 號」至「台中34 號」等品種命名推廣(林怡潔,2013)。 臺灣傳統的麵條有油麵、意麵、麵線,以及以稻米製作的米粉、米苔目、粄條等,以下說明(黃宏隆、郭文怡、徐華強,1995;拔林,2014): 一、 油麵. 油麵屬於鹼水麵,起源於福建與廣東一帶,後流傳到東南亞,華僑稱之為「福建麵」,臺灣則稱之為「切仔麵」。

  2. 2017年1月22日 · 初一拜拜怎麼拜呢?大年初一至初五稱為新正,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所以又稱為『開正』,於開正這天拜拜,有祈求神明與祖先保佑子孫於來年能平安,而在年初一這天所要祭拜的對象就沒有像除夕那般複雜了,不過還是有一些特別傳統習俗須遵守,如需在白飯上插上春花用以祭祀神明,年糕 ...

  3. 2017年7月9日 · 牛肉麵是泛指各種以燉煮過的牛肉為主要配料的湯麵食,其根源難以追溯,但與近代牛肉麵調理方式較為接近的麵食,清燉類的牛肉麵部分認為起源於蘭州牛肉麵,原本是回族所創。 而紅燒風味的牛肉麵最普遍的說法來自臺灣高雄市岡山區空軍眷村的中國大陸四川籍老兵,以成都菜「小碗紅湯牛肉」改良而成。 現今牛肉麵已是華人的普遍食物,各地方的牛肉麵都有其特色。 現在有不少速食麵都是以添加牛肉或牛肉口味而成牛肉麵,尤其是在臺灣非常普遍。 臺灣早期為農業社會,居民為了感恩牛隻辛勞而有不食牛的習俗。 因此,臺灣的牛肉麵歷史並不長,係由二次戰後移居臺灣的外省居民所創,現在台灣牛肉麵已發展成台灣特色的食品,一般區分為「清燉牛肉麵」和「紅燒牛肉麵」。 並與臺南地區普通流行的牛肉湯並列臺灣代表性的牛肉料理。

  4. 2017年1月22日 · 在農曆十二月二十四這天,為感謝神明一年的辛勞,依照傳統習俗,送神回天庭,於農曆大年初四這天,依照傳統習俗,民眾須準備豐盛的供品迎接神明回人間,因此大年初四又有接神日、迎神日一說,在迎神日這天通常會祭拜神明及灶神,俗話說「送神早、接神晚」,所以通常下午四點後才開始祭 ...

  5. 2017年3月8日 · 三風麵館還有更多精選文章可以閱讀哦!!趕快去看看. 【食當季】二月份當令食材. 【食當季】四月份當令食材. 【食當季】五月份當令食材. 標籤. # 三月份 # 新鮮 # 水果 # 漁獲 # 美味 # 蔬菜 # 養生. 近來大家對於食當季、用在地的觀念興起,都曉得購買當季盛產的當令食材,也有許多養生的朋友,會特地上網訂購產地直送的蔬菜水果,就是希望吃到最新鮮、美味當令食材。

  6. 2017年8月24日 · 台灣最負盛名的 「搶孤」 是宜蘭頭城與屏東恆春的搶孤活動,架設十幾公尺高的孤棚,並在最上方擺放供品和旗幟,而棚柱上塗滿牛油,靠著團隊的合作要爬到最上方奪下旗幟。 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人知道「搶孤」活動,也有越來越多隊伍參加。 依照民俗傳承,攻旗手必須將臉塗黑,因為是在和「好兄弟」競爭,所以要把臉塗黑避免被認出,而流年不利。 而搶孤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為普渡結束後會有大批民眾衝上前去搶剩下的供品,常常發生碰撞、踩踏的受傷事件,之後為了避免這種受傷事件,則架立了孤棚讓人組成團隊和平競爭。 另外一種說法則為──怕好兄弟聚集流連不肯離開,因此要展現凶狠的氣勢,讓好兄弟看到而退縮不敢再流連。 搶孤的比賽怎麼比呢?

  7. 2018年8月12日 · 又到了一年一度 中元普渡時節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各賣場總是熱鬧滾滾,誠心的民眾也會準備很多豐盛的東西來祭拜好兄弟,不過大家對於中元普渡要怎麼拜?到底有哪些忌諱呢?還是充滿疑問,阿風整理了一些資訊分享給大家. 中元節拜拜怎麼拜,供品要怎麼準備,每個家族都有不同的定義,如果有前例可供依循,就依循慣例來祭拜即可,由於現代人生活忙碌,供品也越來越簡化,也會選擇較便利的罐頭、泡麵、麵條等來祭拜,不論祭拜的供品有多少,只要對鬼神有敬意虔誠祭拜即可保平安。 中元節普渡祭拜對象: (依據自己的習慣祭拜即可) 神明 (地官大帝)、祖先、好兄弟、地基主. 接下來就依照祭拜順序,來看看不同的祭拜對象要怎麼拜呢? 【祭拜神明】 祭拜時間: 凌晨子時、上午 (中午以前祭拜) 所需準備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