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你所認知到的人生,究竟只是一幅畫? 還是真實的世界? 甚至這幅畫可以質疑基礎科學幾何,是否是絕對真確、必要、無偽,是與人類命運絕對相關的知識? 3.重複觀看後的情感麻痺與冷漠. 「現場觀看」,是在傳媒可以大量複製、傳播資訊後自然而然的結果。 因觀看導致情感麻痺冷漠的先知性預言,在馬格利特「受脅迫的暗殺者」中揭露。 這是馬格利特所有作品中最具震撼性的作品之一。 這幅畫乍看之下,是給觀畫者一個「懸疑的劇情」:誰是兇手?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女人被姦殺躺在床上,這是很典型的煽情懸疑片。 畫中央偏右,有一個男人,從他的服飾與手提包,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偵探,或者他在偵察案情,但他卻看著留聲機喇叭沈思,這喇叭,是有著性暗示的。 偵探需要破解案情,但沈思的腦海卻涉入姦殺的色情過程中。

  2. life.fhl.net › Philosophy › bookclub受教育的女性們

    文/吳震環. 閱讀文章:Lisa Jardin, 'The Myth of the Learned Lady in the Renaissance' in Historical Journals, 28-4 (1985): 799-819. 問題思考:請摘要The Myth of the Learned Lady in the Renaissance 的 內容,你認為作者的說法還有什麼可再反省的層面? ....女性的理解力無疑優於男性....因為就像女體比男體柔軟許多,女人的 理解力也因此更加敏銳。 倘若她們表現的不如男人,原因在於女人足不出戶,無 法閱覽萬事萬物的多采多姿,她們只能待在家裡將心力專注於工作....

  3. 2011年5月6日 · 哥窟的「樹洞」. 文/雨漣. 朋友知道我打算去柬埔寨的哥窟(Angkor Wat)時,特別叮嚀:記得找「樹洞」。. 「樹洞」。. 她說的是電影《花樣年華》(2000)裡最後一段,男主角周慕雲(梁朝偉飾)帶著和女主角蘇麗珍(張曼玉飾)未果的愛情記憶 ...

  4. 從梵谷的自畫像系列談躁鬱之心. 似乎藝術家天生便是得受苦:一方面可能先天就有精神缺陷或社經地位被受到岐視,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後天為了燃燒藝術靈感而自我放逐甚至自我凌虐。. 於是躁鬱之心成為藝術家受苦的一種常見型式,單純以繪畫作品本身而論 ...

  5. 筆者認為近代物理能夠初步調和心與物的對立。. <理性之夢>作者斐傑斯這樣敘述心、物之間的鴻溝:傾向自然科學的人相信對自然世界的物質化約主義觀點並且他們注重於物,傾向人文科學另外一些人則認為自然只是存在於心中的理念,所有我們對物質實體 ...

  6. 《遠見雜誌》看到這一現象還點出了結論:「十一個女人電視節目,引進的許多新導演,後來成了台灣新電影浪潮的主流。 」而當時楊德昌展露頭角的第一部影片便是《浮萍》。 另一方面,台灣電影從1982年《光陰的故事》和《小畢的故事》開始發生根本的變化,其自然寫實的風格和文學表現的特質,在在劃分了新舊電影的區別,於是遂有「台灣電影新浪潮」的呼聲產生。 到了1983年侯孝賢、曾壯祥、萬仁聯合執導的《兒子的大玩偶》大成功之後(分別改編自黃春明的小說〈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一頂帽子〉、〈蘋果的滋味〉),影史上終於確定了「台灣新電影」一詞的存在。

  7. 文/吳震環. 'Of the Equal or Unequal Sin of Adam & Eve' 這篇文字是 Isotta Nogarola 和Ludovico Foscarini(威尼斯的人文主義學者、外交官與律師)於 1451 年迄 1453年間的信件往返記錄,討論的內容是論 Adam、Eve何者應為人類的墮落負責 兩人的筆戰重點主要有以下三點: Nogarola 認為 Eve 的軟弱使她無需為自己以及 Adam 的罪負責,Foscarini 則認為 Eve 的驕傲以及出於自由意志下的抉擇,使她必須為自己也為Adam 的罪 負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