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4日 · 根據調查,年薪 100 萬美元的 NVIDIA 員工稱不上是「富有」. 這位 NVIDIA 工程師住在加州,他表示 100 萬美元在加州並不是大數字,因為房價和生活成本通常很高,而且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支出。. 他自己兌現了一部份的 NVIDIA 股票,後續進行的最大一筆交易 ...

    • 鴻海收購旺宏晶圓廠,取得 3+3 策略重大里程碑
    • Sic 模組攸關電動車快速充電效能,具有可靠性的優勢
    • Sic 應用於高階車款,鴻海搶先布局搶占商機
    • To 編按:鴻海收購旺宏晶圓廠,將面臨人才、基板品質挑戰
    • 延伸閱讀

    旺宏 5 日下午與鴻海在新竹科學園區旺宏電子晶圓一廠舉辦簽約儀式,旺宏以 25.2 億元出售新竹科學園區的 6 吋晶圓廠廠房及設備給鴻海,交易產權轉移預計今年底前完成。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指出,取得位於竹科的 6 吋晶圓廠後,鴻海將用來開發與生產第三代半導體,特別是電動車使用的 SiC 功率元件,這將是鴻海集團「3+3」策略中,整合電動車與半導體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鴻海集團「3+3」策略包括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等 3 大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和未來通訊等 3 大核心技術。 鴻海指出,半導體是鴻海發展「3+3」策略中的三大核心技術之一,未來規劃以旺宏 6 吋晶圓廠,切入第三代半導體發展;第三代半導體具備尺寸小、效率高、散熱迅速等特性,適合應用在 5G 基地台、加速快充及電動車充電樁等...

    產業人士分析指出,電動車市場成長帶動關鍵功率半導體元件和模組需求,攸關變頻、變壓、變流、功率放大、功率管理等功能,也攸關電動車快速充電效能,其中以絕緣柵雙極電晶體(IGBT)和 SiC 模組最為重要。 產業人士進一步分析,SiC 模組主要由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帶動,可讓電動車加速性能佳、充飽電後里程數較遠、充電速度快且導電時間短,散熱效益可差 3 倍至 5 倍。 劉揚偉表示,從高電壓和散熱功能來看,第三代半導體 SiC 元件效能比氮化鎵(GaN)元件佳,可快速充電,用在車載領域,SiC 元件相對有優勢;鴻海 S 次集團半導體事業群副總經理陳偉銘指出,在可靠度來看,SiC 元件也具有優勢。

    至於鴻海取得 6 吋晶圓廠後,如何降低 SiC 模組價格。劉揚偉說,市場有需求,產業有更多人力和資源投入,若生產量大就可降低價格。 對於鴻海布局 SiC 元件、是否因應特斯拉採用的趨勢,劉揚偉笑說,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是特斯拉有看到 SiC 元件的性能優勢。 產業人士指出,電動車用 SiC 元件相較於 IGBT 元件,價格差距達 10 倍至 15 倍,因此 SiC 模組仍主要應用在高里程、高階的電動車款;鴻海透過取得旺宏 6 吋晶圓廠,就是要提早布局 SiC 元件,在電動車關鍵功率元件搶得商機。

    鴻海收購旺宏 6 吋晶圓廠,生產第三代半導體 SiC 功率元件。曾針對旺宏 6 吋晶圓廠進行評估的半導體業者表示,這座廠房有不少設備需要更新,預估要投資 10 億元採購離子植入機及蝕刻機等,鴻海集團應可支應。然而業者認為,人才將是鴻海面臨的首要挑戰。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研究總監楊瑞臨表示,除了人才,SiC 基板也是鴻海要面對的挑戰。楊瑞臨說明,SiC 基板是碳化矽產業鏈的關鍵環節,但目前國內在 SiC 基板的發展相當有限,鴻海必須應對該如何取得好品質基板的問題。 若鴻海成功應對上述問題,產業界認為,這有助於鴻海一條龍布局電動車產業。楊瑞臨表示,鴻海在後段封裝測試有投資中國山東青島新核芯科技,也將與國巨合作成立國創半導體;如今取得旺宏 6 吋晶圓廠,已建構完成虛擬整合元件製造(IDM...

    • 鴻海布局電動車電池,但關鍵材料被中日韓廠商掌握! • 鴻海與 Gogoro 結盟!技術、製造全包,加速拓展電動機車與電池交換技術 • 【一文掌握鴻海 4 大發展策略】劉揚偉:提高電動車獲利率、半導體聯手國巨確保小 IC 供應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鴻海半導體布局邁大步 電動車功率元件占先機〉。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2. 2020年9月18日 · NVIDIA、ARM 在 13 日同步發布新聞稿,表示 NVIDIA 將以 4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 兆元)的天價,從軟銀手中收購 ARM,為半導體產業史上最大的收購案。. NVIDIA 與 ARM 都是半導體的重量級企業,NVIDIA 具有 GPU、AI 晶片技術,ARM 擁有晶片設計的龐大智財權,強強 ...

  3. 2023年9月25日 · 軟銀旗下晶片公司 Arm 於 9/14 在美上市,股價首日大漲 25%,但此後迅速下滑,短短幾日市值大減。. 美國金融科技公司 Susquehanna 分析師 Chris Rolland 與 Mehdi Hosseini ,近日發表報告,給予 Arm 股票「中立」評級,目標價為每股 48 美元;他們認為,Arm 面臨核心 ...

  4. 2021年8月10日 · 成立於 2016 年的 Graphcore,專為 AI 運算開發全新的 IPU 技術,投資者包括微軟、三星和戴爾(Dell)等重量級公司,估值約為 27.7 億美元。 Graphcore 主推的「智慧處理單元」(Intelligence Processing Unit,IPU)在業界被稱為繼 CPU、GPU 以外的第三類 AI 晶片。 Graphcore 當年找不到人投資,如今已成西方 AI 半導體獨角獸. 儘管有這般好成績,創辦人在公司成立初期還曾經一度找不到人投資,如今他們已成為 IPU 產業第一把交椅。 更被外界譽為 AI 獨角獸,市場更研判 Graphcore 將來會是 NVIDIA 相當有威脅性的勁敵。

  5. 2021年7月2日 · SpaceX 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日前宣布,旗下衛星網路服務 Starlink 最快將在今年 8 月初步覆蓋全球,預計未來一年內將有 50 萬個使用者。. 未來,太空中將佈滿衛星,來自台灣的新創「創未來科技」因為擁有關鍵技術,在創立了 150 天內就拿下太空中心 ...

  6. 2023年9月15日 · 生成式 AI 運算不可少的 GPU 會缺貨到什麼時候呢?. 國際權威金融雜誌《巴倫週刊》消息指出:「至少到 2024 年初才可能緩解。. 」另外像 NVIDIA 頂級 AI 晶片 H100 這種熱門商品,即便幾個月前就下訂,最快也可能得等到明年第二季之後才能到貨。. 正當市場一片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