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日 · 果不其然智冠12月27日就發布公告表示網銀12月26日耗資2億多元增持智冠股票1,497張累積持有智冠股份達11.77%預計於1年內再取得股份數額及方式將自櫃買市場依合理股價持續進行評估對照智冠股價情況榮剛股價恰恰相反從籌碼面發現近期有大量融券與借券賣出從公開資訊發現自112年12月22日至12月29日止合計借券張數3,485張融券賣出645張明顯意圖壓低榮剛股價而是否有心人士企圖打壓榮剛股價而拉高智冠股價造成換股不合理的假象此現象也剛好呼應網銀聲明促請主管機關盡速進行調查以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張誌家曾喊「後腦莫名痛」 男人40好發偏頭痛! 醫曝兩大異常恐不對勁.

  2. 2024年4月1日 · 2024-04-01. 王 佐銘. 00940 ETF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 字級.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李盛雯/綜合報導.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代號:00940)今 (1)早間9點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儘管股價首日出現「破發」現象,但跌破10元發行價,封收於9.76元,跌幅為1 ...

  3. 2022年11月3日 · 今年台股大幅修正,但高股息ETF人氣依然不減,市場越跌,許多存股族越勇於進場加碼。 觀察台股7檔高股息ETF,多數表現皆優於大盤,其中,FH富時高息低波 (00731)表現最亮眼,展現優異的抗震度,堪稱是高股息ETF年度績效王。 該檔ETF抗跌、配息率也高,今年每股預估配息金額為2.80元,配息率可逾5%,預計17日除息,已有不少人準備進場卡位存股。 近年來高股息ETF是很多存股族的口袋名單,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止,台股ETF規模逾7,740億元,再創新高紀錄。 其中,高股息ETF規模已飆破3,000億元,顯示台股一片慘綠之下,高股息ETF依然持續吸金。

  4. 2024年4月1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李盛雯/綜合報導.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00940)今 (1)日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然而,其首日表現卻不如預期,引發市場爭議。 理財專家們也紛紛針對今日現象提出解析以及給投資人的建議。 首日表現: 00940在上午9點正式掛牌,開盤價為9.93元,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內成交量已飆破20萬張,登台股第一強。 然而,股價很快跌破發行價,最低跌至9.8元,跌幅達2%。 收盤時,成交量達134萬張,收在9.76元。 對於投資人來說,00940尚未掛牌就吸引了70萬8368名股東,但掛牌後的表現並未如預期。 投資人普遍選擇在首日就放量出場,但若考慮到每張股票賠掉的金額,則會發現許多人在一天之內就蒙受了可觀的損失。

  5. 2023年8月24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編輯部/台北報導. 近數個月來生技公司三顧一直處於爭議的漩渦中儘管近期傳來了新廠獲得認證的喜訊然而這一好消息似乎並未對股價產生顯著的正面影響目前股價仍處於今年以來的低檔區。 今年5月,三顧的股價曾一度攀升至63.5元,突破60元的重要關卡,但不久後卻開始不斷下滑。 特別是在公司陷入爭議後,相關事件未明朗化,這進一步削弱了市場信心。 8月股價最低來到40.3元,對比3個月前的高點,已大跌3成以上。 回顧三顧近期的紛爭,現任副董事長陳宗基被指控以不實申請書向經濟部工業局申請補助款,引發涉嫌違反特別背信罪及詐欺未遂罪的指控。 此外,日商Cellseed指控該公司獨家技術被非法出售給中國,對產業發展構成嚴重威脅,並對台日生技產業的合作交流造成不良影響。

  6. 2024年1月4日 · 台鋼集團 智冠 股價. 字級. 林軒竹/智冠科技獨立董事、成功大學會計學系暨財務金融所教授. 日前智冠透過與榮剛股份1:2.2交換進行與台鋼集團的策略聯盟。 針對有特定 (獨立)董事和股東以策略聯盟決策日前一日(2023年12月20號)智冠188.5元與榮剛51.7元的股價為計算基準,不斷質疑這一筆所謂「53億換32億」交易的合理性,造成後續市場的紛擾,本人身為智冠獨立董事基於財會專業認為有必要針對這一點進行釐清,以正視聽。 那就是:笨蛋! 問題關鍵在從來就沒有「53億」! 為什麼從來就沒有53億? 很簡單,因為問題就是188.5元根本不能作為智冠股票價值的計算基礎!

  7. 2022年9月16日 · 2022-09-16. 編輯部. 同開科技 許偉良 隆銘綠能. 字級. 匯流新聞網調查中心/ 台北報導. 一間公司的興衰成敗,當然市場的景氣好壞是主要的輸贏要素,但是公司內部的企業文化,以及主事者的行事作風,更加影響到了決策的成果;甚至倘若經營者的判斷有問題,一個錯誤就會影響幾億元甚至幾十億元的虧損。 然而最要命的是,倘經營團隊利用資訊不對等優勢,故意製造假交易,創造利多消息,從中圖利,才是社會應真正矚目關切的。 顯然,公開發行上市的同開科技公司確實有些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