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9月30日 · 影片中給了新手一些重要的概念, 其中有一小段提到風險報酬, 我有不一樣的看法。 — 高風險高報酬,低風險低報酬, 市場會對不同的風險給一個合理的價格。 高風險比較便宜, 低風險當然就比較貴。 乍聽之下風險和報酬是某種線性關係, 但我覺得那是學術上的說法。 事實上, 有些投資風險極低,但報酬不錯, 也有些投資報酬普通,但風險極高。 — 有個經濟學的笑話: 一個經濟學教授和學生走在路上, 學生看到地上有100美金鈔票, 於是對教授說: 「馬路上有100美金耶! 教授連看也不看的就說: 「如果真的有100美金,那早就被人撿走了。 於是學生就默默把100元美金撿起來收入口袋。 — 學術界覺得風險和報酬是有一個比例, 因為假設投資人有完全資訊,也假設人有絕對理性, 現實生活顯然不是這樣。

  2. 2014年7月20日 · 但不代表這些作品真的有價值。一些只有動作戲絢麗(或其他噱頭)的電影 或許受眾廣泛,票房大賣,但本身不具備一些藝術價值、看完大家就忘記了。反觀有些高價值的電影,可能定義了時代、改變了人們的思想,或許描述情緒之深讓人 ...

    •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基本簡介
    •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的交易策略
    • Ltcm歷年大事記與績效表現
    • 快速重點整理:4個ltcm興衰帶給投資人的啟示
    創辦人:約翰‧梅利韋勒(John W. Meriwether)
    成立日期:1994/2
    總部地點:美國康乃狄克州
    主營業務:避險基金

    LTCM主要的交易策略就是利用價格錯置的債券來套利, 簡單來說,就是在債券被低估時買入,在高估時賣出, 他們運用一些模型,來評估判斷市場是否有訂價錯誤,有的話就進場值行多空套利。 LTCM因為擁有多名學術及業界菁英,因此它可以將歷史資料、學術理論及市場訊息結合在一起, 再透過大數據分析,形成一套它自己的自動投資系統模型。 由於每一次的交易利潤並不大,基金需要利用大量的槓桿來增加利潤, 在1998年初,該基金擁有40億美元的股權,並借入了超過1250億美元,槓桿係數約為30:1。

    1994:梅利韋勒成立LTCM,接受80位投資者的投資,初始股本為13億美元。
    1996:看好義大利、丹麥、希臘等國家政府債券,大量持有,並且看空德國的債券。它的系統模型預估,隨著歐元的啟動,這些國家與德國債券的利差將縮減,最後,市場正如LTCM所預期的方向走,它也因此獲得巨大了收益,當年度的利潤高達21億美元。
    1997:在連續兩年投報率將近40%後,該基金管理的資產淨值約70億美元。1997年底當年僅獲得約27%的投報率,與當年美國股市投報率相當。於是梅利韋勒將大約27億美元返還給投資者,原因是投資機會不夠大且不夠具有吸引力。
    1998年初:基金資產淨值約40億美元,旗下的投資組合已經高達超過1,000億美元。它的交易部位(swaps position)名目價值達1.25兆美元,相當於整個全球市場的5%。它在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市場非常活躍,並涉足如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它也成了投資銀行指數波動主要的來源。
    控制風險永遠是存活下去最重要的事:LTCM最終會走到失敗的最關鍵因素就是大量槓桿加上流動性風險,當大量的資金逃出俄羅斯債券市場,LTCM變成了流動性外逃的犧牲品,而這種狀況在資本市場上其實很常見的。根據Hal Lux在其2002年機構投資者文章的說法,LTCM在1998年崩潰以前的夏普比率非常高(達35),然而夏普比率高也使得短期績效高估了投資成果,且這也無法避免流動性風險帶來的災難。因此在...
    過去有效的策略不代表未來有效:金融市場最有魅力也最迷人的地方就在於它的變化莫測,如果市場未來的運作模式都跟過去一樣,那麼就不會有風險存在了。雖然LTCM的系統模型成功的運作了好幾年,但是隨著模仿競爭者越來越多,要從這個策略賺到錢也會越來越困難,市場上沒有同一種策略會是永遠有效的。
    資產規模過大管理更不易:隨著基金的規模越來越大,要保持一樣的獲利水平也就會越來越困難,原因是可以套利的目標是有限的,一旦資產過多,就必須要找尋其他的標的。LTCM也是如此,當它規模過大時,使得它不得不向外拓展,它的強項在於債券上的交易,但晚期卻轉以股票操作為主,它不但大量押注資金在合併套利上,還使用各種的放空/做多配對交易,這樣非它強項的領域也使得它的績效大幅下滑。
    市場上沒有永遠的神:即使LTCM的團隊是夢幻組合,集合了一群華爾街最聰明的菁英操盤,但是再厲害的人都有犯錯的時候,因此在投資上投資者應該保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迷信任何投資大師。
  3. 2021年6月1日 · 很多人認為學習財務金融很困難,甚至覺得理財知識跟個人日常沒有甚麼直接關係,. 而這本書從買車、買房、看電影的幾個案例,讓我們知道財務金融其實每天都在發生。. 書中從如何增加財富到計算金錢價值,同時也提到報酬與風險,. 如果你正在困惑該如何 ...

  4. 2017年6月18日 · 1. 先定義「脆弱」:大多時候很好,但最糟情況下會有極大的傷害. 可以想像玻璃、瓷器,都有「脆弱」的特性, 這些器具平常都很好使用,原則上也算堅固, 不過一旦遇到「意外」例如摔到地上, 這些玻璃和瓷器很容易受到極大的傷害….支離破碎、無法復原。 這個觀念可以套用到很多地方. 舉一個反脆弱的實際例子:希臘的公務員. 公務員基本上是個鐵飯碗, 他們的待遇和一般公司比不見得更好,但通常更穩定, 畢竟大多數企業的壽命都長不過國家,

  5. 2022年2月5日 · 波浪理論是什麼? 艾略特波浪理論(英文:Elliott waves),也常簡稱為波浪理論。 波浪理論是由美國會計師兼作家,拉爾夫·納爾遜·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於1938年提出, 艾略特受到道氏理論啟發,它認為市場的走勢就像潮汐波浪(Waves)一樣,一波接著一波,他觀察波浪模式,找到一些重覆發生的 ...

  6. 2022年10月16日 · 2008年發生的金融海嘯是美國自1929年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災難。美國股市下跌超過50%,國際金融機構損失高達1.4兆美元,為歷年金融危機中損失最大。本文市場先生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帶你回顧2008年金融海嘯的成因、過程及影響,並且反思我們可以從這次危機中學到什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